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拜年》的教學設計
篇一:《小拜年》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通過學唱歌曲《小拜年》,使學生了解我國民間歡度春節的習俗。并指導學生用歡快的情緒歌唱。
二、重點、難點:
學唱歌曲,歌曲中附點八分音符的時值。歡快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喜慶熱鬧氣氛的表現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鑼鼓打擊樂、電子琴。
四、教學過程:
一、律動
| 隨著《春節序曲》的音樂,教師帶學生扭秧歌,感受喜慶的氣氛。
二、導入
(1)談話導入,同學們,聽著這歡快的音樂、扭著秧歌,你們覺得什么日子要到了?學生回答:過年、國慶、…
(2)你們喜歡過年嗎?過年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學生回答:喜歡。風俗習慣有:包餃子、放鞭炮、…
(3)過年的風俗習慣真是豐富多彩,特別是拜年,很有意思,很熱鬧。你們聽,湖南的小朋友來給我們大家拜年了,請同學們仔細聽,他們是如何拜年的。
學生聽音樂。
(4)你感受到了什么氣氛?誰來說說,他們是如何拜年的?
學生回答:熱烈、歡快、活潑的氣氛。他們拜年有耍獅子、舞龍燈…
三、重點練習
(5)同學們講的很好,他們過年還敲鑼打鼓呢!今天老師也帶來了鑼和鼓,想敲嗎? 學生敲一敲,感受一下。
(6)同學們敲的很高興,但如果有節奏的敲就更好了!下面聽老師有節奏的敲一敲,你們來模仿。
×× × ∣ ×× ×∣ ×× ××∣ ×× ×∣
咚咚 嗆 咚咚 嗆 咚咚 嗆嗆 咚咚 嗆
學生練習,再用鑼和鼓敲一敲。
四、學唱歌曲
(7)同學們敲的很好,下面我們能不能用歌聲把這首歌曲里歡快的情緒表現出來呢? 學生回答:能。
(8)請同學們跟著音樂自己學唱這首歌曲,看哪位同學學的最快。
學生跟音樂學唱歌曲。
(9)下面,我們不跟音樂,自己練習唱,遇到不會的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交流。 學生練習唱
(10)剛才,有的同學唱的很好,但有的唱的還不夠準確,下面我們跟著音樂再練習一次。 學生隨音樂唱。
(11)會唱了嗎?請哪位同學來試試。
部分同學唱。教師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12)請同學們完整的跟琴唱一唱。
(13)同學們學的真快,要是把拜年時的高興心情表現出來就更好了,想一想,怎樣才能唱得更好?
學生回答:應歡快的唱,用有彈性的聲音唱```````
(14)講的很好,現在我們就按照你們所講的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學生有感情的演唱。
(15)我們能不能跟著音樂,唱卡拉ok呢?
(16)跟伴奏音樂唱。
五、創作表演
(17)唱的真好,我們還可以運用哪些方法,更好的表現這首歌,使拜年的氣氛更熱烈? 學生回答:鑼鼓伴奏、舞蹈表演
(18)現在我們分組合作表演。
學生分成舞蹈、唱歌、鑼鼓伴奏三組自己創作表演。
(19)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唱起來、敲起來、跳起來吧!
學生隨音樂表演。
六、拓展延伸
(20)同學們,我們唱的'《小拜年》是一首具有中國特色的過年歌曲,下面我們來聽一聽外國小朋友是怎樣過年的。
(21)聽唱歌曲《新年好》。
(22)聽唱了這兩首有關過年的歌曲,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回答:節奏不同、歌詞不同、演唱速度不同
(23)同學們講的真好,同樣是過年,東西方文化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特點,需要我們用不一樣的表達方式表現出來!
