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單價數量總價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單價數量總價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單價數量總價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1
教學內容:
課本52頁例4
教學目標:
1、知道“單價、數量、總價”的含義。
2、掌握“單價×數量=總價”,并推導出單價、數量、總價的另兩個數量關系式。
3、運用這一組關系式,學會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知道“單價、數量、總價”三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運用數量關系,解決簡單的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大家好!我是蘄春縣第二實驗小學的數學老師,我姓許,大家叫我許老師!來!我們打個招呼好嗎?老師先說:“見到同學們真高興!”大家說:“……”
“同學們真可愛!”大家說:“……”(恰當鼓勵,調節氣氛)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生活中的的數學。數學王國里有無窮的奧秘,有些奧秘就藏在我們生活中,請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ㄒ唬┭袑W“單價、數量、總價”
1、導入單價、數量、總價概念
①(大屏幕出示):這是小芳在超市購物時的小票,這張購物小票你能看懂嗎?從這里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百佳超市單號:63—09960機號:時間:xxxx—9—1220:29工號:
商品名稱單價數量金額
礦泉水2元4瓶8元
蛋糕8元5盒40元
魷魚絲10元4包40元
巧克力6元2盒12元
購買件數:14應付總額:100元
付款金額:100元找零:0元
、趯W生交流
學生看購物小票交流(引導學生有序看,有序說。如,小芳買了4瓶礦泉水,每瓶2元,一共用了8元)
2、理解“單價、數量、總價”概念
(1)理解“單價”
、俅蠹夷軌蜃x懂購物小票,真聰明!不過,這張小票里有三個重要的詞語:單價、數量、金額,這三個詞在數學里叫做數學概念。誰能說說“單價是什么意思?”(單價就是每件或單個商品的價格)
礦泉水的單價是2元,表示一瓶礦泉水的價錢是2元。
蛋糕的單價是8元,表示一盒蛋糕的價錢是8元。
魷魚絲的單價是(),表示每包魷魚絲是()元。
巧克力單價是(),表示一盒巧克力是()元。
、谡f一說生活中的“單價”
師:現在我們老一個大比拼,看誰說的又快又好。老師先說:“一個本子是3元,本子的單價是3元!睂W生接著說…(至少5個學生說)
、垤柟獭皢蝺r”
【出示課件:判斷單價】
。2)理解“數量”“總價”
①哪“數量”是指什么呢?引導看購物小票,小芳礦泉水的數量是(),小芳買蛋糕的數量是(),小芳魷魚絲的數量是(),小芳巧克力的數量是(),
誰能說說,“數量”表示什么意思?(買商品的件數、個數或公斤數的多少稱之為“數量)。
、凇翱們r”又是指什么呢?引導看購物小票,小芳礦泉水的總價是(),表示4瓶礦泉水的一共價錢;小芳買蛋糕的總價是(),小芳魷魚絲的總價是(),小芳巧克力的總價是()。
誰能說說,“總價”表示什么意思?(買商品的總金額或總價錢)。
3、梳理小結:同學們真會學習!現在,誰能看屏幕,把“單價、數量、總價”表示什么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ㄆ聊怀鍪荆┛雌聊,說一說“單價、數量、總價”各是多少?
單價為10元的網球,李老師買8個這樣的網球,一共花了80元;
單價為4元的手帕,小紅買5塊這樣的手帕,一共花了20元;
單價為8元的襪子,買3雙這樣的襪子,一共花了24元。
。ǘ┨骄俊皢蝺r、數量、總價”之間的關系
1、師引入:我們知道了什么是單價、數量、總價,那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嗎?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探索。請看大屏幕,這是課本52頁的內容,大家認真讀一讀,想一想,算一算,看誰能夠接解決下面4個問題。
(大屏幕展示課本內容及問題)
。1)、說一說單價和數量各是多少?
(2)、你知道籃球的總價是怎么算的嗎?列出算式:()。
。3)、我們再來看看魚的總價是怎么算的?列出算式:()。
。4)、根據上面兩道算式,你發現“單價、數量、總價”之間有什么關系?
2、小組討論(3分鐘),學生交流匯報。
3、梳理小結:用()〇()=總價。這樣一個算式叫做數量關系式。
。ㄈU展學習
1、(問題引領):小芳的購物小票保存得很好,小華也有一張購物小票,可是他不小心將購物小票弄臟了,好多地方看不見,我們大家一起來幫幫他
【(1)購物小票不清楚的'地方,誰能你能算出來嗎?你是怎樣算的?
