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比》的教學設計模板
【教材簡解】
教材在安排比的意義的學習時,分為三個階段:比的意義、比的各部分名稱、比與分數及除法的關系。比的意義教材是從日常生活中的相除關系的例子中引出的,通過對具體例子的討論,明確了比的概念是建立在除法的意義基礎之上的,揭示了比與除法之間的本質聯系,是一種以“倍比”為基礎的比較關系。
教材在介紹比的各部分名稱時提出了比值的意義,它既是一個知識點,又有助于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是本節課的又一教學要點,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對后繼學習特別是綜合應用各種知識解決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理解比的后項不能為0的認知基礎。雖然學生在生活中也接觸到了一些“比”,但并不了解數學的比和生活中的“比”的內在聯系和區別。
【目標預設】
1.理解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寫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稱和求比值的方法。 弄清比同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
2.聯系比的意義教學,貼近生活實際,增強學生對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的感受,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學到有價值的數學。
3. 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
【教學重點】比的意義的理解,比同分數、除法的關系。
【教學難點】在現實生活中發現比、感受比。
【設計理念】
從學生比較熟悉的、具有教育意義的話題引入新課。通過教師恰當的引導讓學生初步認識比,又通過觀察、歸納、類比等活動,讓學生掌握比的意義,比和分數、除法的關系,同時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都能夠在一個寬松、和諧、愉快地數學活動中,獲取新的知識,充分體現數學在身邊,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理念,也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之美,更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所在。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設計思路】
本節課從日常生活引入,引發了學生對美的思考,及時呈現例l主題圖,讓學生通過已有知識與經驗,認識到用減法、分數或除法來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然后通過同類量、不同類量間的比的教學,又認識到還可以用比來比較兩個數之間的關系。適時引出比的意義,有層次的幫助學生認識比的各部分名稱、比同分數除法的關系、比值的意義等知識點,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比感受比,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從情境中引入比
1.談話:每周一,在學校我們都將參加升旗儀式,五星紅旗是我們祖國的尊嚴和榮譽的象征。(電腦出示)今天老師為同學們帶來的3幅有關我國國旗的圖片。
提問:哪幅圖片的形狀看起來更美觀?(學生認為第二幅)
討論:同樣是國旗的圖案,為什么大家都認為第二幅最美觀呢?(太長或太方,長和寬的比例不合適)
小結:這3幅國旗的圖片長和寬的長度不同,所以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看來長和寬長度之間還存在著某種特殊的關系,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就會明白其中的奧秘。
2.電腦呈現例l圖。
啟發:“2杯果汁”和“3杯牛奶”這兩個數量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你會用哪些方法表示它們的關系?( 課件出示)
牛奶比果汁多一杯
果汁比牛奶少一杯 相差關系(減法)
果汁的杯數相當于牛奶的
牛奶的杯數相當于果汁的倍數關系(除法)
小結:兩個數量相比較,既可以用減法比較兩個數量之間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數來表示兩者之間的倍數關系。其實,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還可以用另外的一種方法來表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知識——認識比 (板書)。
【設計說明】從欣賞3幅國旗圖片的角度為切入口,既引發了學生對美的思考,又讓學生產生一種期待,這些圖片與今天的數學課會有什么關系? 同時滲透了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然后,及時呈現例l主題圖,讓學生通過已有知識與經驗,認識到用減法可以表示兩個數量的相差關系,也可以用分數或除法可以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此時揭題,能激趣引思。
二、在探索中認識比
(一)初步理解“比”
1.談話:“果汁的杯數相當于牛奶的” ,我們還可以說成“果汁與牛奶杯數的比是2比3(出示)” 。想一想,“牛奶的杯數相當于果汁的”還可以怎樣說?(出示:牛奶與果汁杯數的比是3比2。)
2.介紹:2比3記作2:3(板書,同時介紹比的各部分名稱)。3比2呢?
3.明確比是有序的。
提問:2:3是哪個量與哪個量的比? 3:2呢?
引導比較:為什么果汁與牛奶杯數的比中2是比的前項,而在牛奶與果汁杯數的比中2又是比的后項了呢?
小結:看來兩個數的比是有順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兩個數量的關系時,一定要按照敘述的順序,正確表示出誰與誰在比,不能顛倒位置。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根據“果汁是牛奶的” ,換說成“果汁與牛奶杯數的比是2比3”,突出了老師的教。在教師介紹比的各部分名稱后,結合兩個比的前后項的“不同”,適時引導學生比較并明確比是一個有序的概念,力求及時幫助學生建立正確清晰的概念。
4.完成“試一試” 。
(1)全班交流:
①指圖中的1:8問:這里的白色部分和藍色部分分別表示什么? 1:4呢?
