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經典品味人生征文2000字
中國就像一條屹立在東方的巨龍,而它的文化,它的精神,就像一顆閃閃發亮的夜明珠,但更像是一本書。如下是中國人才網給大家整理的關于閱讀經典品味人生征文20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閱讀經典品味人生征文篇【一】
揮汗如雨,金桂飄香,在這個喜悅的季節里,讓我們掀起誦讀經典的高潮,弘揚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讓我們更好地認識經典文化,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經典的傳承。
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文明家園。中華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名族精神,記載著中華民族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經典文化的結晶,是建設文明社會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
經典誦讀是讓我們了解歷史文化的重要環節。經典是指傳統的,對后人影響深遠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詞句,警示的格言,都是前人給我們留下的十分珍貴的作品。誦讀是指對經典作品的閱讀、朗誦,并對一些人民耳熟能詳的作品有一定地了解。當我了解了這些以后,便可以開始誦讀了。
通過誦讀經典詩文,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風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經典”雖然看上“年紀一大把”,其實“火力旺盛”的很。他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也”,從《唐詩三百首》到《論語》都熠熠地展示著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典詩文,因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驗,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揚這一民族的瑰寶。而且對于我們少年來說讀誦經典,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雅的人格。讀誦經典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于我們對其它知識領域的領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的進步。
在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我拿出書本準備做作業。可是又想:不是還有明天嗎?留著明天做吧,今晚看一下電視。當我打開電視看得津津有味時,腦子里忽然想起了《中華經典誦讀》中的“《今日歌》”:今日的事要今日做,不能拖到明天,因為明天還有明天的事。于是,我關掉電視,回房間做作業去了,從讀詩中我感受到時間的寶貴。
從讀詩中,我體會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到頭禾黍屬他人,不知何處拋妻子”(選自《農夫》);(選自《稻田》); “經典”雖然看上去年紀一大把,其實火力旺盛得很。他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從《歸去來兮辭》到《蘭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著它博大精深的魅力。假如說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典詩文就是那陽光、和風和細雨。只要你愿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悟去誦詠,那我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盛開。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一進校門,便聽見朗朗的讀書聲,讀書聲那么清脆,那么洪亮,回蕩在整個校園里……這,便是我們每天二十分鐘的誦讀時間。我們學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每天的二十分鐘,讓我們誦讀中華經典,讓優秀的民族精神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血脈中流淌,讓民族文化智慧支撐我們學生人格的脊梁。
對于這寶貴的二十分鐘誦讀時間,同學們十分喜歡。有的時候同學們也會感到經典文章難懂,但是老師會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為我們講解,還會加入生動的'事例。學校還組織了讀背小組、幫扶小組,形式多種多樣,在競爭中學習,在學習中競爭;在快樂中誦讀,在誦讀中體味快樂。
走過歲月的長河,往事悠悠,仿佛就在昨天。我們品唐詩宋詞,我們誦優美的詩歌,中華經典的鏗鏘音韻還在我們耳邊回響,中華經典的千古風韻還在我們心頭蕩漾。知識要靠積累,沒有記憶就沒有積累,記憶力訓練是智能開發的重要手段。只有讓同學們通過讀、誦、背,去拓寬視野、積累知識、才能提高語文能力,養成讀書習慣。我們學校根據大家的年齡特點,給每個年級提出了誦讀篇目建議,讓我們在朗朗書聲中成長!
在我們學校,在每一節課前誦讀經典已經成為一種習慣,而老師們深厚的文化底蘊更增添了孩子們的書墨之香。經典的誦讀,還推動了我們才藝的全面發展。經典誦讀,也為弘揚民族文化發揮了巨大作用,也成為我校一道亮麗的風景。
學校將沿著“親近中華經典,誦讀中華經典”的道路繼續品味中華經典的千年音韻,感受中華經典的萬世情懷。吟誦經典,讓民族的精神在我們血脈中流淌;吟誦經典,讓華夏文化撐起我們人格的脊梁。讓中華詩文藝術之花在學生的生命中永遠芬芳,讓五千年文化的血脈在九百六十萬的神州永久傳承!