。2)仔細想一想,“蛋糕和薯片”要求的是什么?“魷魚絲和巧克力”要求的是什么?你發現“單價、數量、總價”之間又有什么關系?看誰能像這樣(指板書單價×數量=總價)用不同的數量關系表示嗎?(請兩名學生上臺板書)】
。1)礦泉水不清楚的地方你是怎么算的?
。2)蛋糕和薯片不清楚兩個數你是怎么算的?列式計算:
。3)魷魚絲和巧克力不清楚兩個數你是怎樣算的?列式計算:
。4)、認真觀察(2)題中的計算你有什么發現?()。請用一個數量關系式來表示:
()〇()=()
。5)、認真看看(3)題的計算你又得出了什么結論?()。你用一個數量關系式表示:
。ǎ┅枺ǎ=()
2、梳理小結:你來看一看這三個數量關系式,①單價X數量=總價,②總價÷數量=單價③總價÷單價=數量。
師:很好,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的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根據第一條乘法公式變化得出后面的兩條除法公式。這三個關于價格的數量關系式,它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請看
三、鞏固練習
1、超市購物大比拼:
課件出示:商品的單價,如何求買幾個商品的總價;或給出總價問能購買幾個?
2、師:在剛才的超市購物中同學們把單價數量總價的關系運用得非常好,但在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有困難嗎?老師來考考你們。
不用計算,試著說說題目中已知的是什么,求的是什么?怎么求?
1、每套校服120元,買5套要用多少元?
題目已知()和(),求()數量關系式()
2、學校買排球共花了240元,每個排球60元,學校一共買了多少個排球?
題目已知()和(),求()數量關系式()
3、學校買了3臺復讀機共花了420元,每臺復讀機多少元?
題目已知()和(),求()數量關系式()
四、拓展延伸
師:相信大家對解決這類問題都有了自己的體會,下面我們增加點難度,大家有沒有信心挑戰一下,老師也相信你們。那你們能自己編一編這類數學問題嗎?
說說根據已知的兩個條件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1、每支自動鉛筆3元,老師買了36支!ㄒ还矐抖嗌馘X?)
2、10本書共花費了200元!勘緯嗌僭?)
3、學;420元買字典,每本字典6元——(買了多少本字典?)
五、總結、評價:今天的學習,我學會了什么?
師:看來大家的收獲不小,希望大家繼續努力,在生活中用數學的眼光多觀察,用數學的思維多思考。
板書:
單價數量總價
①單價X數量=總價,
、诳們r÷數量=單價
、劭們r÷單價=數量。
單價數量總價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2
教學內容:
單價x數量=總價
課時目標:
1、能通過教學實力,自己總結出單價x數量=總價這一數量關系來。
2、能從生活入手,自己編題。
教學重難點:
能從教學實力入手,自己總結出單價x數量=總價這一數量關系。
教具學具:
多媒體教學投影片
板書設計:
10枝假花每枝5角共花10x5=50角
50角=5元
30個氣球每個3角共花30x3=90角
90角=9元
4袋瓜子每袋2元共花2x4=8元
單價x數量=總價
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好,為把本次的聯歡會辦好,你打算買些什么來布置一下現場呢?
生:自由發言。
師:相機板書學生舉出的幾個應用題。
生:學生相互配合,一生舉例,另一生回答。
師:請同學們看黑板,這些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搖身一變,變成了一道道的應用題
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嗎?
