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退休工資收入分配制度
最近一段時間,收入分配改革的步伐明顯加快。國務院連續印發多個文件,穩步推進收入分配改革。未來,包括科研人員、教師、醫護人員等多個群體收入將提高。下面是詳細制度:
為推動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資收入分配秩序, 黨中央、國務院今年年初相繼出臺了推進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關政策文件。按照國家部署,今年將實施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準和優化工資結構;在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對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鄉鎮工作補貼。
一、關于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標準和增加離退休費相關政策
(一)調整基本工資標準。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從10月1日起,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按全國平均水平測算,基本工資標準月人均增加1200元,實行養老保險個人繳費需要付出的制度改革成本人均600元,從規范津補貼或績效工資中納入基本工資人均300元,實際增資月人均300元。
1、公務員調資辦法:從10月1日起,調整公務員基本工資標準,同時將部分規范津貼補貼納入基本工資。調整后,職務工資標準由現行的340元至4000元分別提高到510元至5250元;級別工資各級別起點標準由現行的290元至3020元分別提高到810元至6135元,其他各級別工資檔次標準相應提高。將部分規范津貼補貼納入基本工資后,規范津貼補貼標準相應減少,嚴格按納入基本工資后剩余的額度執行。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調資辦法:為保持事業單位與機關工資政策的連續性和基本工資標準的平衡,從10月1日起,同步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同時將部分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基本工資新增資幅度和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的額度與機關相同。調整后,中小學教師和護士的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標準維持現行政策,在調整后的基本工資標準的基礎上提高10%。
(二)增加離退休人員離退休費。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后,改革前已離退休人員實行“老人老辦法”,按原待遇標準發放養老金,今后執行統一的養老金調整政策,從10月1日起相應增加離退休費。考慮到已離退休人員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國家在制定離退休費增加標準時,按在職人員實際增資300元的'一定比例,并結合在職人員將部分津貼補貼或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的因素,綜合測算確定增加離退休費的標準。對待遇水平偏低的早期離退休人員,在增加退休費的標準上適當傾斜,75至79歲、80歲以上每月分別再增加60元和100元。
10月1日以后,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啟動實施前達到退休年齡的人員,先按照現行政策辦理退休手續,按調資前的老辦法計發退休待遇。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啟動實施后,再按有關規定重新核定養老待遇。
二、關于建立縣以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相關政策
根據中辦發[2015]4號文件精神,在縣以下機關保持現有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晉升制度不變,建立主要依據任職年限和級別晉升職級的制度,實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實現職務與職級并行。
(一)職級的設置。對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設置5個職級,最低到高依次為科員級、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和正處級。
(二)職級晉升條件。晉升科員級須任辦事員滿8年,級別達二十五級;晉升副科級須任科員級或科員滿12年,級別達二十三級;晉升正科級須任副科級或鄉科級副職、副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二十級;晉升副處級須任正科級或鄉科級正職、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十九級;晉升正處級須任副處級或縣處級副職滿15年,級別達十七級。任職年限,從晉升職級或正式任命職務之月起按周年計算,滿12個月為1周年。任現職級或職務期間每有1個年度考核為優秀等次,任職年限條件縮短半年;每有1個年度考核為基本稱職等次,任職年限條件延長1年。
(三)晉升職級后的待遇。公務員晉升職級后,享受相應職務層次非領導職務的工資待遇。
三、關于實行鄉鎮工作補貼的相關政策
為落實中央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要求,穩定基層工作隊伍,鼓勵人員向基層流動,從1月1日起,對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鄉鎮工作補貼制度,在鄉鎮工作時享受,離開鄉鎮工作崗位即行取消,補貼水平不低于月人均200元。由于鄉鎮管理體制復雜,國家文件對實施范圍和標準只作了原則性規定,具體實施,省人社廳已進行了廣泛調研和征求意見,將出臺實施意見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最新消息:
