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一年數學下冊《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認識計數單位百,認識數位順序,理解數的組成,估計。
2、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
3、通過用10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的事物,進一步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通過簡單的估計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培養數感。教學方法設計情景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講授法、直觀教學法、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主體性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畫面
2、提出問題
3、解決問題
來到南極這幅情景圖呈現的是在冰雪覆蓋的美麗的南極大陸上,南極的主人企鵝、海豹、賊鷗聚集在一起,歡迎來到南極的小客人的畫面,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圖中的信息有:100只企鵝,24只海豹,23只賊鷗。通過解決有多少只企鵝呢的問題,來學習100以內數的數數、認識計數單位百;在解決有多少只海豹的過程中,學習100以內數的組成及數位的順序。該情景圖旨在喚起學生對南極的向往,激起學生數數的愿望,并向學生滲透熱愛大自然的教育。由學生喜歡的動畫片《企鵝部落》引入,喚起學生對南極的向往,增加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計數單位百,了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能正確的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及組成,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教學難點:
認識計數位百,了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
企鵝、賊鷗、海豹,還有一些練習題中用到許多描述數的大小關系的詞語,幫助學生建立起100以內各數的大小概念。另外教材還安排了估計一些物品的數量,展示用數來表達、交流的有關內容等。教學中要實施先估后數的策略,除了用足用好教材中的.資源外,還可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事物中尋找素材進行估計練習,培養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FFKJ.Net]的估計意識,發展學生的數感。
活動設計:
師:同學們都喜歡看《企鵝部落》嗎?
知道地球企鵝最多的地方是哪嗎?
生:南極
師:今天老師帶大家到南極去當一回南極的小客人板書南極小客人)
師:我們來到了南極你都看到了什么?
師: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交流:
1、海豹有幾只?
2、企鵝有幾只?
3、賊鷗有幾只?
師:我們先來解決有幾只海豹這個問題,怎樣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只企鵝?
生回答:
數一數
師:我們先一起來估計一下吧
你是怎樣估計的?
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生交流估計方法:
師:對,大約100只。當我們遇到像企鵝這么多的物體一下子數不清數量的 時候,我們可以先數出一部分,然后估計一下一共大約有多少。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數小棒
2、操作計數器
師:你能用10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的事物嗎?
3、練習課本4頁1、3
四、延伸
調查你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年紀課堂練習安排了3道題目,是自主練習中的第一題、第二題和第六題。第一題是估一估、數一數、說一說的練習題。這道題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FFKJ.Net]的估計意識,鞏固100以內數的數法,幫助學生建立數感。第二題提供了一種游戲式的練習形式,即一人說出一個數,另一個人接著數 既可以正著數也可以倒著數 ;既可以一個一個的數 ,也可以2個2個的數或5個5個的數,等等。第六題是一個猜數游戲。練習時,教師可創設猜數游戲的氛圍,介紹游戲的規則與方法并由教師與一名學生做示范,然后再讓同桌兩人互相進行猜數游戲,使學生在體會數的大小的同時,初步掌握猜的策略,感受樸素的區間套逐步逼近的數學思想方法。
讓學生直觀,形象的學會數100以內的數,來了解數的組成和含義。
引導學生10個10個的數來理解數的意義這非常重要,也是幫助學生理解數的重要步驟。而用一捆來代表10根,10捆就是10個十,10個十就是一百又為在計數器上數數做好了鋪墊。
先讓學生自己撥數,有的學生就會撥十個十,肯定會有學生有不同意見
通過交流討論最后得出在百位上撥1.
師:如果用1根小棒代表1只企鵝,你能用小棒數出100只企鵝來嗎?
師:說說你是怎樣數出100只企鵝的?
師:怎樣擺才能讓人一眼看出是100根呢?
師:你覺得哪種方法比較好?
師:一捆小棒有幾根?
生:10根
師一捆一捆的拿生跟著數。師:100里面有幾個十?
生:100里面有10個十。
師:這是幾個十?
生:這是10個十
師:10個十是多少?
生:10個十是一百。(板書:10個十是一百)
把小棒投影,學生齊說
師:你能把100這個數在計數器上撥出來嗎?
【青島版一年數學下冊《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設計03-19
萬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04-06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設計8篇04-09
《百分數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07-21
四年級數學億以內數的寫法教學設計03-31
倒數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03-30
冀教版《用字母表示數》教學設計范文04-17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范文07-02
《數松果》教學設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