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佛語的語錄89條

時間:2023-09-03 07:25:10 經典語錄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精華】佛語的語錄集合89條

  所謂"難過",并非時間漫長難度,而是心念卡住過不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的佛語的語錄89條,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佛語的語錄集合89條

1、時光越老,人心越淡。經歷了太多讓我懂得了"淡"的美,也領悟到了"淡"才能走的更遠。花朵開到極致是凋零;故事演繹到高潮是結局,所有的繁華過后,必將用清冷來償還。凡事淡一點,不困于情,不糾于心。花未全開才最美;紅樓未完才悱惻;淡淡相守才久遠。

2、人生在世,切不要失去慈悲心,一定要常常觀照這顆心,使它富有智慧與永恒!沒有美好愿望的歡喜,也許是殘酷的;而沒有歡喜的美好愿望,則容易變得冷漠。在似水的流年里,應以無畏的智慧幫助別人,不求回報,但求奉獻;不求被理解,但求去理解;不求被愛,但求去愛。

3、佛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

4、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吃飯是為了活著,活著不是為了吃飯。

5、很多人在陷入困難的泥淖時,往往會喪失了基本的理智和判斷能力,往 往會使得自己越陷越深,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其實,不要一直想著如何 解決問題,試著想想,能不能憑借這個問題走出去呢?

6、禪宗所說的平常心就是超越了一切二元對立、沒有分裂的那個完整的心的原態。

7、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因為修行要有超越之心、承擔之心、轉化之心、和合之心。

8、蠟燭說它比太陽更明亮,太陽不會為自己辯護。土塊說它比泰山更高大,泰山不會回應。

9、做值得付出的事,有歡喜心,就是法喜。

10、寬容體現的是一個人的處世經驗和待人藝術。要想學會寬容,就應該多吸收"營養"。人們常說:宰相肚里能撐船。與人相處,只要學會了寬容,生活中就會少一些不必要的猜疑和爭吵,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會更加和諧。寬容就像一縷陽光,照亮自己陰暗處的同時,也照亮了他人心靈的角落。寬容待人,寬容成事,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也是成功人士成功的重要法則之一。

11、幸福,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感受。自己的心態改變,環境也會跟著改變,世界上并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正如一個有缺口的杯子,如果換一個角度看,它仍然是圓的。心中有歡喜,心中有圓滿,珍惜擁有的,感恩得到的,就能時時感受幸福。

12、常有人問:"應如何修行?"師言:"注意外境來時的一念之間。"

13、佛說: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禪能令我們認識自己,所謂明心見性、悟道歸源也。我們要時常觀照自己,用自己的光來照亮自己。

14、水很謙卑,它總是向下流動,可它卻流成了江河湖海;山很謙卑,它總是沉默寂靜,可它卻在無言中聳立成一道風景;春很謙卑,它總是在凌厲的冬后悄然而至,可它卻溫暖了生命;秋很謙卑,它總是在喧鬧的夏后靜靜到來,可它卻帶來了收獲。總之,保持一顆謙卑的心,生命就有了一種無法言傳的尊嚴和價值。

15、我們應常發四弘誓愿,終有一天定能做到:"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由于無邊的眾生是我們的父母,所以應誓愿度;由于無盡的煩惱是生死輪回的根本,所以應誓愿斷;由于無量的法門是趨向菩提的大道,所以應誓愿學;由于無上的佛道是自利利他圓滿的境界,所以應誓愿成。

16、生:"禪宗的‘教外別傳’、‘密密相傳’,是不是別有不公開的秘法密傳?"心:"禪無秘密。世間萬象隨時隨地都在公開生命、宇宙的根本奧秘、全體真相。密密相傳,是指禪宗傳心,一體全傳,密無疏漏,毫無分別,且傳心超一切相,唯悟者自明,未悟者難測。"——心光

17、輕安所持于善所緣心一境性之定,即止自性。(明)宗喀巴《菩提道次第略論》卷六

18、能先付出愛心,就能得無數人的愛。

19、夫從愛潤澤,思、想為滋蔓,愛欲深無底,老死用是增。

20、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此丘,當持凈戒,勿令毀犯。《佛遺教經》

21、若時光允許,就讓我用花的從容陪你細水長流,用禪意的修行,與你姹紫嫣紅看遍。讓無悔的眷戀在花香盈滿間盛放百年,讓柔情繾綣每一個回首的瞬間,用花香覆蓋滄桑,用安然放逐紛亂。有些深情,有些厚誼,即使被紅塵染盡滄桑,有過一份絢爛的曾經,何嘗不是一種幸福。花雖落,暗香依舊,不刻意的提起,也不會忘記,偶爾的念起,心中便是暖暖的。守一份淡泊,淺笑安然,靜默于花開花謝的沉香里。

22、不想"做不到"的事,不煩惱"不能做"的事。

23、一個人犯了錯,如果能及時改正,也能修成正果。

24、真正的財富是滿足。少欲知足的人,往往是無虞匱乏的富人。擁有再多也無法滿足,就等于是窮人。追求簡單生活的人常有充實的心境,他們只追求生活的必需品,而不為虛榮心貪求無度。他們知道現在擁有的就是最好的。他們內心簡約,因而快樂富足。

