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一冊第三單元《數(shù)字》教學設計例說
一、單元教學目標
1、感受童謠的音韻美,喜愛小動物。
2、朗讀兩首童謠、一首古詩;學習用指讀的方法,以及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漢字;簡單介紹節(jié)日,講故事。
3、識字19個;寫字4個,學習筆畫橫和豎,四種基本筆順;常用量詞與數(shù)詞的搭配;背誦《山村》。
二、教學要領提示
1、童謠、古詩教學注重反復朗讀,熟讀成誦。不要做過多的枯燥的講解。詩的意思和意境主要通過教師的情境營造來感染,通過學生的自讀來領悟。
2、學生第一次開始寫字,涉及不少名稱和規(guī)則,務要注意分散難點,不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要加強示范,讓學生仔細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擺布,以及自然領會“先上后下”“先橫后豎”的筆順。
3、看圖講故事也是第一次練習,要讓學生仔細地有序地觀察圖畫,看出圖與圖之間的聯(lián)系,勇敢地連貫地口述看到的內容,最后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三、教學設計思路
●《數(shù)字歌》教學設計一
(一)看圖引入。
孩子們,瞧這幅美麗的圖畫上都畫了些什么呀?喲!那圖畫上都畫了哪些動物呢?你能數(shù)出每種動物的數(shù)量各是多少嗎?
(二)出示課題。
這些數(shù)字多有趣呀,小朋友們都笑哈哈,下面我們就來聽聽由這些數(shù)字所組成的一首有趣的童謠--《數(shù)字歌》(板書課題)。請孩子們一邊聽錄音一邊看圖數(shù)動物的數(shù)量。(放錄音,師指圖,學生看)
(三)自讀課文。
1、(出示大屏幕)師提示學生看字上的注音,一邊讀文一邊看圖,師帶讀兩遍。2、學生自己借助拼音反復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3、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同桌互讀--指名讀--齊讀)。
(四)指導學生背誦。
1、不看字,只看圖背。2、自己練背。3、同桌互背(或指背)。4、齊背。
(五)學認11個漢字。
1、在插圖旁用阿拉伯數(shù)字標上每種動物的數(shù)量(指名一生在投影儀上標出,其他在書上標)再從課文中找出與阿拉伯數(shù)字對應的漢字認讀。
2、同桌互教互學“-”~“十”十個漢字。
3、學習“只”、“個”、“數(shù)”、“小朋友”這幾個漢字。
●《數(shù)字歌》教學設計二
活動一:
根據(jù)圖讓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談話引出數(shù)字歌里的句子。
1、孩子們,今天的小河邊格外熱鬧,你瞧來了好多小動物,看看你喜歡什么?給大家說說。(激發(fā)學生懷著一種新奇去看圖、觀察,產生一種想告訴別人的欲望。)
2、學生紛紛回答,我喜歡這兒的什么動物?
生說時,師貼出相關句子卡片。如果生回答到具體數(shù)量,如七條魚,三只羊等,馬上給予充分肯定、表揚:觀察真仔細。如有學生回答到這些動物怎么樣,什么樣等,如七條魚在水中自由的游動。小鳥在空中快樂地飛等,更應及時大力表揚,贊揚他們能用恰當、準確的語言表達了,生動形象。
3、學生說一句,師貼一句,孩子跟讀一句,把要求認識的字用紅色特別注明,以吸引學生注意。
活動二:
把列出的動物按一定順序排一排,把訓練思維與表達相結合訓練。
1、孩子們,你能把圖上這些動物按一定順序排一排嗎?(此時孩子非常活躍,有的討論,有的獨立思考。)
2、學生上臺取卡排列,并說說按什么順序。
生A:蝦、魚、鴨、小蟲、公雞、羊、馬、牛、小鳥。
按從水中到陸地,再到天上的順序,也可以倒過來,從天上到地下。
生B:小鳥、馬、羊、牛、雞、小蟲、小鴨、小蝦、小魚。
按從遠到近,也可按從近到遠。
生C:牛、馬、羊、雞、鴨、小鳥、魚、蝦、小蟲。
按數(shù)量從少到多來排列,也可以按從多到少的順序。