閱讀經典品味人生征文篇【二】
幾千年來,中國就像一條屹立在東方的巨龍,而它的文化,它的精神,就像一顆閃閃發亮的夜明珠,但更像是一本書。它以人類幾千年來的文明為書頁。翻開它,我們可以看到從古到今的一切,從“懸梁刺股”到“襄英映雪”;從“韋篇三絕”到“鑿壁借光”;……再翻開一頁便是以“仁愛非攻”的諸子百家,一直到孫中山先生的“天下為公”那句豪言;從“關關雎鳩”的《詩經》最后停靠在了曹雪芹那“花落人亡兩不知”的《紅樓夢》里。
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不讀書,我們怎能知道書中所蓄含的深刻哲理,怎能知道王安石那“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豪言;怎能讀出杜甫《絕句》中的“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美景;怎能讀出陸游的“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憂國憂民之情,怎能讀出詩人的遠大理想和抱負。
再談四大名著,它是我國文學經典里的一顆巨星。看《西游記》,我們不能不被孫悟空的那般七十二變化而吸引;看《三國演義》,我們不能不被其中的斗智斗勇所吸引;看《水滸傳》,我們不能不被梁山好漢的一起而感染;再看《紅樓夢》,我們不能不為賈寶玉和林黛玉那段凄慘的愛情故事而悲傷。 我們應該慢慢的學會從生活中去體會文學,散文、詩詞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全新的感受,是自然的流露,是天性的流露,如陽光下的飛絮而去,在我們的心坎上留下絲絲縷縷的影子,牽引著我去遨游知識的海洋。
同樣,我們也背誦過《唐詩三百首》、《三字經》,那時候覺著挺枯燥無味的。許多背誦的都只是應付應付,而今天,在我看來古人所作的那些詩句,精于我們的生活是如此的密切相關,甚至連失意的人,能從中找到重新站起來的信心,那些悲傷的人,也能從中找到有利山水的樂趣,那些成功的人,更能在其中找到信心。
記得我小的時候,很頑皮,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聽故事,其中聽的最多的,最愛聽的便是《丑小鴨》了,那時候也只是覺得丑小鴨很可憐,至于媽媽再將萬古時候的一句“真金不怕火煉”到現在才開始明白了。小時候也喜歡讀書,小學時在白水,學校的兩旁各有一家小書店,可以借書看的那種,可以讓學生閑暇之余可以去里邊看一看書,其實更重要的是放松精神,放松自己。那時我經常在晚飯后去哪兒看書,每次來到那小書店,我就仿佛進入了知識的海洋一般,一個個文字都拉著我的手,讓我盡情的遨游。至今那時候看過的一本畫冊,名字叫《孔乙己》,講的是一個落魄的讀書人,當時那本事上的畫面和似懂非懂的文字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原作者的名字很響亮,我就暗自立誓,長大后也要做一個像魯迅爺爺一樣的筆耕者 轉眼看一看現在的一些人,他們不了解經典的文學,知道周迅而不知道魯迅,淡忘了祖上那些書的存在,拿起一些自己也搞不懂得外國書來裝飾一下門面,他們不知道四大名著的存在,但是又能隨口說出上萬種的四大名著,什么《哈利波特》、《2012》、等等。先賢們所作詩詞、警句沒學會兩句以至于鬧出“舉頭望明月,低頭看股票”的笑話。在此我只想深深地告訴人們,不要因潮流而人云亦云,迷失自我,而是應該真正的走進書籍,在那里尋找做人的本分,找回本來的自己,去感悟生活。
體味文學,感悟生活。文學給了我們超凡脫俗的境界,文學洗刷了我們的感官,讓我們體會到別樣的感受,而我們也要用一個全新的姿態、全新的面貌,去迎接明天,大氣十二分的精神,昂首挺胸的再知識的海洋里的遨游,再次去學習知識,理解文化,再一次去接受一場靈魂深處的洗禮。
感悟經典,感悟人生。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文學經典與我們的生活是如此的緊密相連。經典文學和人生、與那些名言警句是如此的息息相關。只有真正的理解了文化,理解了經典,才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陽光,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閱讀經典品味人生征文2000字】相關文章:
智慧人生,品味“舍得”05-12
城市的品味閱讀答案02-26
經典值得品味的語錄68條05-12
經典值得品味的語錄集合30條05-14
閱讀伴我成長征文范文12-18
誠信人生德育校園征文11-26
《人生拐杖》閱讀答案02-24
2022年經典值得品味的語錄匯總78句05-01
《耐磨的人生》閱讀答案12-31
2022年經典值得品味的語錄錦集65條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