七、小結
最后讓我們在歡樂的音樂聲中結束這節課吧! 隨《小拜年》音樂扭秧歌走出教室。
篇二:《小拜年》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器樂曲《小拜年》是根據同名吉林民歌改編的。歌曲《小拜年》為4/4拍,F羽調式。它的節奏緊湊,變化比較多,旋律活潑歡快,抑揚有致。由于歌曲是后半拍起唱,帶有東北地方戲曲“小帽”的特點,唱者邊歌邊舞,或扇子或手絹,別具一格。
《小拜年》在東北地區有很多種旋律,黑龍江、吉林、遼寧都有自己的《小拜年》若干首,是一種傳統民歌,在民間廣為流傳。課本選用了由歌曲《小拜年》改編的器樂曲,使學生感受嗩吶、鑼鼓等民樂器所渲染的歡樂氣氛及濃郁的東北民間音調。
二、教學目標
1.聆聽《小拜年》感受小朋友過新年的音樂情趣和歡樂氣氛。
2.認識鑼、鼓、嗩吶三種樂器,能模仿樂器打節奏。
三、教學重、難點
感受東北民間音樂的豪放風格,體驗鑼、鼓、嗩吶等樂器給音樂增添的樂趣。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過渡語:同學們,我們國家有個傳統節日春節,一年一度的春節是我們大家都期盼的日子。你們是不是也很喜歡過年?你們在過年的時候是怎樣拜年的?過年的時候你見過哪些熱鬧的場面呢?請你跟身邊的同學交流一下。
(二)聆聽
1.初聽樂曲
過渡語:同學們今天我們要欣賞一首器樂曲《小拜年》,現在老師來播放樂曲,聽一聽,音樂給你什么樣的感受?樂曲里都有哪些聲音?
(播放音樂)
你們聽出來了嗎?音樂帶給我們歡快熱烈的感受,好像讓我們看到人們敲鑼打鼓歡慶新年的情景。樂曲里有鞭炮聲、鑼鼓聲,還有一種樂器在和鑼鼓一起演奏。這種樂器就是嗩吶(課件出示圖片)。
嗩吶是中國民族吹管樂器的一種,很早以前就在中國的民間流傳了。嗩吶的音色、高亢、嘹亮,音量大,所以也稱喇叭。是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并用于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嗩吶是中國歷史悠久、流行廣泛、技巧豐富、表現力較強的民間吹管樂器,是深受廣大人民喜愛和歡迎的民族樂器之一。
2.復聽樂曲
這首樂曲中有三種音響在交替出現,現在我們分別聽一聽這三種音響。第一種是鞭炮聲(播放聲音);第二種是鑼鼓的合奏(播放音響);第三種是鑼鼓和嗩吶在對話(播放聲音)。
現在我們再來完整的欣賞樂曲,聽一聽三種聲音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出現的? (再次播放完整樂曲,課件用圖片展示演奏順序)
(三)加入伴奏
1.認識鑼、鼓
過渡語:同學們,樂曲中用到的鑼和鼓,都是我們國家傳統的民族樂器中的打擊樂器,使用非常廣泛。(教師出示實物,分別敲一敲。)同學們想一想,你有什么辦法用身邊的物品模仿鼓和鑼的聲音嗎?比如,拍擊桌面模仿鼓的聲音,敲擊空的鐵制鉛筆盒模仿鑼的聲音。
現在老師來播放樂曲,請你在音樂中鑼鼓合奏的地方跟音樂一起敲擊;在嗩吶和鑼鼓對話的地方,請你模仿吹嗩吶的動作來表示。
2.隨音樂表演
過渡語:同學們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加入音樂的演奏吧。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欣賞了器樂曲《小拜年》,從樂曲中你們感受到新年的熱烈氣氛了嗎?這首器樂曲,是根據吉林民歌《小拜年》改變的,最后,讓我們來欣賞吉林民歌《小拜年》。
【關于《小拜年》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的小制作》教學設計03-04
《大還是小》教學設計09-05
《小蝸牛》教學設計8篇10-21
小足球賽教學設計03-05
《元帥和小棋手》教學設計03-03
《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模板04-11
可愛的小青蛙教學設計4篇03-04
《小英雄雨來》教學設計14篇10-29
《小石城山記》教學設計2篇04-28
小柳樹和小棗樹教學設計范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