孩子們想象豐富、奇特,積極開動腦筋,老師大力鼓勵。同時讓學生明白一些排列順序的方法。學生還有許多種排列,讓孩子們盡情說。
3、師念一、二、三……學生數(shù)到十,師接說,十個數(shù)字真有趣,小朋友們念得笑哈哈。(師貼句子)。
4、看誰最能干,能通順、流暢地讀《數(shù)字歌》。
請生讀的時候,其余孩子認真聽,糾正字音。
互評中學讀,熟讀,讀時與圖相結合,強調量詞的準確性。
5、練習背誦,形式自由,可一個人背,可小組接龍。形式不定,背得流暢的同學獎勵圖上的動物。充分調動小朋友背的興趣。
活動三:
鞏固認識兒歌中要求認識的字。
1、孩子們,兒歌中這些紅色的字可難認了,有誰會認,請會認的小朋友當小老師。互相認讀。
2、開火車檢查認讀情況。
3、從兒歌中取出這十一個要求認的字,請生上臺,給它找家,送它回家,再讀一讀。
4、齊背《數(shù)字歌》。
●《數(shù)字歌》教學設計三(片斷)
激趣引入。
1、認讀“1--10”這十個阿拉伯數(shù)字。
師激趣:這十個數(shù)字很有趣,用這十個數(shù)字能編出很多小朋友們喜歡的數(shù)字歌。在學前班里,老師也教過你們一些吧,哪位小朋友能背一首聽聽。(例: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遇見小松鼠。松鼠多少只,一二三四五。)
2、師引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群可愛的動物給我們帶來的一首數(shù)字歌。(板書“數(shù)字歌”)
■自主創(chuàng)新:一課的三種設計,是否讓你眼花繚亂了?你可以各吸取一點對自己有用的東西,甚至完全拋開它們,設計出更好的一套教案來。
●《山村》教學設計一
(一)復習檢查漢字“一、兩、三、四、五、個、只、小、朋、友、數(shù)”。(可用游戲)
(二)欣賞激趣。
1、師:小朋友們,老師今天要帶大家到一個幽靜美麗的地方。(大屏幕顯示:在一座小山村里,稀稀落落地坐落著幾戶人家。煙囪里偶爾飄出縷縷青煙。此時正是春天,村子周圍,桃紅柳綠。村前的小溪中,一群鴨子正在嬉戲,有一只鴨子嘴里還叼著一條剛捉到的小魚。岸邊,青綠的草地上,點綴著朵朵五顏六色的小野花。不遠處,農民伯伯們正忙碌著。)
2、小朋友們各自說說看了大屏幕的感受。(好美啊、真漂亮、我真喜歡等。)
3、農村的田園風光的確是最美的,宋代詩人邵雍曾經就贊美過這樣的山村,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邵雍的《山村》。
(三)讀讀背背。
1、教師誦讀兩遍,學生看大屏幕,注意老師讀的節(jié)奏。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只花。
2、老師帶讀兩遍,同桌相互幫助,試著背誦直至背誦。
3、抽背,看誰背得最有感情。
(四)猜認漢字“二、六、七、八、九、十、去、花”。
1、大屏幕顯示《山村》。請小朋友根據(jù)背誦的字句順序猜出“二、六、七、八、九、十”
2、分組學習認讀以上八個漢字,各小組可用不同的方法。(如:根據(jù)所背詩句的順序或在旁邊標注阿拉伯數(shù)字,或用畫圖的方法等認讀。)
3、檢查交流。
(五)鞏固練習。
1、開火車認讀以上八個漢字。2、找朋友:阿拉伯數(shù)字與漢字游戲。3、練習“語文天地”的:連一連。4、練習“語文天地”的: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
板書設計:
山村
會認的字:二、六、七、八、九、十、花。
2678910
●《山村》教學設計二[1](片斷)
片斷一:借助拼音,初讀古詩。
1、學生自讀古詩。
(1)請小朋友打開書,自己來讀讀這首小詩。(要求:把線內的生字用線劃出來,田字格中的生字圈起來。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然后再讀讀想想,好好地感受一下小山村的美。)(2)學生自讀課文。
2、檢查自讀情況。