、诎衙糠N溶液里的洗潔液看作1份,水分別可以看作幾份?
、圻可以怎樣表示每種溶液里洗潔液和水體積之間的關系?
(2)再思考:你知道第幾瓶溶液最濃嗎?
(二)深入認識比
1.認識不同量之間的比。
(1)電腦出示例2討論完成表格,問:你是怎么求出他們的速度的?
(2)交流板書:小軍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是900:15,小偉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是900:20。
(3)提問:你知道900∶15表示什么嗎?900∶20又表示什么?(900∶15是小軍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就是小軍走這段山路的速度;900∶20是小偉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就是小偉走這段山路的速度。)
2.揭示比的意義。
(1)觀察:觀察黑板上的幾個比,想一想,比與什么有關系?兩個數的比可以表示什么?
(2)出示:兩個數的比表示兩個數相除,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引導:你能說出黑板上各個比的比值分別是多少嗎?
【設計說明】再通過教學兩個不同類量的比,使學生進一步完善對比的認識。通過填表,使學生初步體會到速度是路程與時間比較的結果,再通過用比表示這一關系,在描述比的意義時重點強調了比與除法的關系,通過師生的共同交流,讓學生對比的意義有一個本質的理解。
3.弄清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
(1) 3∶5 =( )÷( )=
①填寫完整,并觀察等式,你有什么發現?
、诒群统ā⒎謹涤惺裁绰撓?
引導交流完成表格。
名稱
相互聯系
比
前項:(比號)
后項
比值
除法
被除數
÷(除號)
除數
商
分數
分子
—(分數線)
分母
分數值
、郾鹊暮箜椖転0嗎?為什么?
④說說比與除法、分數的區別在哪里?
、萁榻B:根據比和分數的關系,兩個數的比有時也可以寫成分數形式。例如:2∶3也可以寫成,仍讀作“2比3” 。注意的寫法,從上往下寫,它仍表示一個比。
【設計說明】通過試一試這道題,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既溝通了知識間的聯系,也弄清了它們間的區別,幫助學生建立了較清晰的認知脈絡。在此基礎上,再向學生介紹比的'另一種寫法,顯得比較自然,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4.加深對比的認識。
出示:“在剛剛進行的三躍中心小學學生象棋擂臺賽中,紅方開局就以3:0領先黑方! 這里的“∶”的后面怎么出現了0呢,你對此有什么看法?
討論:今天我們所學的比,是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這個比分只表示雙方的得分,只要反映的雙方比分的差,和我們今天學習的比在意義上是不同的。
【設計說明】聯系生活,與自己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相比,產生認知沖突,教師適時啟發學生利用本課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的問題,既鞏固了課堂知識,又為學生解決了生活中的困惑,從而加深了對比的認識。
三、在練習中應用比
1.指導完成練一練
(1)
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的比是( ),比值是( )。
空白部分和涂色部分的比是( ),比值是( )。
指出:比的前項和后項是有順序的,不能顛倒,這里的3∶4和4∶3表示的是兩個不同的比,比值也是不一樣的。
。2) 張祥買3本筆記本用了10.5元,筆記本的總價和數量的比是( ),比值是( )。
指出:這一題的比值就是筆記本的單價。
。3) 11÷6=( )∶( )=
2.指導完成練習十三第1-5題,及時小結。
四、在生活中感受比
1.介紹你知道嗎?
欣賞圖片:如埃及金字塔、東方明珠塔、展開的蝴蝶等
課件介紹:這些圖片都運用了一種很特殊的比——“黃金比” ,當比值為0.618時,這個比就稱為“黃金比” ,“黃金比”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如埃及金字塔的高與底的比值大約是0.618;東方明珠塔的上球體到塔尖的距離:它到地面的距離大約是0.618;蝴蝶身體長:雙翅展開的長度大約是0.618。
2.釋疑。國旗設計師在確定設計方案的時候也采用了第二種。根據老師提供的數據,現在你知道為什么第二幅國旗的圖片最美觀了嗎?(它的寬與長的比的比值就很接近0.618。)
【設計說明】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學生能夠充分地理解和掌握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比值的意義及求法,在生活中發現比感受比,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真正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更好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比,你有哪些收獲可以與大家共同分享?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認識比》的教學設計模板】相關文章:
比的化簡教學設計03-01
比應用教學設計04-04
《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04-07
《8的認識》教學設計03-03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03-30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02-23
認識時間教學設計04-09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03-04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2-01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