25、佛陀的教育不只是教我們如何了生脫死,更是教我們如何去包容人,不生計較。

26、佛祖說:"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常言說:"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故恒觀自身,勤斷己過是菩薩行。——妙峰法師

27、將所有的痛苦、困難或煩惱,當作人生最好的教育,也當作是人生另一種"再充電"。每天過日子,就像讀一本書一樣地掀開每頁紙;而每天所遇到的人事或煩惱,就是這頁紙上的一句銘言或一個警語。

28、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幸福與快樂,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誠懇地愿意去播撒幸福與快樂的種子——斷惡行善。所以多數人越找求幸福與快樂,越會適得其反。這就是生死永無止息的原因,更是痛苦無窮無盡的理由。

29、真正知"道"的人,往往會比開悟前更加謙卑謹慎。

30、晴煙淡淡,暖日遲遲。百鳥歌而山谷鳴,千花笑而蜂蝶亂。于斯明得,不動步到觀音普門,平地上入文殊智海。——《長靈寧卓禪師語錄》

31、外在的修煉不能使人超脫,真正的感悟來自心靈的體驗。

32、若以造罪者即是"我",不僅懺悔無力,還很可能造成心靈的壓抑,人格的扭曲,精神上的創傷及病障。一般人為了自我保護,便本能地回避罪、遺忘罪,但這并不是解決的辦法。唯有跳出罪的魔圈,才談得上真懺悔,真平安,真清凈,真慈悲。這只有念佛,仰靠佛力才能,所以善導大師說:"念念稱名常懺悔。"

33、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

34、人心貪婪不息,天災人禍不止。

35、我曾許過諾言,此生只做凡俗中的男子,來世再聽佛訴說禪音。可此刻我卻想做布達拉宮的一個無名的朝圣者,獨行在悠長的石階。由于我有一個希望,唯愿這人間的每一條河流,每一座青山,每一株草木,可以不分彼此。愿山河靜美,亂世長寧。

36、面對突如其來的不幸,有的人屈服了、倒下了,有的人頑強地搏斗著、抗爭著、挺立著,勇敢地"扼住命運的咽喉",用自己的雙手重新開拓出一條通往成功和幸福的道路,使自己擺脫不幸的折磨。

37、文字是故事的告密者,有些故事只能在兩個人之間流傳。文字是情緒的告密者,有些情緒只能一個人獨自品味。

38、成功皆有理由,失敗均有原因。人生總是面臨成功失敗的交 替,無論何種理由和原因都需要一顆強大的心靈去承受。

39、勿以善小而不為,積小善而成大德。世間萬物自有其價值所在,沒有大小,輕重之分。

40、任何經驗和智慧,不論是自己的還是別人教會的,既不能照搬也不要當成包袱背。在任何時候,都要開動腦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早安!

41、讓父母歡喜、安心,就是孝順。

42、世間一切皆如過眼云煙,生活不過是彈指一揮的區區數十年,悲歡離合也都是一瞬間的體驗,我們存在,所以我們思考;我們思考,所以我們懷疑。我們在懷疑中尋找生存的理由,尋來尋去,卻仍舊迷茫。

43、修學生活禪有四個要點:將信仰落實于生活;將修行落實于當下;將佛法融化于世間;將個人融化于大眾。

44、凡所施為,一切功德,行恩于人,不望現報,不望生報,不望后報,是名為舍。《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卷一

45、誦咒心不向外馳,應依是理善修作,若心散亂而外馳,雖持一劫不得果。

46、學者雖然知識淵博,別人的微小長處也要汲取,能長期堅持這種精神,很快就會成為"一切智"。

47、懂得放下,才是大智慧。

48、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四十二章經》

49、懂得順應各種對象、不同環境來改變自己的態度,以最恰當的方法 讓對方接受自己的主張,就可能助你成功。

50、有一種分享叫早晨。早晨是音樂大師,她創造的旋律屬于所 有的耳朵;早晨是丹青高手,她潑出的色彩不拒絕任何眼睛;早晨是 行吟詩人,她營造的意境向每個心靈開放。這種分享可以開啟你的智 慧,可以開闊你的胸襟,可以開發你的潛能。學會分享,盡情分享, 讓分享飽滿靈魂、充實生活、豐富人生。

51、昨晚我夢見了誰,誰又夢見了我,這是星星的秘密,我在乎 的是彼此能夠在晨光中相會,然后扛起朝霞的旗幟出發。我們都還有 很長的路要走,來不及懷想昨夜星辰、昨夜夢,更真實的早晨世界豐 富而生動,我們的生命依舊燦爛。時光不會止步,鳥鳴一路追趕,旋 律從未停歇,希望和愛在我們的血脈里涌動。