(1)檢查字音。①區(qū)別“四”、“十”的讀音。指名讀。說說這兩個字在發(fā)音上有什么不同?(一個是翹舌音,一個是平舌音)集體讀。②尋找平翹舌音的字。這篇課文中還有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翹舌音呢?學生說,教師一一出示“三”、“村”、“座”、“二”、“枝”指名讀,教師伺機正音(提醒學生讀準平翹舌音)。③讀準“煙”、“亭”。誰當小老師教教大家?(注意讀準后鼻音)
(2)檢查詞句。字音都讀準了,誰能把古詩連起來給大家讀一讀。指名讀古詩(其他小朋友當小評委,看他是否把圈劃出來的生字都給讀準音了)。師生評議,幫助發(fā)音有困難的學生。集體讀。
片斷二:借助畫面,誦讀古詩。(逐行指導)
1、指導第一、二句。(1)小山村真美呀!讓我們再去好好地游覽一下。一眼望去,二三里路遠的地方你們看到了什么?請小朋友自己看著圖,好好地讀一讀第一第二句話。(2)指名讀。這處景點誰喜歡?請你讀。(3)指名兩人讀,伺機評點:句與句之間要稍作停頓,放眼觀望多愜意呀!(4)齊讀第一、二句。
2、指導讀第三、四句。(1)小朋友再往遠一點的地方看,看到了什么呀?俯下身子再看一看有些什么?一邊讀一邊想,自由練讀。(2)指名讀(請你把看到的美麗景色介紹給大家)。伺機點評:聽了你的誦讀,老師好像看到了美麗的亭臺、艷麗的花兒,真是美極了。(3)齊讀第三、四句。
■自主創(chuàng)新:對比思考一下以上兩個設計的不同,其中哪一點給你留下較深的印象?
●語文天地——鞏固數(shù)字教學設計(片斷)
復習學過的漢字,學習有關節(jié)日的常識。
1、多媒體課件演示。(將教材9頁插圖設計成動畫)
2、學生邊看邊自由讀出所演示的日期。教師相機板書:
一月一日五月一日六月一日十月一日
3、看課件,學生分組討論這些日子是什么節(jié)日,這些日子里人們會做些什么(即節(jié)日常識)?
4、請同學介紹這些日子是什么節(jié)日,說說自己了解到的有關這些節(jié)日的常識。(老師相機板書:元旦陽、勞動節(jié)、兒童節(jié)、國慶節(jié))
5、拓展:除了這些節(jié)日外,你還知道些什么節(jié)日,及有關的節(jié)日常識。(老師可作一些補充)
●語文天地——“太多了”教學設計
(一)講故事《小鴨子得救了》,激發(fā)小朋友的興趣。(此內容老師可根據(jù)條件設計其他的。)
學生看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老師講: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里,一群小動物正在快活地玩耍。小象在溪邊散步,小熊正在踢球,猴子在樹上蕩秋千,一群小鴨子正一搖一擺地朝溪邊走去。忽然小鴨子掉進了一個很深的坑里,直喊“救命啦”“救命啦”……小猴聽見了跑來,將后腳倒掛在樹枝上,將小木棒伸進坑里救小鴨,可小鴨抓不穩(wěn),救不起來。小象來了,將鼻子一伸,可鼻子不夠長。這時小熊走來,看了看,對小象說:走,咱倆去取水,將水灌進坑里,小鴨不就得救了嗎?小象和小熊一起來到溪邊,小兔提了一桶,小象使勁兒吸了一鼻子水,將水灌進坑里,小鴨得救了。
師問:小朋友們,故事好聽嗎?這是教師根據(jù)畫面內容編的故事,你們想來編編嗎?
(二)看動畫“太多了”,編故事。
1、看動畫觀察思考:圖畫上是什么動物,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為什么?
2、一幅圖一幅圖地觀察練習說話。
老師提示:觀察時注意可先觀察岸上,再觀察船上,也可先觀察船上,再觀察岸上。注意岸上小熊的只數(shù)與船上小熊的只數(shù)變化。分小組說圖。
3、看圖編故事,要求在一定時候說出“太多了”。
在學習小組內編故事,老師到學生中間去聽,并適時鼓勵。
請在小組內講得好的同學上臺講給大伙聽聽,并適時出示“一”、“二”、“三”、“四”、“五”“只”等字卡。
4、鼓勵創(chuàng)新。
師:小朋友們的故事講得真精彩,老師太喜歡了!不過小朋友們講得都是小熊間的故事。我們能不能將小熊間的事變成我們間的事?比如給其中一只起個名字,把自己當成其中的一只熊,想象自己說了什么,做了什么。
小朋友在同桌間試著練習。請小朋友上臺講。
(三)小結,布置任務。
師:今天小朋友們的故事編得真棒,想不想受表揚?回家后,請小朋友講給家里人聽聽,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肯定會表揚你們!