生:認真思考問題,之后相互交流。
師:重點引導學生說出相同點來。相機引出單價、數量和總價的概念來。
生:根據教師的引導來回答問題。
師:在實際生活中,像這種數量關系的應用題還很多,誰愿意多舉些例子。
生:自由舉例。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一人出題,另一人來回答。
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到臺前來扮演購買東西時的情景。
二:鞏固復習
一師:還有一些問題需要共同解決,打開投影片,指名讀題并回答。
生:自由回答。
二師:出示填條件習題
生:自由回答問題
三、小結
師: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生:自由發言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也有一個收獲,那就是數學無處不在。
教學反思:
每人一課活動結束后,相信每個人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這次,每人一課總的反思如下:
(一):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新課程標準下的新教學了理念,新時代當中新人才的培養都決定了身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敢于挑戰教材,有選擇的應用教材。在這一點上,各位教師作的都非常好,例如,劉小艷老師的開始部分是X跳繩、踢毽子的活動來引入的,在親身實踐活動之后即興編的應用題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這樣巧妙的引入,使學生容易接受,這種親身的感受,讓學生主動探究。
。ǘ┈F代教育技術手段——多媒體運用到了教學當中,優點如下:
1、清潔
2、容量大
3、方便
。ㄈ┒蓟咀裱巳齻大的環節:
1、創設情境
2、自主探究三復習鞏固
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們能從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能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引出,學生能在無意主義當中進入情境,在學生的切身感受中,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創造條件讓學生去解決問題,使其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之中,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確實能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樣的學習才有價值,才有意義。
最后的體會就是自身仍有很多不足,體現在:
。1)練習形式比較單一,總有放不開的感覺。
。ǎ玻┙處煴旧淼乃刭|仍待提高。
單價數量總價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3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0頁第2題,“練習二十一”第4~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以及除數是兩位數的口算、筆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2.運用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熟練地計算。
難點: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口算下面各題。
23×4= 230×4= 18×3= 7×50=
54÷3= 540÷3= 60÷30= 250÷50=
教師出示卡片,學生口算練習。
乘法和除法算式各選一題,讓學生說一說口算的方法。
2.出示教材第110頁第2題。
(1)討論:筆算乘、除法應注意些什么?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再指名說一說。
①計算乘法時注意對位和進位。
、谟嬎愠〞r注意試商,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2)分析這幾道題的錯誤原因。
在小組內議一議,說一說。
(3)把這幾道題在自己練習本上改正過來。
3.不計算,直接寫出下面兩題的積或商。
15×39=585 792÷24=33
150×39= 396÷12=
15×390= 1584÷48=
4.說一說計算的.依據:積的變化規律和商的變化規律是怎樣的?
5.解決實際問題。
投影出示教材“練習二十一”第6題。
。1)指名讀題,理解題意。
。2)小組討論:單價、數量和總價的數量關系是怎樣的?已知總價和單價,怎樣求數量?針對題中所求的問題分別說一說,再計算。
(3)生活中還有哪些常見的數量關系?
讓學生議一議,說一說。
二、實踐應用
教材“練習二十一”第4、5、7、8題。
1.第4題。
(1)組織學生練習。
(2)在小組中交流檢查。
2.第5題。
。1)學生獨立練習。
。2)說一說驗算的方法。
3.第7題。
(1)不計算,直接寫出得數。
。2)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呢。
4.第8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指名匯報解答過程。
300÷4=75(元)75×12=900(元)
三、課堂小結
在計算過程中,要根據題目要求,認真仔細地計算,算完后還可以運用估算進行驗算。
單價數量總價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4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0頁第3題,“練習二十一”第9~11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角的含義、種類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會正確地測量角的度數,會畫已知度數的角。
2.進一步理解平行與垂直的含義,會畫垂線。
3.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關于圖形的知識。
難點: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在本冊教材中,我們學習了哪些關于空間與圖形的知識?
。1)組織學生翻閱教材中第3、5單元的內容,在小組中相互交流
(2)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將所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
。3)各小組匯報各自整理的知識要點。
用投影儀展示各小組整理的'結果,并選派代表匯報。
。4)評議各小組的匯報情況。
2.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整理。
。1)直線、射線、線段。
。2)角。
記作:∠1
(3)垂直與平行。
。4)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二、練習指導
1.把下面各角的度數分別填在適當的圈里。
15° 38° 91° 89° 178° 63°
115° 138° 19° 179° 128° 75°
2.已知∠1=75,求∠2、∠3和∠4的度數。
3.用一副三角尺畫出下面度數的角。你會畫嗎?
15° 75° 105° 150°
4.教材第110頁第3題。
小組中議一議,在適當的空格內填上“√”,再說一說幾種圖形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指名匯報,集體訂正,教師進行歸納總結。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練習二十一”第9題。
180°角的兩邊有什么特點?
360°角怎樣畫呢?
讓學生獨立完成畫角練習,再交換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大小,檢查所畫角是否正確。
2.教材“練習二十一”第10題。
讓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完成,并相互交流方法。
3.教材“練習二十一”第11題。
先說一說四種圖形各自的特點,再填一填。
四、課堂小結
學習圖形與幾何,要善于觀察、動手操作。
單價數量總價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5
【教學內容】:
教材第71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口算技巧,能正確地進行口算和估算,培養計算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難點:理解除數是兩位數的估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口算。
20×3= 60÷3= 30×9= 270÷3=
39÷4≈ 84÷6= 31÷3≈ 72÷4=
26÷5≈ 54÷3= 43÷6≈ 75÷5=
教師用卡片出示口算題,分別指名口算。
2.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怎樣口算呢?
