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學《平行線》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在觀察和分類中感知平行線,并在生活情境中完善對平行線的認識。
2、在嘗試動手實踐中發現科學地平行線的畫法。
3、在平行線的檢驗及相關動手操作過程中,感悟到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
4、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觀察、分析、比較、抽象能力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突出在“做中學”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平行線的認識和根據要求畫平行線
教學難點:“平行線”概念中對“同一平面”的認識和根據要求畫平行線
教學過程:
一、 平行線的認識
(一)初步認識平行線
1、組織信息模塊、通過觀察、分類,初步認識平行線。
師:在一張紙上畫兩條直線,會出現什么不同的現象?(學生展示)例:
2、教師引導學生分類。(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可能:兩條直線相交分一類 兩條直線不相交分一類
師:相交的兩條直線分一類,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又分一類。(畫線部分板書)
3、揭題 。
師:今天我們研究的是這種現象(教師手示):(也許大家已經知道像這樣的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平行線)板書課題:平行線
(二)在生活情境中完善對平行線的認識,突出“在同一平面內”。
師: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和生活中到處都能看到平行線。請舉例。(可以用肢體語言)
D、學生舉例。
E、 在長方體中找。(揭示矛盾、發現問題)
F、 教師利用教具幫助學生理解“在同一平面內”。
師:看樣子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平行線這句話有問題?怎么改就對了呢?(生嘗試)
自學課本120頁。(看書學習反饋中明確平行線的.概念,并交流平行線的相關知識。)
(三)練一練 :在圖形中尋找和表示平行線。
小結。
二、畫平行線
6、學生嘗試畫平行線。
7、在動手操作中發現問題。
8、獨立思考、小組商議、解決問題、形成方法。
9、練一練a、畫一條直線的平行線。B、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平行線。
10、 小結。
三、在平行線的檢驗中認識平行線的特點。
1、思考判斷平行線的方法:觀察一組平行線,它們是否互相平行?
2、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小組合作,想出盡可能多的方法來。
3、反饋(學生有可能用畫平行線的方法檢測,也有可能用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
相等等方法檢測。但后者只是出于一種直覺。)
4、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觀察來認識平行線的其他特點。
a、畫出兩個端點在平行線上的線段,可以畫出幾條?
b、畫出最短的一條,有什么特點?
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得出平行線之間垂直的線段長度最短、都相等。利用這個特點我們也可以檢驗兩條平行線是否平行。這些線段長度又叫什么呢?(自學書121頁)
小結:剛才我們又有什么新的收獲?
四、總結。
【七年級數學《平行線》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設計12-27
初中數學優秀教學設計04-21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04-06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08-24
乘法分配律數學教學設計03-24
小數乘小數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3-20
數學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通用11篇)04-21
《圓柱的體積》數學教學設計(精選5篇)03-20
《自行車里的數學》教學設計2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