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手術室消毒規章制度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制度,制度是指在特定社會范圍內統一的、調節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一系列習慣、道德、法律(包括憲法和各種具體法規)、戒律、規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條例)等的總和它由社會認可的非正式約束、國家規定的正式約束和實施機制三個部分構成。那么什么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手術室消毒規章制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手術室消毒規章制度1
1.成立消毒隔離質量監控領導小組,定期檢查和制定有效預防感染的'措施。
2.專人負責感染監控、評價、資料儲存和信息上報工作。
3.專人負責無菌物品的包扎、消毒,做到包包監測,確保滅菌合格率100%。
4.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范》,防止切口感染及交叉感染的發生。
5.嚴格區分限制區、半限制區、非限制區,手術人員按要求著裝。
6.嚴格控制進出手術室的人員,認真落實參觀規則。
7.無菌物品分類放置、標簽醒目,每天檢查、定期消毒,無發霉、過期現象。
8.嚴格執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做好污物管理,落實環境保護。
9.認真落實衛生清潔制度,保持手術室清潔、整齊、有序。
10.實施特殊感染手術時,嚴格按特殊感染手術后處理要求執行。
手術室消毒規章制度2
1、手術室一般不接待參觀,確需參觀的須提前申請,征得同意后方可進入。
2、手術嚴格限制參觀人數,一般情況下每個工作日參觀總人數≤10人次,其中每個手術間最多≤3人次。
3、參觀人員進入手術室必須穿參觀服、戴口罩帽子、換隔離鞋及掛參觀胸卡,待手術一切準備就緒后方可進入指定手術間,離開時將衣帽放回指定地點。
4、本科醫生或進修醫生參觀手術時,須所在科主任或總負責在手術通知單上注明參觀者姓名、參觀手術的名稱,由手術時法參觀卡,憑卡參觀。
5、外院醫生參觀手術時,須提前與醫務部聯系,并填寫“參觀手術申請單”,由醫務部與手術室護士長、術者聯系,憑申請單換參觀卡方可進入。
6、電視教學、學員見習,須提前一日向醫務部申請,由醫務部與手術室護士長聯系,原則上安排在電教室觀摩,不得擅自進入手術間。
7、外來參觀手術室建設或管理者,應提前一日向醫務部申請,由醫務部與手術室護士長聯系,征得同意后方可參觀。一般情況下,只允許參觀手術室半限制區及經污物通道參觀限制區;特殊情況確需進入手術限制區時,不得超過4人。正在進行手術的`手術間禁止參觀。
8、參觀者應服從手術室工作人員的管理,嚴格遵守無菌制度,不得在手術間內來回走動或進入非參觀手術間;不得離手術臺過近(應>30cm)或站得太高,以免影響無菌操作及手術進行。
9、患者親友、無關手術人員、特殊感染手術謝絕參觀。
手術室消毒規章制度3
必須分清非無菌區、相對無菌區、無菌區。
手術間分清無菌間、有菌間。如手術間有限,應先做無菌手術。再做污染手術。
對感染和特異性感染等手術,所用的器械、敷料等用物要有嚴格消毒處理措施。不得與其他敷料混合,并有標記。手術后手術間地面和空氣嚴密消毒。
手術室洗手、護士鋪臺、刷手、穿隔離衣、戴手套和手術配合均應符合無菌操作要求。
巡回護士進行各種治療注射、拿放無菌物品。應符合無菌操作要求。
各種無菌包及無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專人負責定期消毒或更換,盡量減少用浸泡消毒的器械,絲線、刀片、剪等應高壓蒸汽消毒。
工作人員熟悉各種消毒液的`濃度及使用方法,可根據其效能定期檢測。
經常啟蓋的無菌盒,每周重復消毒滅菌,固定的敷料包、器械包,過期應重新滅菌。九、每月對各項滅菌項目進行細菌監測,每月對工作人員作細菌培養,并做好記錄。
用紫外線殺菌燈消毒時,應有時數登記和紫外線強度監測并登記。
手術室應有定期清潔衛生制度,每日、每周、每月定人、定點、定時,做好清潔、消毒工作。定期做空氣培養,手術室空氣中細菌總數不得超過200個/立方米。
【手術室消毒規章制度】相關文章:
消毒規章制度01-12
手術室管理規章制度01-02
口腔科門診消毒隔離規章制度01-25
手術室管理規章制度(精選20篇)01-03
手術室管理規章制度(精選18篇)01-17
手術室管理規章制度(10篇)01-03
手術室管理規章制度7篇01-03
手術室管理規章制度(7篇)01-03
消毒工作總結03-06
消毒的合同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