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上冊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學習的基礎上,經歷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探索過程,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并初步感知乘法運算律的價值,發展應用意識。
2.在學習用符號、字母表示運算律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符號感,培養初步的歸納、推理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維的水平。
3.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推究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過程
一、經驗喚醒
1.用簡便方法計算。
36+(51+64) 362+504
(1)獨立練習,將簡便的主要步驟寫出來。
(2)思考:在計算過程中分別應用了什么運算律?
2.回顧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列式、舉例、用字母表示。
【設計意圖:乘法運算律的編排與加法運算律的編排類似,通過回顧加法運算律在簡便計算中的應用,以及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溝通知識的聯系,喚起學生對前面學習過程的記憶,為今天學習乘法運算律在方法遷移上提供可能。】
3.揭示課題。
談話:今天我們用這樣的方法繼續探索乘法的運算律。(板書課題)
二、探索規律
1.探索乘法交換律。
(1)出示第一個例題的主題圖。
提問:根據圖意,你能列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5×3、3×5。
再問:從這兩道算式入手,聯系加法的運算律,你準備怎樣探索乘法算式中的規律?
小組交流,確定探索的步驟。
結合討論,歸納探索的主要步驟:
① 根據上面的例子猜想,乘法中可能存在怎樣的規律?
② 再舉一些例子,看其他的乘法中是不是也存在這樣的規律。
③ 用字母等符號表示出算式存在的規律。
小組合作,探索乘法交換律,教師巡視。
(2)組織反饋。
教師及時將學生中出現的各種情況收集起來:
① 不計算,直接寫出等式的。
② 所舉的例子比較單一,如只有一位數乘一位數的。
③ 所舉例子中涉及到特殊的算式的,如:0×0;1乘幾等。
④ 所舉的例子涉及的面廣、利于研究的。
全班交流。(每組推選一名同學代表發言,敘說探索的過程和組內探索的結論。)
(2)組織談論:
① 觀察每組列舉的例子,你有什么想說的?
② 對于不同組最后呈現規律的表達方式你是什么意見?
【設計意圖: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要學會闡明自己的觀點,更要學會關注他人的觀點。對于不同的意見或不一樣的表述要能客觀公正地分析、判斷,不僅僅滿足于表面上的不同,而要在思考的過程中建立數學模型意識,努力找出它們內在的本質的特征。】
(3)揭示乘法交換律。
板書:乘法交換律a×b= b×a。
(4)提升認識。
① 結合剛才的探索過程,談談你對乘法交換律的理解。
② 此時,你有什么新的猜測?
學生可能想到:多個數相乘,任意交換乘數的位置,積不變;三個數相乘,先將前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三個數乘和先將后兩個數相乘,再與第一個數乘的結果相同……
【設計意圖:在學生經歷探索乘法交換律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聯系加法運算律的學習經驗,作由此及彼的聯想。事實上,大多數學生都能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猜測,為下面進一步學習提供向導。這里,也進一步體現了課始復習鋪墊的價值。】
2.探索乘法結合律。
(1)出示第二個例題。
獨立讀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學生可能列出的.算式有:23×5×6、5×6×23、23×(5×6)等。
(2)結合題意、理解算式。
提問:說一說,你列出的算式是先算的是什么?
(3)同桌兩人合作:從以上一些算式中,根據你研究的需要,選擇兩道算式,按照我們前面探索的方法進行研究。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4)全班交流。
教師根據收集的信息,先請選擇23×5×6和5×6×23兩道算式研究的小組進行匯報。
可能會得到以下的結論:
① 幾個數相乘,任意交換它們的位置,乘得的結果不變。
② 三個數相乘,先將前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三個數乘和先將后兩個數相乘,再與第一個數乘的結果相同。
再請選擇23×5×6和 23×(5×6)算式的研究小組進行匯報。
交流的內容包括:選擇這兩道算式的理由或者說為什么想到要選擇這兩道算式;研究的過程和探索的結論。
舉更多實例驗證,揭示乘法結合律。
板書:(a×b)×c=a×(b×c)。
【設計意圖:從眾多的信息中選取有價值的信息,是新課程強調的學習能力。采用小組學習、匯報交流,豐實了教材的內容,拓展了學生的思路。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勇于探索,在交流過程中,明晰研究的方法,產生對其他規律后續研究的需要。】
3.教學“試一試”。
(1)學生先獨立完成,并思考各題分別應用了什么運算律?
(2)匯報交流時,著重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先算這兩個數,應用了什么運算律。
明確:僅僅應用乘法結合律,還不能使計算簡便,還得先應用乘法交換律交換乘數5與37(或37與2)的位置,再應用乘法結合律,才可以使計算簡便。
三、鞏固理解
1.練習“想想做做”中的第1題。
(1)出示后,學生觀察,獨立思考。
(2)指名口答,核對答案。
2.練習“想想做做”中的第2題。
先獨立計算,再比較每組中兩道題的計算過程,交流各自的體會。
3.練習“想想做做”中的第3題。
采用小組比賽的形式(快速地將結果寫在卡片上)
匯報交流:請速度快的介紹自己的經驗。
4.練習“想想做做”中的第4題。
(1)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收集信息。
(2)匯報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
算法一:47×2×5 算法二:47×2×5
=2×5×47 =47×(2×5)
=10×47 =47×10
=470 =470
思考:不同的算法,第一步各運用了什么運算律?對于這兩種寫法,你有什么想法?
【設計意圖:在比較中進一步理解乘法結合律和乘法交換律的內涵,體會不同的算法所應用的運算律也有所不同。初步學會理性分析,在應用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的時候,哪些步驟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是可以省略的。】
四、課堂總結
1.引導思考:今天探索乘法運算律和前面探索加法運算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2.我們用今天學到的猜想、舉例驗證的方法還可以去研究哪些規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一步感悟探索運算律的一般方法,領悟其內在結構關系,增強研究意識。鼓勵學生運用研究方法進行拓展性研究。】
【四年級數學上冊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乘法交換律教學設計11篇04-10
《乘法》教學設計04-01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03-15
小數乘法教學設計03-02
《小數乘法》教學設計03-01
乘法分配律數學教學設計03-24
《乘法估算》的教學設計03-31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1-29
認識乘法教學設計15篇04-14
分數乘法教學設計12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