(板書課題:口算除法)
二、自主探究
1.教學例1。
投影出示例1: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
。1)弄清題意,分析條件和問題。要求可以分給幾個班,就是求80里面有幾個20。
。2)指名列算式:80÷20=(板書)
。3)你能口算出這道題嗎?你是怎樣想的呢?
學生可能會有以下幾種算法:
A.8÷2=4 B.()個20是80…
80÷20=4 80÷20=()
教師完成解答。
2.想一想:83÷20≈ 80÷19≈
。1)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說一說自己的想法,然后指名匯報。
(2)以上這2個算式之間有什么聯系?
。ǘ伎梢砸罁80÷20來計算)
3.教材第71頁“做一做”第1題。
注意觀察每組算式有什么不同?讓學生獨立完成,再在小組中交流檢查。
4.教學例2。
讓學生自己讀題,獨立完成,解答在教材上,指名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5.完成教材第71頁“做一做”第2題。
學生練習,全班集體訂正。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練習十二”第1題。
學生獨立練習,集體訂正。
2.教材“練習十二”第2題。
指名說一說解答的方法,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3.教材“練習十三”第3題和第5題。
要求先讀懂題意,再列式解答。
“限載40人”是什么意思?表示一次最多只能載客40人。
學生獨立練習,集體訂正。
4.教材“練習十二”第4題和第6題。
指3名學生板演,余者練習,然后集體訂正。
5.教材“練習十二”第7題。
學生獨立練習,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說一說除數是兩位數的口算和估算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單價數量總價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6
【教學內容】:
教材第78~80頁練習十四第3、8、9、12、13、17題。
【教學目標】:
進一步熟練掌握筆算除數接近整十數的除法中試商的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重點難點】:
重、難點:熟練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試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教師:之前我們一起學習了“四舍五入”試商,首先,一起來回顧一下試商的過程。
小組交流,教師指導匯報。
教師:今天我們就通過練習來鞏固一下上節課所學的知識。
二、指導練習
1.課件出示教材第79頁練習十四第8題。
教師點名提問,學生回答,集體訂正。
2.課件出示教材第78頁練習十四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小組交流訂正。
3.課件出示教材第79頁練習十四第9題。
。1)指名學生讀題,分析題意。
。2)根據“總價÷單價=數量”列式計算。
。3)教師講解,全班集體訂正。
讓學生分小組議一議如何列豎式計算,再獨立解答,再由教師進行抽查。
三、實踐應用
1.完成教材第79頁練習十四第12題。
學生獨立完成試商,并歸納試商的一般規律和方法。
2.完成教材第79頁練習十四第13題。
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做題,集體訂正。
3.完成教材第80頁練習十四第17題。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獨立完成,同桌之間相互交流討論。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整堂練習課下來覺得是一帆風順,但是當我批改作業時才發現學生的計算正確率不夠高。查看了錯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學生比較粗心。
2.學生數學基礎較差。
3.少數學生受到知識遷移的負面影響--固定思維。
針對以上出現的諸多問題,我認為應采取以下措施:
1.幫助學生克服粗心的毛病。
學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學生從小沒有養成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及學習習慣。要學生克服粗心的毛病與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應和家長多溝通交流,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平時要重視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給學生足夠的作業時間,使其能認真書寫。適當采取一些措施,如對書寫不整潔、不規范的學生讓其重寫。
2.重點進行口算訓練。
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計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每堂數學課中,根據教學目的和內容,把口算教學有機地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對不會計算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當然,要做到持之以恒。
單價數量總價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7
設計說明
本節教學注重聯系生活實際,通過自主探究生活中的實例,明確常見數量之間的關系,有效把握教材,使《數學課程標準》的一些基本理念得到落實,具體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1、激發興趣,寓教于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學本節課時,結合具體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強烈愿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練,提高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由知識到能力的升華,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體驗成功的喜悅。
2、注重情境教學,關注能力的培養。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本節課選擇了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的活動情境,在探究中關注了學生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獲得了豐富的'體驗,較好地體現了教材中的教學思想。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課件出示情境圖,引導列式并解答。
籃球每個80元,買3個要多少錢?
