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慶戶籍改革新政出臺
【核心摘要】重慶戶籍改革新政出臺了。昨日,市政府公眾信息網發布了《重慶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目標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65%
此次戶籍改革,旨在著力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調整完善進城落戶政策,依法保障進城落戶居民合法權益,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通過實施意見的執行,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5%以上,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0%左右。
條件 調整優化主城落戶條件
此次公布的戶改實施意見,明確分區落戶條件。比如,以主城區為核心的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的落戶條件就作了調整優化。
實施意見明確,本市籍轉移人口,在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務工經商5年,具有合法穩定住所的,本人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配偶、父母、未成年子女等,可申請登記主城區常住戶口。
其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務工經商年限可放寬至3年。所謂“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包含了:集成電路、液晶面板、物聯網、機器人、石墨烯和納米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汽車、頁巖氣、MDI一體化、生物醫藥、環保裝備等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
創新 探索建立積分落戶制度
市外來渝人員怎么落戶?實施意見提出了創新方法。即,鼓勵勞動年齡階段具有初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取得國家職業資格、具有國民教育專科及以上學歷的市外來渝人員落戶。
在都市功能核心區與都市功能拓展區探索建立市外來渝人員積分落戶制度,并針對不同類型人群科學制定積分分值和落戶標準,保障穩定就業和穩定居住的人員落戶。
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市外來渝人員到城市發展新區城區落戶。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就業狀況等條件,適度控制市外來渝人員在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區縣城落戶,從嚴控制市外來渝人員在我市一般小城鎮落戶。
管理 城鄉統一為“居民戶口”
實施意見提出,創新人口管理制度。具體措施包含了,統一城鄉戶籍登記,以居住證為載體,推動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
以“五大功能區域”戰略作指導。同時,實施意見明確了“四項基本原則”。概括地說,即尊重群眾意愿、以產業興城聚人、差別化引導、一盤棋推動。
在創新人口管理制度方面,實施意見提出的第一條措施就是,“重慶將實行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即,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全市城鄉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
按照統一城鄉戶口登記要求,我市將逐步取消與戶口性質掛鉤的'政策標準設置,清理完善教育、衛生計生、就業、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統計等政策,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制度體系。
五大功能區域落戶條件
都市功能核心區與都市功能拓展區:本市籍轉移人口,在都市功能核心區與都市功能拓展區務工經商5年,具有合法穩定住所的,本人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配偶、父母、未成年子女等可以落戶。
城市發展新區城區:本市籍轉移人口,在城市發展新區城區務工經商2年,具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的,本人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配偶、父母、未成年子女等可以落戶。
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在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區縣城務工經商3年以上,具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的農業轉移人口,本人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配偶、父母、未成年子女等可以落戶。
小城鎮落戶:在產業基礎較強的中心鎮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且具有一定就業能力的本市籍農業轉移人口,本人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配偶、父母、未成年子女等可以落戶。
市外 來渝人員 如何落戶?
都市功能核心區與都市功能拓展區落戶:探索建立積分落戶制度。
城市發展新區城區落戶:積極引導。
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區縣城落戶:適度控制。
我市一般小城鎮落戶:從嚴控制。
【重慶戶籍改革新政出臺】相關文章:
戶籍改革方案出臺02-12
天津戶籍改革方案出臺02-12
戶籍改革方案出臺 浙江02-12
戶籍改革最新政策05-22
河南戶籍改革最新政策08-02
2017西安戶籍改革最新政策02-14
2015廣東戶籍改革最新政策08-13
2021廣東戶籍改革最新政策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