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應注重文體特點
通過《春》以及《蘇州園林》兩節觀摩課,使我深刻地認識到,要把課上好,教學設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充分考慮文本的文體特點,又是備好課本的前提。
首先,象《春》這樣的散文,應多設計朗讀,各種形式和方法都可以嘗試,以便于學生更好的把握文本領會文章的情感,這是散文與說明性文體最大的區別。當然兩種文體都需要認真閱讀,但閱讀目的不完全一致。散文的讀除了熟悉文本之外,體會作者的情感是至關重要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要采取多種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藝術朗讀,在設計教學的時候,就得根據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不斷提高要求或適當的加以指導。比如讓學生進行朗讀比賽,或者在朗讀中體現作者的感情,以此檢驗學生對作者感情把握的程度。相對于散文,說明文的閱讀主要講究的是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把握文本,理清文章的結構,掌握需要了解的主要知識點,并了解作者是如何把知識介紹清楚的。如果有不清楚的可以再讀,直至學生能解決問題,達到讀懂。這就不要求學生在閱讀方面講究閱讀技巧,重點是培養接受知識的能力。
其次,散文教學中對語言的分析著重于一個“美”字,賞析中從用詞的恰當、句式的整齊、感情真摯與否等多方面考慮,特別是與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調相聯系,在賞析課文中語言賞析是個重點。而象《蘇州園林》一樣的說明文,分析語言的重點就在于準確,看這個詞語怎么恰當的表現出說明對象的特點,或者說作者如何恰當的運用語言說明事物或事理。這體現在局部語言環境中,一般不牽涉全篇。
再次,說明性文章整體感知強調結構,而散文整體感知強調情感。
最后,散文教學中,需要對文章進行再創造,使作者的情感得到升華,讓學生在學習中進行情感上的陶冶,提高認識。而說明文是最大限度的了解知識,并能清楚自己的知識如何得到的,即把握作者寫作上的技巧。
【教學設計應注重文體特點】相關文章:
企業新員工培訓應注重哪方面09-24
善用激趣教學,注重寫作練習的論文09-21
《關雎》教學設計03-24
初冬教學設計04-03
《海燕》教學設計04-03
《zcs》教學設計03-26
草原教學設計03-11
《景陽岡》教學設計03-05
蝗蟲教學設計03-05
《蛇》教學設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