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詩兩首》1課時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全詩的主旨。
2、品味田園詩的語言。
3、體會本詩蘊含的思想感情,感悟全詩的主旨。
4、學習同題材詩的欣賞、比較。
【教學重點】
感受本詩所寫夜景特點,體會蘊含其中的情感。
【教學建議】
引導學生揣摩語句、感受形象,多讓學生自己用心領悟,老師只須在關鍵處點撥。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語
靜謐的夜景,美麗的月色,引發詩人無限的'遐想,從自然中汲取靈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寫出了意境既精微優美,又廣大深邃的詩篇,朗讀《蟈蟈與蛐蛐》和《夜》去感受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由衷的贊美之情。
二、作家作品介紹
1、約翰·濟慈:英國浪漫主義詩人。
2、謝爾蓋·亞歷山德羅維奇·葉賽寧:俄羅斯詩人。
三、導讀
四、自由誦讀,整體感知作品內容與情感
五、配樂范讀,再現詩歌的情感及意境
六、學生自讀,聽讀后的體會
七、導學
1、歸納詩歌的內容。
2、誦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情感和藝術特色。
3、默讀作品,品味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寫法。
點撥:構思巧妙,內涵深刻。
4、夜與靜夜給你的感受有什么異同。
八、小結
由學生完成老師揭示補充:
內容: 從不同角度完成對兩首詩的總結。 結構: 主旨: 語言: 感想:
【結構圖示】
蟈蟈與蛐蛐
盛 夏 蟈蟈的樂音
蛐蛐的歌 對自然的熱愛
夜
第一節 夜:夜的靜謐
第二、三節 月光籠罩,河水生輝
夜景靜謐,月光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