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的心理流向與教學設計論文
【內容提要】閱讀教學的本質,不是知識的授受,而是以知識為載體,在實現知識轉化、遷移的過程中,實現智能活化、情操陶冶、意志培養、人格完善的復合過程。教學心理流向便是這一化學過程中的思維流動。這就要求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隨機調整預想的安排,隨時調控學生的心理流向。
【關鍵詞】閱讀教學心理流向課堂設計
閱讀教學的全過程中,教師應當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學生,并深入到學生的心靈深處,觀察學生的心理流動趨向,這是閱讀教學中要研究的一個主要課題。
一、對閱讀教學心理流向的認識
閱讀教學心理流向的提出,是對傳統教學觀的突破。在傳統教育中,知識的授受被看作是教育的中心,甚至把教育等同于知識的授受,這樣,傳統教育中的智育不過是知識的灌輸。(鐘啟泉《現代課程論》)傳統教學觀視教學過程為知識灌輸的物理過程,全然不顧學生個性心理特點,無視學生的心理流向的質和量。傳統教學觀又把閱讀教學中的人際關系,看成是師生之間的單向、線性、靜態的知識授受關系,至多也只承認教師、學生、教材三者之間的三角形關系,無視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向網絡式、動態的心理溝通,信息交流關系。對于傳統教學觀的弊端,人們已有所認識,但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告訴我們:自覺重視學生心理流向的教師還不為多數!因此,我們必須在深刻反省的基礎上,認識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心理流向。
閱讀教學的本質,不是知識的授受,而是以知識為載體,在實現知識轉化,遷移的過程中,實現智能活化、情操陶冶、意志培養、人格完善的復合過程。教學心理流向便是這一化學過程中的思維流動。閱讀教學心理流向的質和量,不僅影響教學知識目標的實現,更會影響智能目標,情意目標的實現,影響到學生作為一個人的素質的提高。然而,心理流向是很不穩定的,它的可變性,要求閱讀教學進行之前要周到全面地預想其可能的變化,又要求閱讀教學過程中,隨機調整預想的安排,隨時調控學生的心理流向。
二、對教學設計的認識
教學設計是對教學實施的預想,綜上所述,教學設計因心理流向的可變性而產生設計的預制性與機變性。閱讀教學,應當是教學設計預制性與機變性的有效統一。既要精心設計,預制教學過程,又要隨機調整,使之既適應學生現場的心理變化,又及時給這種心理流向以正確的導引,即以動態的標準去要求教學設計。
三、對優化設計、提高心理流向質和量的思考
首先,要不斷協調教學人際關系,讓學生在和諧人際關系中保證心理流向的暢活。
師生關系是古今中外教育家非常重視的.問題,新型師生關系應是民主平等、尊師愛生。這是教學中人們熟知而淡忘的老問題,更是時下語文教學日趨嚴重的新問題。升學重荷造成的心理扭曲,使不少教師缺乏教學安全感,從而將學生的分數視為自己榮辱的標志和升降的籌碼,這樣,沒有安全感的老師可能會極力通過強迫使他們的學生變成他們的附庸品,來滿足自己安全感的需要。(美國社舒爾茨《應用心理學》)這樣,教師精心設計的安排,容不得學生的突破;設計的不妥,容不得學生批評,而只能強使學生接受既定的設計,這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導致了師生的對立,情感上的磨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心理流動會遲緩,艱澀,甚至不會流向應當關注感知的教學內容,甚至于產生逆向的思維流動。這種強制執行的教學,也能收到一點知識記憶的效果,但由于是非情緒記憶,會隨著考試的結束,遺忘便告開始。
相當遺憾的是,忽視學生之間人際關系的和諧,決非個別現象。班級授課制的特點是:教學是在一個集團中進行。教學設計的預制和機變就要充分考慮這一點,以和諧的人際關系,充分體現集團動力的教學優勢。然而升學競爭誤入歧道引起非正常的教學競爭,教師之間教學的封閉性,也直接影響學生之間的封閉關系,正像有人所比喻的那樣:一群各懷心思的人乘上一輛長途汽車,互不溝通,死氣沉沉,然后到站下車,各奔東西。個體之間的心理距離遠不如空間距離那么近!
因此,在教學設計的實施過程中,要有意識地促進學生之間的心理流通。教師應當在教學環節上創造讓學生交流溝通的氛圍。在閱讀教學中,有人認為初中學生,尤其是畢業班學生參與溝通交流的積極性不高,在所難免,是年齡所決定。筆者在多年實際中認識到,初中學生,尤其是初三學生崇尚的是高質量的心理流通,信息交流,他們尤其容易受到人際關系的制約,教師對他們信息反饋的不尊重,同學對他心理上的缺少關注,乃至打擊,會造成心理流通的阻塞,心扉的封閉。
由此觀之,優化教學設計,便是在教學中盡可能創造條件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愉快、自覺的心理溝通,縮短其心理距離,形成一個多向、網絡式、動態的心理流向渠道,學生的心理流向的量增加了,這種廣泛的信息交流,便能成為智能發展的促進酶。學生的思維活躍,心理流向便納入了一個亢奮的軌道。
【閱讀教學的心理流向與教學設計論文】相關文章: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07-18
初中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探析論文12-19
寫作意識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運用論文04-29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03-31
《紙船與風箏》教學設計03-28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10-31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09-22
《數字與編碼》教學設計07-12
排列與組合教學設計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