四、教學實例集萃
▲《數(shù)字歌》教學片段
(該片段是學生學完課文后,對數(shù)字進行運用體會的活動。課前請學生準備好與數(shù)字有關的游戲和有關工具。)
師:同學們,你們別小看這些數(shù)字,他們呀,可是我們的好朋友,不信你回憶一下,星期一到星期天你們都做過什么。
生:星期一的早上我們要升旗。
生:每個星期四下午我們都要去看我們班養(yǎng)的花,那些花兒很美。
生:星期二有一節(jié)音樂課,那天我還上臺給大家表演了個節(jié)目。
生:星期五放學習回家,爸爸和媽媽要帶我去看奶奶。
……
師:是的,每天都有愉快的事情發(fā)生。大家再想一想,還有什么與這些數(shù)字有關的游戲。
生:拍手游戲。
師:你能告訴大家怎么玩的嗎?
生:我和他一齊玩一次。(兩個學生邊玩邊拍手邊說:你拍一,我拍一,小霸王出了學習機;你拍二,我拍二,游戲學習在一塊兒;你拍三,我拍三,學習起來很簡單;你拍四,我拍四,包你三天會打字;你拍五,我拍五,為了將來打基礎……)
生:還可以踢鍵子,我也來玩一次。(邊踢鍵子邊念:一拍手、二叉腰、三摸頭、四點地、五左腳、六右腳、七進洞、八關門、九踢花、十接住。)
生:我跳繩。(邊跳邊念:一左、二右、三雙、四踢、五勾、六彎腰、七穿花、八跳。)……
老師:大家都會很多有趣的游戲,現(xiàn)在請分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玩耍。
……
點評:游戲是孩子們的天使,將學習融入到好玩的游戲活動中,學生樂此不疲,學習效果好。
●《山村》教學片斷
(此片段教學主要讓學生進行背誦練習。)
(一)師:同學們,我們來進行一個比賽游戲,大家聽好了,同桌的兩個同學,左邊的讀上句,右邊的讀下句,看誰讀得最認真,最整齊。
學生齊讀。教師:現(xiàn)在我們交換過來讀。生練習。
(二)師:下面我們來進行接龍比賽。為了能更好地比賽,大家必須先把這首兒歌讀熟。(生讀)
師:下面請大家聽清比賽規(guī)則:我們有三個組進行比賽,每個組四人,排好隊。第一個人說兒歌的上句,第二個人接著說第二句,第三個人三句,第四個人四句。然后,看哪個組說得好,說得快。生做練習。
(三)師:剛才第一組的小朋友做得真好。下面我們來做一個貼卡片比賽。在四個卡片盒里有這首兒歌的每個字,請四組小朋友來將四盒卡片組成兒歌,看哪組貼得最快。生做練習。
(四)師:最后,我們來看看誰能快速地背誦這首兒歌。給大家3分鐘時間自由背,用擊鼓傳花方式進行背誦。生練習。
點評:背誦不啻是死記硬背,應該力求在豐富有趣的活動中進行,通過無意注意和讓學生情意參與的記憶,既快又保持長久。
●教寫漢字“一”“二”“三”
師:請同學說說漢字“一”的筆畫名稱?
生:橫。
師:請看清這個“一”怎么寫?(老師在田字格里示范寫“一”)注意要將漢字寫在田字格的正中,正好壓著橫中線,不能放在其中一個小方格里面。請一個同學上來寫。大家仔細看。
一學生在田字格里示范寫“一”。
師:他寫得怎么樣?
生:寫得好。
師:好在哪兒?
