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龍應臺的語錄錦集60句
你將來會碰到很多你不欣賞、不贊成的人,而且必須與他們共事。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署,這人可能是你的市長或國家領導。你必須每一次都作出決定:是與他決裂、抗爭,還是妥協、接受。抗爭,值不值得?妥協,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現實之間,很艱難的找出一條路來。你要自己找出來。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以下是小編搜索整理的龍應臺的語錄60句,歡迎閱讀。
1、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里的這間零亂的花鋪。
2、把回憶擁在心里,是得往前走,但是知道我從哪里來。
3、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的回來了。
4、母親以一種安靜的,潛移默化的方式,把我教育成了一個"像一株小樹一樣正直"的人!
5、"金錢"和"時間"的兩種"幣值"是不流通、不兌換、不對等的貨幣。
6、追求個人的歡樂很好,最壯烈的革命、最偉大的理想,不就是為了讓最普通的人得到最尋常的歡樂嗎?但是任何一個歡樂派對結束后,總得有幾個不醉的人把朋友一個一個送回家。開車的人,決定方向,總得清醒。社會永遠需要清醒的人。每個社會都有它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發展階段衍生不同的痛苦。有些階段,需要火的熾熱和燒痛,才能覺醒;有些階段,需要的卻是水的清澈和溫柔,才能療愈一個隱忍不言的傷口。
7、現在這個男人當然完全地屬于你,做妻子的你;但是他的過去卻屬于我,做母親的我。
8、曾經相信過歷史,后來知道,原來歷史的一半是編造。前朝史永遠是后朝人在寫,后朝人永遠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來否定他,但是負負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積漸進的扭曲變形移位,說"不容青史盡成灰",表達的正是,不錯,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為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勝利的。
9、那個嬌稚的女兒,此刻望著鏡里三十六歲的自己,覺得宇宙的秩序正踩著鋼鐵的步伐節節逼進,從開幕逼向落幕,節奏嚴明緊湊,誰也慢不下來。
10、不是漸行漸遠,而是有一天終要重逢。——龍應臺《目送》
11、我想說的是,K在我們整個成長的過程里,誰,教過我們怎么去面對痛苦、挫折、失敗?它不在我們的家庭教育里,它不在小學、中學、大學的教科書或教程里,它更不在我們的大眾傳播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社會教育只叫我們如何去追求卓越,從看櫻桃的華盛頓,懸梁刺股的孫敬、蘇秦到平地起樓的比爾 蓋茨,都是成功的典范。
12、她看看前方,一縱列座位伸向模糊的遠處;她轉過身來看往后方,列車的門緊緊關著,看不見門后頭的深淺。她看向車廂兩側窗外,布簾都已拉上,只有動蕩不安的光,忽明忽滅、時強時弱,隨著火車奔馳的速度像閃電一樣打擊進來。她緊緊抓著椅背,維持身體的平衡,然后,她開始往前走。我緊跟著亦步亦趨,一只手搭著她的肩膀,防她跌倒,卻見她用力地撥開我的手,轉身說,"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睛蓄滿了淚光,聲音凄惻。
13、要真正地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4、漸漸地,我認識到,所謂父女一場的緣分,不過是今生今世我在一次次的目送中與他告別,而那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15、當他垂垂老時,他可以回鄉了,山河依在,春天依舊,只是父母的墳,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蓋,無法跪拜。鄉里,已無故人。
16、人總要慢慢成熟,將這個浮華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看穿偽裝的真實,看清隱匿的虛假,很多原本相信的事便不在相信。但是,要相信,這個世界里美好總多過陰暗,歡樂總多過苦難,還有很多事,值得你一如既往地相信。
17、歷史,不分中外,都是政權的工具。
18、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
19、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沖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么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么清洗傷口、怎么包扎;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么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么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么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么收拾?
