小學教學設計《認識人民幣》
教學內容:
認識人民幣單元綜合練習。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觀察人民幣以及換幣、取幣、購物等活動中鞏固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在模擬購物活動中,初步學會簡單的人民幣計算,學會簡單的購物。
3、在取幣、換幣、付幣、找幣等購物活動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4、使學生受到愛護人民幣、勤儉節約等教育。
教學重點:認識人民幣的面值、單位,知道各單位之間的進率,學會簡單的計算和購物。
教學難點:在購物實踐運用中,準確、靈活地計算。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人民幣學具、每人一樣愛心捐贈商品,
課前前置性探究活動----20元錢是怎樣花的?填寫好相應表格。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 | 多媒體課件運用 | 設計意圖 | |
一、 匯 前 報 置 交 性 流 探 究 活 動 | 指定有代表性的兩個同學匯報,其余的'在四人小組中交流。 | 【課件演示】:前置性探究活動作業。 | 學生學習上的差異有許多都是由學生生活經驗的差異造成。只有當學生有足夠的生活經驗積累時,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才能輕松并取得較好的效果。因此,在本節課課前,設計此活動,目的在于讓每一個學生都儲備足夠的生活經驗,同時又對學生進行了勤儉節約的教育。 讓學生在交流中學習,同時共享他人的成果。這個活動既鞏固了知識,又讓學生學會合理地使用錢。 |
二、 情 揭 趣 示 導 課 入 題 | 談話:今天我們班將要舉行一場愛心拍賣活動。不過在活動前要完成愛心天使出的幾道練習題,同學們有信心嗎?現在去看看有些什么題等著我們。 | 【課件演示】:課題 | 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在練習課中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 |
三、 提 出 問 題, 解 決 問 題 三、 提 出 問 題, 解 決 問 題 | 1、這里有這么多的人民幣,我們來算一算是多少。 完成第1題,看清人民幣的面值后,在橫線上填答案,集體訂正。 | 【課件演示】:第一題 | 通過練習,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 鞏固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
2、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指名學生說說換算的過程。 | 【課件演示】:第二題 | 鞏固人民幣單位:元、角、之間的換算練習。 | |
3、出示物品,說單價,請你算一算哪兩種物品的價錢合起來是1元。(老師可以適當地進行口頭提問,如:練習本和筆的價錢合來比1元多多少?)最后問學生“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 【課件演示】:第三題 | 購物活動中,鞏固10角= 1元 “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給學生留出提出問題的機會,要鼓勵提出用加法或減法計算的問題,并進行解答。 | |
4、出示物品,用兩種方式說說物品的單價,再將物品的價錢改為另一種形式表示,再計算,集體評講。 | 【課件演示】:第四題 | 進一步掌握表示單價的幾種方式,并能相互轉換以及簡單的計算。 | |
5、出示物品,認清單價,然后逐個解決問題,評講。 | 【課件演示】:第五題 | 解決較復雜的付錢、找錢的問題。 | |
6、出示圖,獨立完成第1、2問,第3問提醒學生先算出油和糖的總數,再進行比較。 | 【課件演示】:第六題 | 第三問是培養學生估算意識的。通過這個練習,使學生知道生活中許多問題的解決往往不需要精確計算,只須估算出結果就行。 | |
四、 愛 心 拍 賣 活 動 | 1、教師先出示同學們捐贈的若干愛心商品,再由捐贈該愛心商品的學生在全班拍賣,再全班自由交流拍賣活動,每個孩子填寫記賬。例如:甲學生舉起他的愛心商品“喜羊羊毛公仔”,“8元,誰買?”,乙學生“我買,給你10元”,甲學生“謝謝,找回你兩元”。 | 【課件演示】:愛心拍賣表格 | 在奉獻愛心的活動中,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付錢、找錢) |
2、填寫下面的表格: 愛心捐贈商品拍賣成交價格付 款找 錢喜羊羊毛公仔8元10元2元 | 將付錢、找錢的經過記錄下來,可以進一步鞏固知識。 | ||
五、 全 課 總 結。 |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讓你最開心的是什么? | 讓學生對本節課有一個梳理過程。 |
【小學教學設計《認識人民幣》】相關文章: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03-04
認識時間教學設計04-09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03-04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2-01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9-06
《認識時間》教學設計07-27
《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04-07
《8的認識》教學設計03-03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03-30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