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的拼組的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一)學習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3頁例2,練習一的第4、5題。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能夠正確辨認常見的平面圖形后,通過拼圖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和平行四邊形這五種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對簡單的圖形進行拼擺,初步感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為以后的學習積累一些感性經驗。
(二)核心能力
《認識圖形》屬于圖形與幾何領域內容,本單元是學習平面圖形的開始,是進一步學習幾何圖形的基礎。教學中應讓學生經歷圖形的抽象、歸類、拼擺等數學活動,使學生直觀感受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培養空間觀念。
(三)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學生進一步體會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征。
2.通過拼一拼、擺一擺,初步感知所學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3.通過數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學習重點
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五)教學難點
感知所學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六)配套資源
實施資源:《圖形的拼組》名師教學課件、《圖形的拼組》課時作業。
二、學習設計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平面圖形?
你能說出這些平面圖形的名稱嗎?
說一說每一幅圖像什么?它是由我們學過的哪些平面圖形拼組成的?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平面圖形的拼組。
【設計意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
(二)操作感知
1.折一折
(1)長方形邊的特征
①將手中準備好的長方形對折,想一想:可以怎么對折呢?
②學生交流匯報
有的是左右對折,有的'是上下對折。
③觀察對折后的圖形,關于長方形的邊你有什么新發現?
引導學生發現:通過對折,上下兩條邊能完全重合,左右兩條邊也能完全重合。同時教師指出:上下兩條邊是一組對邊,左右兩條邊也是一組對邊。
板書歸納:長方形對邊相等。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在操作中感知長方形的邊的特點,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2)正方形邊的特征
①猜測:觀察你手中的正方形,猜一猜:正方形的邊會有什么特征?
學生可能會說:對邊相等,也可能會說:所有的邊長都相等。
②討論:怎么去證明你的猜測呢?
學生可能會說:用尺子量,也可能會說:通過對折來證明。
③驗證:通過對折的方法來證明正方形各邊的關系更方便、快捷。
④匯報;通過上下對折,左右對折證明對邊相等;通過對角線對折證明鄰邊也相等。
正方形的對邊相等,鄰邊也相等,說明了什么?
⑤板書歸納:正方形4條邊都相等。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猜測、討論、驗證、匯報等過程,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方法,同時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對正方形邊的特征的掌握。】
2.拼一拼
(1)引導探究長方形拼組
①想一想:用這樣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能拼成什么平面圖形?
②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拼組。
③展示學生的拼法
一種是將長邊對接,拼成了長方形,一種是將短邊對接,拼成了正方形。
思考:為什么有的同學能拼出正方形,而有的同學卻拼成了長方形呢?學生回答后,教師利用課件演示說明。
④小結:利用這樣的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可以拼成長方形,也可能可以會拼成正方形。
⑤思考:是不是任何兩個完全一樣的長方形都是既能拼成長方形,也能拼成正方形呢?老師拿出學具讓學生操作。
有的兩個完全一樣的長方形可以拼成正方形,有的兩個完全的長方形不能拼成正方形。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引導,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為今后學生的自主探究做必要的的方法鋪墊和知識鋪墊。】
(2)自主探究正方形的拼組
①想一想:你準備用幾個相同的正方形拼一拼?拼成一個什么樣的圖形?
②拼一拼:利用學具拼一拼。
③說一說: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你所拼成的圖形。
④議一議:至少用幾個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個更大的正方形?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動手操作,交流討論,加深學生對平面圖形的認識,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勤于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究三角形的拼組
①討論:你和同桌準備拼一個什么圖形?要用幾個三角形?
②合作:同桌合作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拼成你想拼成的圖形?
③匯報:每桌派代表說一說你們拼成什么圖形。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合作交流、動手操作、匯報展示中不斷豐富增加認識與理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
三、鞏固練習
(一)基本練習
1.“做一做”。
(1)課件呈現“做一做”的兩幅圖,你能照樣子來拼一拼嗎?
(2)你用8個這樣的三角形還能拼成什么圖形。
將學生的拼組成果進行匯報、展示,并請拼擺方法得當的同學介紹方法。
2.出示練習一第4題。
(1)先想一想:把一張正方形的紙對折后剪開,可能會是什么樣的圖形呢?
(2)動手操作,剪一剪。
觀察:你發現什么?
(3)用幾張正方形的紙再來折一折,剪一剪,貼一貼,涂上顏色,你能做出漂亮的圖形嗎?
【設計意圖:通過基本練習,有效的鞏固了學生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充分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拓展練習
出示練習一第5題。
1.課件出示第4題的圖,創設情境:灰太狼發現喜羊羊家的墻壁上破了一個洞,想晚上跑到喜羊羊家來抓走喜羊羊,請你幫幫喜羊羊,看看缺了幾塊磚,讓喜羊羊抓緊去買來,把墻修補好。
2.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讓學生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
3.教師引導:可以動手畫一畫。鼓勵學生動手操作。
4.學生匯報,教師利用課件動態演示。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感興趣的具體情境中解決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
四、課堂總結
1.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呢?
2.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課時作業
聯系生活:尋找生活中拼組成的圖形。
【圖形的拼組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圖形的運動》教學設計04-02
圖形的旋轉教學設計04-26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09-06
《圖形的變換》教學設計(合集3篇)03-01
《對稱圖形》教學設計(精選5篇)03-20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通用20篇)05-12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03-30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