20、曾經相信過歷史,后來知道,原來歷史的一半是編造。前朝史永遠是后朝人在寫,后朝人永遠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來否定他,但是負負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積漸進的扭曲變形移位,說"不容青史盡成灰",表達的正是,不錯,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為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勝利的。 ——龍應臺 《相信與不相信》
21、曾經不信"性格決定命運",現在信了。曾經不信"色即是空",現在信了。曾經不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有點信了。曾經不信無法實證的事情,現在也還沒準備信,但有些無法實證的感覺,我明白了,如李叔同圓寂前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信與不信間,彷佛還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龍應臺
22、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沖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么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么清洗傷口、怎么包扎;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么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么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么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么收拾? ——龍應臺 《目送》
23、中年人的滄桑中,總有一種無言的傷痛。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遠行,卻只能目送,無法挽留。——《目送》
24、你知道嗎?象棋里頭我覺得最"奧秘"的游戲規則,就是"卒"。卒子一過河,就沒有回頭的路。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注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過了河的"卒"。——《親愛的安德烈》
25、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目送》
26、玩,可以說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
27、我尊敬那些扶貧濟弱的人,我尊敬那些在實驗室里默默工作的科學家,我尊敬那些抵抗強權堅持記載歷史的人,我尊敬那些貧病交迫仍堅定把孩子養成的人,我尊敬那些在群眾鼓噪中仍舊維持獨立思考的人,我尊敬那些愿意跟別人分享最后一根蠟燭的人,我尊敬那些在鼓勵謊言的時代里仍然選擇誠實過日子的人,我尊敬那些有了權力卻仍舊能跪下來親吻貧民的腳趾頭的人……
28、小路上全是迷失了方向的蚯蚓;它們離開了泥,輾轉爬上了小路的柏油路面,大概由于不熟悉路面的堅硬,就忘了自己究竟來自哪里,要往哪里去;它們擱淺在小路上,被不知情的自行車輪和腳步軋過。
29、華安爸爸說,很驕傲地,"別忘記,我是世界上第一個抱他的人。"能夠這樣見證宇宙的蘊吐,能夠這樣擁抱鮮活的生命,是多厚的恩澤啊!卻有男人推拒這樣的特權。
30、我愿意用一生的時間,去等這個小男孩把花束束好,用他5歲的手指。花繩繞過來,剛好要系上的時候,另一端又突然滑走了。孩子,你慢慢來,在淡水街明亮的陽光里,在石階上,等你把花束好,用你5歲的手指。
31、這家書店只賣兩種書:社會主義思想和女性主義。我的手指在尋找答案,誰能告訴我做[母親]和做[個人]之間怎么平衡?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可是我也是個需要極大的內在空間的個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沒有它空曠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曾體驗過生養的喜悅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么呢?
32、安德烈,我們自己心里的痛苦不會因為這個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變得微不足道;它對別人也許微不足道,對我們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絕對的,真實的,很重大,很痛。 你應該跟這個你喜歡的女孩子坦白或者遮掩自己的感情?我大概不必告訴你,想必你亦不期待我告訴你。我愿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報告",那就是,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
33、他曾經是個眼睛如小鹿、被母親疼愛的少年,心里懷著鶯飛草長的輕快歡欣,期盼自己長大,幻想人生大開大合的種種方式。唯一他沒有想的方式,卻來臨了,戰爭像突來的颶風把他連根拔起,然后惡意棄置于陌生的荒地。在那里,他成為時代的孤兒,墮入社會底層,從此一生流離,半生坎坷。當他垂垂老時,他可以回鄉了,山河仍在,春天依舊,只是父母的墳,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蓋,無法跪拜。鄉里,已無故人。
34、很長時間后的我才完全明白,常常不是善與惡之間的力量在戰斗,而僅僅是兩個不同的惡,在為了控制世界而相互爭斗。 ——龍應臺 《野火集》
35、歷史條件更少不了政治現實。德國人懺悔對象是猶太人——戰后團結起來聲大勢大的猶太人。同樣被屠殺幾近滅種的吉卜賽人卻鮮有人提及。誰都知道"六百萬"這個數目,可是誰知道吉卜賽人被害的數目?吉卜賽人沒有組織。沒有勢力。沒有聲音。反省,顯然不是一個單純的道德問題,它可能更是種種政治勢力較量的產物。
36、天微微亮,她輕輕走到我身邊,沒聲沒息地坐下來。年老的女人都會這樣嗎?身子越來越瘦,腳步越來越輕,聲音越來越弱,神情越來越退縮,也就是會所,人逐漸逐漸退為影子,年老的女人,都會這樣嗎?—雨兒
