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不變的規律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商不變的規律”是小學數學中的重要基礎知識,它是進行除法簡便運算的依據,也是今后學習小數乘除法、分數、比的基本性質等知識的基礎。教材通過實例的分析、比較,使學生掌握商不變時被除數、除數的變化規律,從而抽象概括出商不變的規律。本小節內容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商不變的.規律,并能運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簡便計算。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以及發現探求新知的能力。
二、學生分析
本節課內容“商不變的規律”是在學生已較好地掌握了多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因而對于學生來說,要學好這部分知識,發現和探索出商不變的規律,難度不是很大,但利用商不變的規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一定的難度。我引導學生從身邊最熟悉的事例入手,探索怎樣利用商不變的規律用類推的數學方法來解決問題。
三、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標要求,結合本課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律,確定如下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探索與發現商不變的規律,其次是理解并掌握商不變的規律,而且能利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一些除法運算的簡便運算。 能力目標:初步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和運用商不變的規律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滲透數學來自于生活實踐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喚起學生學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探索與發現商不變的規律。
教學難點:運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除法的簡便計算。
教法:觀察法、對比法。
學法:小組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
秋天的時候,猴王在美麗的花果山上為小猴分桃子。猴王說:“我把8個桃子平均分給2只猴子。”小猴聽了直叫:“太少,太少。”猴王又說:“我把80個桃子平均分給20只猴子。”小猴聽了試著說:“能不能再多分一點?”猴王又說:“我拿800個桃子平均分給200只猴子,這回行了吧?”這時小猴笑了,猴王也跟著笑了。
2、啟發提問,小組討論:為什么小猴和猴王都笑了?誰是聰明的一
【商不變的規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設計03-04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04-06
《找規律》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02
電商畢業設計開題報告02-01
一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精選11篇)03-18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