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當代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的原因
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的成因分析
大學生就業難是一個現實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總體來說,大學畢業生具有較高的人力資本水平,是勞動力市場上的優勢群體。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與知識經濟的沖擊,青年初次與持續就業所需的能力門坎逐年提高,大學生必須具備能夠滿足新經濟要求的核心就業能力才能成功發展,但現有教育培訓體系缺乏必要的就業市場需求導向,缺乏對創業行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在知識和技能結構上與人才市場的需求存在脫節,大學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
1、高校擴招。高校的擴招對大學生的就業有多大的影響呢?我們從下表可以看出來,自從2000年以來,畢業生的人數每年都在增加,2009年畢業生的人數是2000年的5倍多。隨著畢業生人數的增加,找工作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就業也就越來越難了。高校的擴招對大學生就業增加了難度,但從國家長遠的利益看,高校的擴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個選擇。高校的擴招對大學生就業有影響,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響。
年份 | 2000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大學生畢業人數(萬) | 115 | 145 | 212 | 280 | 340 | 413 | 495 | 559 | 611 |
2、大學生的就業流向。大學生就業的流向主要有5個方面,從這些流向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就業難的'具體體現:70%左右畢業生就業出路主要是到各類企業和城鄉基層社會服務崗位就業或自主創業、靈活就業。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鄉基層社會服務崗位就業,而是包括了去各類企業(私營企業跨國公司、世界500強企業等等)以及靈活創業的比例。其中自主創業的的比例之占0.3%,愿意到城鄉基層服務崗位的人數就不多了。可見,大學生雖然多,大學生不愿到基層去工作,有業不就也是造成大學生就業問題突出的一個原因。
3、大學生就業的空間分布。大學生就業大多數集中到發達地區、高薪部門就業,愿意到欠發達地區工作的較少。其中廣州、上海、北京應屆大學生畢業生的首選,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區就業。有一項對3000余名本科畢業生的調查表明,首選到北京工作的高達74.8%,首選去中西部地區的僅有2%。這些畢業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堅決不干。這樣就造成了重東部,輕西部;重高層,輕基層的不合理分布。如果大學生就業空間分布合理的話,就業問題就不會如此嚴峻或者不存在就業難的問題。把就業問題轉向西部是我們解決就業難問題的關鍵,也有利于實現社會發展水平的均衡,國家的共同富裕,大學生就業問題在某種程度是相對的過剩,這與大學生的觀念選擇就業造成空間布局不合理密切相關。
4、教育機制的弊端。我們的教育機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問題。有的專業過熱,出現了扎堆的現象,有的專業則無人問津,人才過缺。很多的大學生在大學白白地浪費了寶貴的青春,沒有提高自己的能力。這與大學教育的機制有關系,很多教育活動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務,沒有深入激發學生的潛能。有的大學生反應,他們的學習水平和創新能力比高中時候下降了很多,而且為數不少。
http://m.shddsc.com/【淺談當代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的原因】相關文章:
當代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01-30
就業形勢嚴峻 大學生熱衷考證06-02
當代大學生就業觀及分析10-09
當代大學生就業自身存在的問題06-12
2017年當代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02-24
淺談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05-20
2007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02-11
大學生就業難原因分析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