37、曾經不信"性格決定命運",現在信了。曾經不信"色即是空",現在信了。曾經不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有點信了。曾經不信無法實證的事情,現在也還沒準備信,但有些無法實證的感覺,我明白了,如李叔同圓寂前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信與不信間,彷佛還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38、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后來一件一件變成不相信。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有些其實到今天也還相信。那么,有沒有什么,是我二十歲前不相信,現在卻信了呢?相信與不相信之前,令人沉吟。
39、二十多歲的人,可以是驚世才華正初露頭角,可以是碌碌凡人卻胸有成竹,而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執意將他當作"孩子",他,也就眾望所歸地變成一個"孩子"。
40、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里這間零亂的花鋪。回教徒和猶太人在彼此屠殺,衣索匹亞的老弱婦孺在一個接一個地餓死,紐約華爾街的證券市場擠滿了表情緊張的人——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41、因為無法打開,看不見沙漏里的沙究竟還有多少,也聽不見那漏沙的速度有多快,但是可以百分之百的確定的是,那沙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
42、政客關心個人權利,嘩眾取寵。政治家關心國家整體前途,有拒絕媚俗的勇氣。拉賓以生命來證明了這個分野。——龍應臺《百年思索》
43、一路上,兩個人都很忙碌。是這樣的,媽媽必須做導游,給安安介紹這個世界,安安是新來的。而媽媽漏掉的東西,安安得指出來,提醒他。——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44、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龍應臺《目送》
45、不要忘記這些過去的記憶,因為這些記憶,會跟著我們的人生,一生一世,只不過,它們不再像我們兒時那么的明顯。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也是必要的。我知道,這很難,難極了,但是如果你記得我們兒時的甜蜜時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們心中永遠的位置,或許,它就會容易一點點。——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46、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的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曾體驗過生養的喜悅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么呢?——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47、我坐在風暴中心,四周卻一片寂靜,這是寂寞的感覺,像沙塵暴的漫天黑沙,以鬼魅的速度,細微地滲透地包圍過來。出處:目送
48、農村中長大的孩子,會接觸更真實的社會,接觸更豐富的生活,會感受到人間的各種悲歡離合。所以更能形成那種原始的,正面的價值觀——"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對權力的傲慢、欲望的囂張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出處:親愛的安德烈
49、我的人生里沒有那么多時間與精力去揣測別人對我的看法與評價;該做的事太多了。出處:野火集
50、生活是抑郁的,人生是浪費的,可如果拉長來看,卻是在抑郁中逐漸成熟,在浪費中逐漸累積能量。因為,經驗過壓迫的人更認識自由的脆弱,更珍惜自由的難得。你沒發現,經過納粹歷史的德國人就比一向和平的瑞士人深沉一點嗎?出處:親愛的安德烈
51、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 尋找有時、放手有時,保持有時、舍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穆有時、言語有時 、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難的是,你如何辨識尋找和放手的時刻,你如何懂得,什么是什么呢?出處:目送
52、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出處:親愛的安德烈
53、如果有個人手里拿著一個彈弓,站在高處,對著你。你要反擊,是站在那低處呢,還是先站到高處再說? ——《親愛的安德烈》
54、安德烈,你怎么處理沖突?對于自己不能茍同的人,當他偏偏是掌握你成績的老師時,你怎么面對從你上小學起,我就一路思考過這個難題:我希望我的孩子敢為自己的價值信仰去挑戰權威,但是有些權威可能倒過來傷害你,所以我應該怎么教我的孩子"威武不能屈"而同時又懂得保護自己不受傷害?這可能嗎? ——《親愛的安德烈》
55、你能想象比‘物質撐得過飽后的漠然’更貧乏的存在狀態嗎?
56、對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57、要真正的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
58、十六歲的菲力普,在我們做過多次的實驗后,曾經下過這樣的觀察歸納,他說:"媽,我覺得,差別在于,歐洲人是看年齡的,譬如在德國學校里,你只要滿十四歲了,老師便要用‘您’來稱呼學生。 ——《親愛的安德烈》
59、我恐懼失去所能。能走路,能看花,能賞月,能飲酒,能作文,能會友,能思想,能感受,能記憶,能堅持,能分辨是非,能有所不為,能愛。每一樣都是能力,每一種能力,都是可以瞬間失去的。 ——《親愛的安德烈》
60、中年父母的挫折,安德烈,可能多半來自于,他們正在成長的孩子不愿意把門打開,讓他們進入自己的世界,而不是父母不愿意進入。 ——《親愛的安德烈》
【龍應臺的語錄】相關文章:
龍應臺經典的語錄大全09-27
龍應臺目送語錄08-28
精選龍應臺的語錄29句08-10
精選龍應臺的語錄59句07-29
龍應臺的語錄96條08-24
精選龍應臺的語錄48條08-17
龍應臺的語錄37條08-27
龍應臺的語錄39條08-27
龍應臺的語錄36條09-02
精選龍應臺的語錄77句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