魚每千克10元,買4千克要多少錢?
2、學生在練習本上列算式,組內訂正。
。1)80×3=240(元)
(2)10×4=40(元)
3、引入新課。
在我們已經學過的應用題中,蘊涵著各種數量關系。上面的題里有哪些數量呢?這些數量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總價、路程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課,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學習新課作準備。
⊙建構模型,探究新知
1、教學教材52頁例4。
。1)教學單價、數量和總價的含義。
、龠@兩道題有什么共同點?
(生討論后得出:這兩道題都是已知每件商品的價錢和買了多少件商品,求一共要多少錢)
師:每件商品的價錢,叫做單價;買了多少,叫做數量;一共用的錢數,叫做總價。
、跀祵W書的單價是多少?你知道自己文具盒的單價嗎?(學生自由回答)
、壅埬銇碚f一說下題中的單價、數量和總價。
學校買了20套校服,每套30元,共花了600元。
(2)探究單價、數量和總價之間的關系。
師:根據黑板上的兩道算式80×3=240(元),10×4=40(元),用單價、數量、總價表示三者之間的關系。
①生交流并完成課堂活動卡。
、谝龑W生概括出其他兩個關系式。
(總價÷數量=單價,總價÷單價=數量)
單價數量總價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8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6頁例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會對策論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對策論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難點:對對策論的應用能做到舉一反三。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都聽說過“田忌賽馬”的故事嗎?誰能給大家講講。
指名學生講或教師講述“田忌賽馬”的故事。田忌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贏了齊王?同學們想知道嗎?
其實呀,這其中也蘊藏著很深奧的數學問題,那么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我們都能反敗為勝。
二、自主探究
1.討論:田忌是怎樣贏了齊王的?
田忌取勝的策略:
2.提問設疑。
。1)田忌所用的策略是不是唯一能取勝的辦法呢?
。2)田忌到底有多少種可以采用的應對策略呢?結果是怎樣的呢?討論、交流、匯報。
田忌共有6種應對策略:
3.舉一反三。
請同學們想一想,田忌的這種策略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學生眾說紛紜,會提到各類比賽)
那么請你們來安排一下,如果有這樣的`比賽,你們會怎樣安排他們的出場順序?看來呀,一場比賽,我們光水平高還是不夠的,我們要知己知彼,凡事懂得講究策略,才會取得勝利。
4.總結規律。
通過以上的練習題,你們有沒有發現對待這樣的策略問題,我們有我們的解決技巧呀?(學生試說)
最后總結:最低級的對最高級的,其他的對略低一籌的,這樣就會保證勝利。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第106頁“做一做”。
數學游戲,先弄清游戲規則,再同桌兩人合作完成。并思考:如果一人拿9、7、5三張,一人拿8、6、3三張,拿8、6、3這三張的人有可能獲勝嗎?該按怎樣的順序出牌才能獲勝?同桌兩人試試。
2.教材“練習二十”第3題。
小組討論交流,然后匯報。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教學反思】:
本節課從同學們早已熟悉的故事入手,發現數學知識不僅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在比賽中還有很大的學問。在學生興趣正濃之時,借助合作、探討,找到規律。在興趣意猶未盡之時,通過游戲,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單價數量總價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9
【教學內容】:
教材第52頁例4。
【教學目標】:
1.了解單價、數量、總價的含義,初步理解三者的數量關系:單價×數量=總價。
2.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術語表達數量關系的能力,并能運用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單價×數量=總價。
難點:運用單價×數量=總價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在前面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一些數量關系,比如說購物時會有買了多少件商品、付了多少錢之類的問題。下面的問題你會解答嗎?(引出?例4)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出示例4。
點名口答,列式,板書:
(1)80×3=240(元)
(2)10×4=40(元)
2.提問:這兩個問題有什么共同點?小組探究,互相討論、交流。
3.小組代表匯報,教師板書學生總結的共同點,然后說明單價、數量、總價。板書如下:
每件商品的價錢→單價
買了多少→數量
一共用的'錢數→總價
4.你知道單價、數量和總價之間的關系嗎?想一想,議一議。教師總結并板書:
單價×數量=總價
5.鞏固練習:
教材出示第52頁“做一做”第1題。
同學們現在知道了單價、數量和總價,你能舉例說明嗎?
