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基本性質》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分數的基本性質。(課本第75-76頁的例1、例2及做一做、第77頁練習十四的第1-3題)
二、教材簡析
《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的內容之一,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起著承前啟后、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既與整數除法的商不變性質有著內在的聯系,也是后面進一步學習分數的計算、比的基本性質的基礎。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一種規律性知識,分數的分子分母變了,分數的大小會變嗎?分數的分子分母如何變化,分數的大小不變呢?學生在這種變與不變中發現規律。
三、教材處理
以前,教師通常把《分數的基本性質》看作一種靜態的數學知識,教學時先用幾個例子讓學生較快地概括出規律,然后更多地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鞏固應用規律,著眼于規律的結論和應用。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但我們也看到這樣的現象:問題較碎,步子較小,放手不夠,探究的過程體現不夠充分。《分數的基本性質》可不可以有別的教學思路呢?新的課程標準提出: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根據這一新的理念,我認為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種大問題背景下的探索活動,使學生在一種動態的探索過程中自己發現分數的基本性質,從而體驗發現真理的曲折和快樂,感受數學的思想方法,體會科學的學習方法。所以,教師的著眼點,不能只是規律的結論和應用,而應有意識地突出思想和方法。基于以上思考,我以讓學生探究發現分數基本性質的過程為教學重點,創設了一種猜想驗證反思的教學模式,以猜想貫穿全課,引導學生遷移舊知、大膽猜想實驗操作、驗證猜想質疑討論、完善猜想等,把這一系列探究過程放大,把過程性目標凸顯出來。
四、設計意圖:
本課主要本著遵循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建立數學模型解釋數學模型運用數學模型拓展數學模型的指導思想而設計的。
1、通過故事創設問題情境,貼近學生生活,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從故事情境中提出問題,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
3、小組合作學習,共同探究解決問題,讓學生充分體驗知識產生的過程。
4、從幾組分數中分析,找到分數的基本性質,從而初步建立數學模型。
5、設計有坡度的練習,穿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整個運用知識的形式活潑有趣。
6、在游戲活動中對數學知識進行拓展運用。
五、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經歷探索分數的基本性質的過程,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
(2)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一個分數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經歷觀察、操作和討論等數學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2)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3、過程與方法
(1) 經歷觀察、操作和討論等學習活動,并在探索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分
數的基本性質作出簡要的、合理的說明。
(2) 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歸納、總結概括能力。
(3)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進行歸納,發展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
六、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
七、教學難點
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一個分數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八、教學準備
教師:電腦課件
學生:圓紙片 長方形紙
九、教學過程:
(一)回顧復習,舊知鋪墊。
課件出示復習題
1、商不變的性質
123=()
(1210)(310)=()
(123)(33)=()
利用什么知識填空的?
2、除法與分數的關系
30120 =( )/( )
( )( ) =17/51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人教版《分數基本性質》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人教版《分數基本性質》教學設計利用什么知識填空的?
(二)故事引人,揭示課題。
課件出示故事(動畫):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哦不對,是三個小和尚。小和尚最喜歡吃老和尚做的餅啦。有一天,老和尚做三塊大小一樣的餅,想給小和尚吃,還沒給,小和尚就叫開了,我要一塊,我要兩塊,嘻嘻,我不要多,只要四塊。老和尚二話沒說,把第一塊餅平均分成4塊,取出其中1塊給第一個和尚;把第二塊餅平均分成8塊,取其中2塊給高和尚。把第三塊餅平均分成16塊,取其中的4塊給了胖和尚。小朋友,你知道哪個和尚分得多嗎?
生1:胖和尚吃的多。 生2:矮和尚吃的多。
師:到底誰回答得對呢?我們一起動手分餅來求證吧
1、合作探究
師:請同學們以兩人一組,拿出三個大小相等的圓,分別用陰影部分表示每個和尚分得的餅(教師觀察,學生小組合作,有平均分的,有涂色的,小組成員配合默契。)
師:比較一下陰影部分的大小,結果怎樣?
生:陰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師:陰影部分相等說明每個和尚分的餅相等.
師:請同學們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
師:陰影部分相等說明這三個分數怎樣?
生:三個分數相等。(隨著學生的回答,老師將板書的三個分數用=連接。)
2、組織討論。
師:仔細觀察這三個分數什么變了,什么沒有變?
讓學生小組討論后答出:它們分數的分子和分母變化了,但分數的大小不變。
師:它們各是按照什么規律變化的呢?我們今天就來共同研究這個變化規律。
3、比較歸納
同學們:從左往右觀察,這三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是按照什么規律變化的才保證了分數的大小不變的?
集體討論幾名學生回答后,要求學生試著歸納變化規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邊講邊板書)
師:從右往左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么規律變化的.?通過分析比較每組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得出: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邊講邊板書)
4、揭示規律
教師小結:剛才大家都觀察得很仔細,像分數的分子、分母發生的這種有規律的變化,它的大小不變。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新知識。(板書課題:分數的基本性質)
師:什么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呢?就你的理解,能把它歸納成一句話嗎?(小組討論發言)
師:剛才同學們都用自己的語言說了分數的基本性質,我們的書上也總結了分數的基本性質,現在請打開書看到75頁。看看和我們總結的有什么不同,并用波浪線表出關鍵的詞。(如:同時,相同,0除外等)
全班討論:為什么要規定0除外?
引導:現在同學們知道了聰明的老和尚是用運用什么規律來分餅,既滿足小和尚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
(三)梳理溝通,靈活運用。
1、分數的基本性質與商不變的性質的聯系。
想一想,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以及整數除法中商不變的規律,你能說明分數的基本性質嗎?
啟發學生說出它們之間的聯系:
(1)分子相當于被除數,分母相當于除數;
(2)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就相當于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
以相同的數;
(3)相同的數中要求0除外;
(4)商不變相當于分數的大小不變。
2、分數基本性質的應用
(1)出示課本第76頁例2,把2/3 和10/24 分別轉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2)認真審題,弄清題意。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人教版《分數基本性質》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人教版《分數基本性質》教學設計要求學生讀題后歸納出題目的要求。
a.分母都變成12
b.分數的大小不變
(3)想一想:怎么化,根據什么?
過程要求:
a.學生獨立思考,完成題目要求;
b.全班反饋,教師課件顯示;
(四)多層練習,鞏固深化。
1、完成教科書第77頁練習十四的第1-3題。
(1)第1題
此題著重練習分數的相等和不等。練習時,讓學生按照題目的要求涂色。
(2)第2題
此題是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比較分數大小的實際問題,學生在練習中將2/5化成4/10,或者把4/10化成2/5,再作比較,都是可以的。
(3)第3題,說出相等的分數(對口令)
此題是運用分數基本性質的游戲練習.游戲時,讓學生以同桌為單位.仿照第3題的樣子,一個人先說一個分數,另一個人回答一個相等的分數,然后交換先后順序。
2、教科書76頁 做一做
(1)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同學交流.
(2)全班反饋,說一說思維過程.
(五)小結
教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題界知家數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就相當于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
(六)動腦筋出教室游戲(機動)
讓學生拿出課前發的寫有分數的紙片,要求學生看清手中的分數。與 相等的,報出自已的分數后先離場,與相等的再離場,與相等的最后離場。
十、板書設計
商不變的性質
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ab =a/b(b0)
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分數基本性質》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范文05-09
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范文03-30
《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03-31
五年級下冊《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精選14篇)04-23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7篇03-17
北師大五年級上《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通用5篇)05-09
整數除以分數教學設計03-01
分數乘法教學設計12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