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局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地震工作實際,以依法行政和規范辦事行為為重點,以建設一支“廉政、勤政、務實、高效”地震科技隊伍為目標,加快機關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步伐,全面推進機關效能建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以強化領導為重點,切實明確效能建設認識
我局成立了以局長丁光林為組長,副局長代國忠、任惠琴為副組長,有關股室為成員的機關效能建設領導小組,并設立了機關效能建設辦公室,制定了年度機關效能建設實施方案。同時我局建立了一把手負總責、班子成員分工負責的機關效能建設領導目標責任制,由局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分工負責、局效能建設辦公室具體抓落實,領導干部對分管股室和分管工作聯系掛鉤,使全局形成領導負責、上下協調、齊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機制,并在實際工作中將效能建設和政風行風工作結合起來,與業務工作一同部署,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局里多次召開全局干部職工動員大會,傳達學習區、市、縣有關效能建設的文件和會議精神,主要領導多次在召開的會議上就我局開展效能建設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強調機關效能建設工作。全局干部進一步統一了思想認識,明確了開展機關效能建設的指導思想、目的意義和方法步驟,確保了效能建設有組織、有計劃,按步驟實施。
二、以改進作風為目標,切實開展政風行風建設
今年,我局結合政風行風評議,積極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堅持強化監督,增強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認真履行工作職責,以建設服務型機關實實在在的成效,贏得群眾滿意、基層滿意。在宣傳上,通過平羅縣電視公共頻道《服務生活》欄目,展示地震科技在地震應急救援服務方面所取得的成績;通過;組織大型全縣性地震應急演練活動,讓群眾認識地震、應對地震,編制地震基礎知識讀本,讓群眾更直接認識和了解防震減災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自查上,通過印制征求意見表、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向企業代表、教師代表和廣大群眾廣泛征求意見,收到意見、建議12條。在整改落實上,針對問題,我們積極加強整改,明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行風建設為抓手,切實轉變作風,積極加強整改,確保收到實效。
三、以服務發展為根本,切實提高工作效率
我局結合地震工作的實際,從講求實效,取信于民入手,把求真務實的要求落實到機關作風建設的各個方面,把優質服務落實到行政審批方面、服務企業、服務經濟發展。今年我局積極爭取與區科技廳實施惠民政策項目對接,合理利用全區科技惠民投入扶持政策,在全區率先申報了地震預警及烈度速報系統惠民項目, 建設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系統,就是在一定地域內布設相對密集的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監測儀臺網。在地震發生時,利用地震波與電波的速度差,在破壞性地震波(橫波或面波)到達之前給預警目標發出警告,以達到減少人員傷亡和次生災害的目的,烈度速報是在地震結束后10分鐘內快速繪制出烈度(災情)分布情況,供領導應急救援決策參考。進一步推動全縣地震工作在經濟發展中的支撐作用。
四、以制度建設為基礎,切實保障工作運轉有序
構建效能建設的長效機制,關鍵在于制度建設。按照要求,我們把健全制度、完善機制、加強管理擺在更突出的位置,積極探索建立符合地震工作實際的規范性制度和監督、制約、激勵機制,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權,從根本上解決了效能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建立效能建設監督機制。局機關將效能建設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統一研究、統一部署。在服務部門和學校中聘請政風行風監督員,常年接受監督,每3個月召開一次監督員會議,征求意見和建議,使階段性、集中性評議向規范化、常態化監督過渡。同時積極抓好上班簽到制、首問責任制、信息反饋制、舉報檢查制、崗位責任制、檔案管理制等相關制度。
二是建立季度工作匯報機制。每季度召開一次工作進度匯報會議,邀請鄉鎮助理員、宏觀觀測員、服務對象、群眾代表參加,向他們通報地震局工作完成情況,通報周邊地區震情活動情況,積極聽取他們對防震減災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總之2013年我局在效能建設方面雖然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我們決心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改變機關作風,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促進我縣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