小組內分別舉例說明,組長和其他的組員進行評判。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第52頁“做一做”第2題。
(1)小組內說一說。
(2)選代表匯報。
。3)集體訂正。
2.教材“練習九”第3題。
提出一個己知單價和數量,求總價的問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小組內互相交流。
。3)教師巡視。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單價數量總價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 10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例4,單價、數量、總價。課本P52內容。
教學目標:
1、知道“單價、數量、總價”的實際含義。
2、掌握推導“單價×數量=總價”,并求出單價與數量的另兩個數量關系式。
3、理解數量之間的相互關系,萌發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的觀點,并運用這組關系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發現并掌握“單價×數量=總價”數量關系式, 并運用這個數量關系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單價、數量、總價這三個量之間的相互關系。
教 法:
三疑三探
學 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設疑自探
1、談話引入:
。ǔ鍪境袌D),去過這里嗎?你買過什么東西?(學生舉例說出自己買過什么?買了多少?花了多少錢),我們在買東西時,你遇到的這些問題,就是這節課我們要探究的內容。
板書課題:單價、數量、總價
2、繞題設疑
看到這個課題,你想學到哪些知識?
預設:①什么是單價、數量、總價
②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為了更好的幫助你們解決心中的疑問,老師把你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歸納,梳理,形成了今天的自探提示,相信你們只要認真探究,一定會找到答案,有信心嗎?
3、出示自探提示:
請同學們認真看課本P52頁,獨立思考以下問題:
①、“籃球每個80元”,“魚每千克10元”這兩句話說的是什么?它們叫什么?試舉例說明什么叫單價?
、、“買3個籃球”,“買10千克魚”這兩句話說的是什么?它們叫什么?試舉例說明什么叫數量?
、、買籃球要花()元,買魚要花()元,這些說的是什么?它們叫什么?試舉例說明什么叫總價?
④例題中都是已知()和()。求(),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時間4分鐘
4、組織學生自探
二、解疑合探
1、小組合探:①在小組交流自探中不懂的地方。
、诮M長做好分工。
過渡:從同學們端正的坐姿可以看出大家已經合探完,那一個小組愿意把你們的學習成果展示出來,與全班同學交流分享。
2、全班合探:①、認識單價、數量、總價,概括單價×數量=總價并板書:80×3=240(元) 10×4=40(元)
單價×數量=總價
、、熟悉鞏固:a、出示單價、數量、總價圖例
b、驗證:單價×數量=總價
③推導: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1、引導學生提出已知總價和單價,求數量的問題。
2、指生幫助解決,并說明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樣求? 板書:總價÷單價=數量
3、引導提出一個已知總價和數量,求單價的問題。
4、指生幫助解決,并說明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樣求? 板書:總價÷數量=單價
3、練習:做一做P52、2
三、質疑再探:
過渡:剛才同學們表現的太棒了。
⑴現在回過頭看一看,剛剛上課時你想知道的問題都解決了嗎?
、脐P于本節課,你又產生了哪些新疑問?請大膽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四、運用拓展
過渡:你們提出的問題讓老師驚喜,老師認為你們完全可以做一個小老師了,拿出你的筆,出一道題考考你的同桌。
、、 組織學生根據本節所學知識自編習題,小組內交流。
師:你們的出題水平越來越高,老師也為你們帶來了一些題,我們一期挑戰吧。
、、①在單價、數量、總價關系式:
。ǎ粒ǎ=()()÷()=()()÷()=()
②根據已知條件,求空格內的數量
單 價 數 量 總 價
毛 巾 3元 4條
球 鞋 25元 100元
運動衫 2件80元
③提出一個已知單價和數量,求總價的.問題
、、本課總結: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說一說,大家一塊分享。 ⑷、同學們的收獲可真不少,下面請學科班長對這節課同學們的表現做以總結。
⑸、教師總結:
師總結:本節課我們一起經歷了推導和運用的過程,從我們的生活中找到數學問題,并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生活中,大家的表現都很棒!
、、作業:練習九:3、8
板書設計:
單價 數量 總價
籃球每個80元魚每千克10元 單價×數量=總價
買3個要多少錢?買4千克要多少錢?總價÷單價=數量
80×3=240(元) 10×4=40(元)總價÷數量=單價
【單價數量總價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學上冊教學設計11-28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5-30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08-19
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5-10
常見數量關系教學設計11篇09-11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可能性》教學設計02-01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案例02-21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通用02-18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設計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