近期,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在11月10日的國新辦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是中央在收入分配調節方面的重要文件,主要是針對我國科研人員的實際貢獻與收入分配不完全匹配的問題,基本思路是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構建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科技成果轉化性收入的三元薪酬體系。
“三元薪酬體系確立了增加知識價值分配的導向,目標是要在全社會形成知識創造價值、價值創造者能夠得到合理回報這樣一個良性循環,因此具有導向性。”李萌指出。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業內獲悉,繼科研人員和教師收入明確三元薪酬體系之后,醫護人員薪酬制度改革也已在醞釀中,未來有望按照“多勞多得,優績優得”的原則,合理確定公立醫院薪酬水平,提高人員經費支出占比,同時多點執業等具體舉措有望加速推進。
國務院醫改辦主任王賀勝表示,應加快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醫療行業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技術難度大,責任擔當重。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就是為了保護醫療服務的生產力。”他表示,“在世界各國,醫務人員都是一個收入較高的群體。這方面,行業之間不能有差別,要尊重醫務人員勞動成果和辛苦付出,提高醫務人員薪酬水平,體現多勞多得,優績優得。”
作為公立醫院改革的樣本之一,“江蘇經驗”或將在全國推廣。江蘇省公立醫院在制定單位內部績效工資發放項目時,設立崗位津貼、生活補貼、科研津貼、醫療衛生職業津貼、延時加班補貼、值班補貼、夜班補貼等項目。在具體分配時,重點向臨床一線、關鍵崗位、業務骨干、風險度高和貢獻突出等醫務人員傾斜。
此外,近日隨著《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印發,“三權分置”成為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創新,為農民增收提供了制度保障。今年10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收入的實施意見》,部署對重點群體實施激勵計劃,帶動城鄉居民實現總體增收。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xxx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自2013年國務院《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出臺之后,三年多來我國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取得了不少進展。初次分配改革抓緊推行,包括國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的完善等都已經出臺了文件,并且正在推行。近期出臺的實行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為創新驅動新機制取代要素投入驅動的舊機制,提供了激勵來源。再分配層面,包括增加轉移支付、基本養老保險并軌、農民增收等都取得積極進展,個稅完善和房地產稅等都在抓緊研究之中。
xxx表示,2013年以來,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速放緩,正實施“三去一降一補”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企業經營壓力加大,收入分配體制增量改革的空間縮小了,面臨的環境和挑戰也更多了。“在這樣的背景下,能夠取得上述積極進展很不容易,應充分肯定。不過我們也要清醒看到,要從根本上扭轉收入差距偏大的狀況,距全面系統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收入分配激勵約束機制還有較大差距。”xxx看來,下一步,一是要把已有的收入分配改革政策落實好,同時要根據經濟新常態的新情況、新問題抓緊研究出臺新政策并抓好貫徹執行。二是要把側重點放在貫徹共享發展理念,加大“縮差”力度上,在收入合理增長的同時努力將不合理的收入差距縮小。
具體而言,xxx建議,在薪酬方面,建議啟動低收入群體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政策研究,切實抓好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調整及其他相關改革;社保方面,繼續健全社保體系、擴大覆蓋面、逐步縮小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退休金差距,做好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等工作,研究如何扶持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制度;財稅政策方面,建議逐步適時提高公共財政支出預算中民生支出占比下限,逐年降低公共財政支出中“三公”經費預算控制線。完善個人所得稅,細致研究制定房產稅、遺產稅等,逐步強化對居民財產分配關系的調節。
【最新退休工資收入分配制度】相關文章:
2017年最新退休工資收入分配制度06-17
安陽退休工資收入分配制度06-13
企業退休工資收入分配制度06-13
2017職工退休工資收入分配制度06-20
2017安陽退休工資收入分配制度06-17
2017退休工資收入分配制度細則06-12
國企員工退休工資收入分配制度06-17
企業員工退休工資收入分配制度06-17
企業員工退休工資收入的分配制度03-29
2017國企職工退休工資收入分配制度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