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回收廢電池》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P45~46回收廢電池
【教學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逐步養成驗算的習慣。
3.結合具體情境,發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愛護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
【教學重點】
三位數加法是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探索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教學準備】
教具:ppt、小黑板。
學具:計數器。
【教學時間】
XX.XX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廢舊電池的危害嗎?指名回答。
教師講解:廢電池中含有金屬和廢棄的液體,這些物質會對土壤、對水、對人的健康產生直接影響。一顆鈕扣大小的電池可以污染60萬升水,這些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
你們快想想辦法,用過的廢電池應該怎么處理呢?
對,我們應該集中回收,不隨便丟棄。這節數學課我們就圍繞回收廢電池這一主題學習三位數的計算方法。
二、玩中學
1、看一看。借助情境圖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
1)、出示圖表。同學們,童星小學從本學期起開展了保護環境、愛護大自然的環保教育活動。這是該校二年級各班在開展活動以來回收廢電池的情況。
2)、你能從圖中發現什么?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先自己想一想,在與小伙伴們說一說。
3)、那個小組愿意把你們發現的數學問題匯報出來?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可能會根據圖中的信息提出關于加法或減法的問題,只要問題提的合理,教師就要及時給予肯定。最后,教師在交待本節課我們重點研究加法的有關問題。
2、算一算。探索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1)解決“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節”
先請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試。
教師板書:122+77=
看算式,試著估算出的數大約是多少。
指生說說你是怎么估算的。
進行計算。122+77怎樣計算呢?
請同學先獨立思考,在小組交流計算方法。
各小組展示算法并進行匯報。
強調:只有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
完成第45頁的試一試中的題目。
讓學生獨立計算,如發現問題應及時指正,予以輔導。
(2)解決“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節”。
方法同上。教師可以進一步放手,讓學生自己來解決。
學生要理解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即“哪一位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的算理。
還可以采用湊整十、整百的方法進行計算。
完成第45頁的試一試的題目。
(3)解決“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節”。
結合本班的數學情況,讓學生獨立完成。
說說你是怎么算的?還有其他的算法嗎?
完成第54頁的試一試的題目。
3.想一想。師生共同總結出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今天我們學習三位數得比算加法,大家想一想,三位數的筆算加法和兩位數的筆算加法有什么不同點和相同點?
誰能對照兩位數筆算加法的法則,說說三位數的筆算加法應該怎樣做?
學中做 完成教材第46頁的第1、2題。
做中得 完成第46頁的第3、4題。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回收廢電池》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12-31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04-06
語文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12-28
數學教學設計12-27
小數乘小數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3-20
小學二年級數學《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范文06-25
小學數學《認識鐘表》教學設計(通用7篇)05-22
小學二年級跳繩教學設計05-19
數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