生:他把“一”寫在田字格的正中,沒有放在其中一個小方格里面。
生:還有他正好壓著橫中線。
師:好!大家在田字格本子上練習寫“一”5個。
師出示漢字“二”、“三”。問:“二”、“三”有多少畫?都是什么筆畫組成?(生答略)
師在田字格里示范寫“二”、“三”。師:請大家觀察它們的書寫筆順。請同學來說說老師是怎么寫的?
生:“二”、“三”的書寫筆順是先上后下。
師:現(xiàn)在請大家再仔細看“二”和“三”在田字格里是怎么擺放的?
生:“二”的上一橫在上面格子的中間,下一橫在下面格子的中間偏下,都不得沒有壓著橫中線。
生:“三”字一橫在上面格子的中間,第二橫正好壓著橫中線,下一橫在下面格子的中間。
師:觀察得真認真,說得太好了。大家練習寫“二”、“三”各5個。
點評:以上片斷表現(xiàn)出寫字教學要注意的要點有,加強正確的示范,要讓學生觀察清楚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書寫順序,適量的練習,以及點評、糾正和個別輔導,還有不忘隨時給學生鼓勵。
五、課程資源采擷
邵雍簡介[1]
邵雍(1011-1077),北宋人。字堯夫,其先范陽(今河北縣)人,后徙漳衡,又徙共城,終居河南洛陽。自號安樂先生。有《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漁樵問對》等行世。詩多寫哲理,隨手而成,不拘于詩法聲律,然風格古淡,內多機趣,為道學家詩人之代表,人稱“邵康節(jié)體”。著有《伊川擊壤集》。
六、學習方式指導
1、互教互學。
學生是課程資源之一,要充分利用起來促進學生發(fā)展。本單元的數(shù)字,學前教育好的學生,可能早就認識了,為什么不可以讓會的教不會的,形成互教互學?如果分組進行,還可比比中哪一組的同學先會認那此字,在競賽中可提高識字效率。這樣做,有諸多好處:①提高與拓展會認字學生的能力,如交往、組織等能力;②同齡人的教授更易于學生接受,攀比心理會讓不會認字的學生更主動、積極地學會;③利于發(fā)展學生個體與群體的自主、合作學習能力;④盡力把學生會做能做的事交給學生做,可減輕教師負擔;……
2、游戲性學習。
學生活動應順應孩子們好動好玩、喜歡游戲的特點,力避單調、枯燥、乏味兒。比如本單元的數(shù)詞與量詞的搭配,為什么不可以把孩子喜歡玩兒的游戲引入到學習之中?如拍手游戲:“你拍一,我拍一,我家有一臺電視機;你拍一我拍二,小朋友誠實說一不二;……”拋溜溜球游戲:“一頭牛,兩匹馬,三只小羊找媽媽……”還有踢鍵子游戲、跳方格(“房子”)游戲等,發(fā)動學生創(chuàng)編數(shù)字兒歌,在游戲中吟誦兒歌,以達到快樂學習的目的。
七、學習評價建議
本單元的學習可讓家長參與評價,教師可設計如下的評價單,讓家長實施評價。
第3單元《數(shù)字》學習評價單:
1、本單元的字會認個。(選項打“√”)
A.10-19個得()B.19個得()C.19個以上得()
2、“一二三十”會寫了嗎?
A.基本會得()B.寫得好得()C.寫得好看得()
3、會讀《數(shù)字歌》嗎?
A.基本會得()B.讀得好得()C.會背誦得()
4、會背《山村》嗎?
A.基本會背得()B.完全會背得()
C.會背還能多少講講詩大意得()
5、會講故事《太多了》了嗎?
A.基本會講得()B.講得完整、通順得()
C.講得生動有趣得()
一共得了個
孩子自評:我真棒!()我挺滿意!()加油呀!()
家長評價:好樣的!()學得不錯!()再努力呀!()
教師評價
【小學語文第一冊第三單元《數(shù)字》教學設計例說】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三單元總結課教學設計11-23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04-20
語文第五單元教學設計04-19
語文第六單元教學設計06-02
小學數(shù)學單元教學設計05-29
高中語文《說“木葉”》教學設計07-15
六上第三單元習作《讓生活更美好》教學設計06-09
語文上冊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作文教學設計07-24
語文第一冊太陽教學設計(通用13篇)08-24
《數(shù)學廣角例1》教學設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