52、佛問人什么叫做"和諧",人答道"和諧"就是兩個人對事物都有相 同的認識,能夠共進退,比較默契。佛笑了,說道"和諧"是兩個不同的 人在相處中的互補和相安,而那個"相同"不叫"和諧"。人們每時每刻 都關注著世間萬物,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與其保持"和諧"呢。

53、如今,有的人為了錢和權,凡事斤斤計較、巧取豪奪、明爭暗斗、坑 蒙拐騙,誤以為錢和權可以給自己的人生帶來快樂。于是,就算是家財萬 貫的人,滿足了一個又一個更高的欲求,直至生命耗盡,依然無法擺脫金 錢的左右。

54、似水的人生,溫柔中而顯剛毅,從容而不致懦弱,豪放而不顯沖動,柔情中盡顯纏綿,豪放中熱情奔放。水是溫柔的,但也是堅忍的,水滴石穿。一滴滴小小的水滴,居然能穿透石頭,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水有確切的方向,它不會為任何事而停留,它只接受大海的召喚。

55、當你缺乏慈悲心的時候,請常常祈禱"慈悲偉大的佛陀,讓我本著無限的愛心,去對待所有的生物吧,讓我的心如同慈母冒著生命的危險去保護自己唯一的孩子。"時常提醒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可用仇恨來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慈愛來止息,這是一個永恒的真理。

56、唯有身,心,意,行與生活結合才會是如水的清澈,否則必會是各相不同的兩岸,素之與生,塵之以穩,亦當行之,才是坦然,清澈。琴里有禪,茶里有禪,墨里有禪,生活亦更是禪,亦是如禪,亦是花開如素,一切的奔波,不是為了脫離,而是在滾滾紅塵中,穩而妥帖的如素而生。合而為一,亦是無,亦是有,亦是亦無亦有。——素默

57、當玻璃杯中裝滿牛奶,人們說:這是牛奶;當裝滿油時,人們又說:這是油!只有杯子空時,人們才看到杯子。同樣,當我們心中裝滿學問、財富、權勢、成就和偏見的時候,就不是自己了。——人往往擁有了一切,卻不能擁有自己。

58、貪婪是很荒謬的,它使得我們去抓取東西,就像嬰兒去抓波浪鼓一樣。當你發現自己如此貪婪渴望得到什么時,你可以停下來一會,退一步仔細審視自己真正的需求。問問自己,你是否真的需要那個東西或者你只是想要得到那個東西。你要盡可能清楚地區分真正的需求和純粹的欲望。

59、人生關鍵在于掌握好欲望的尺度。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人之心境,多欲則忙,寡欲則閑。人之心事,多欲則憂,寡欲則樂。多與寡的區分,因人而異。有多大的手,端多大的碗。永遠不要異想天開,也不要得過且過。一切盡人事而遂天意,不強求,順其自然就好。

60、哭會哭出淚水,笑會笑出淚水。

61、不管你用到什么辦法,也不可能避免到煩惱的干擾,與其去挑剔煩惱的困擾,不如從內心深處去認識這些煩惱的必然性,生活中缺乏不了那些瑣瑣碎碎的困擾,它是生活的一種提醒,甚至是一種反省,就把它當作一種一路同行的聲音,不必要覺得痛苦。

62、勤奮和快樂是生命追求的永恒主題,每個人都渴望能夠更多地擁有快樂。然而,有些人卻活得很累,快樂不起來,他們常常怨天尤人,怪上天不偏愛自己,怪命運多舛,抱怨事業不順、家庭不和……其實這些都不是影響快樂的決定因素,真正決定你快樂與否的只是你自己——自己的胸懷,自己的豁達。

63、生活就是知足,就是當你發現別人因為沒有鞋穿而哭泣的時候,告訴他,其實你沒有腳,但你依然活得很快樂!

64、歷坎坷,經曲折,人生之路無假設。天堂地獄隨業造,各具因緣都沒錯。大道通天,腳底踩著,悔什么。

65、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

66、當你對被別人產生意見時,先不要動口批評別人,你先審視一下自己的心,看看你意見的背后是否隱藏著貪心、嫉妒或是嗔恨這些東西。遇事容易發脾氣的人,其實是無能的表現,也證明了是自己心胸不夠大,發脾氣是既傷害了自己,又傷害了他人。能做到鎮定、從容,并且能夠包容他人有意或無意的過失,這是真的有素質、有涵養的人。

67、每個人從生下來到死亡之間,都受著無常的主宰,沒有一個生命是常存的。

68、孝養父母是每個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因為,我們曾被她們辛勤哺育,深恩無比。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

69、順境時要收心,逆境時要放心。順境時不可得意忘形,逆境時也不用頹廢不振。

70、一個人曾經遭受的挫折無助于其成長,而是讓他在黑暗的迷宮中和苦難的泥潭里失去人生方向,深陷其中,自哀自憐,甚至怨天尤人,對社會充滿誤解和仇恨,對自己也喪失了信心,于是拒絕一切援助之手,放縱人生,自甘墮落,把生命的最后一縷光亮推出心門之外。

71、青衣是詩,是散文,是幽咽婉轉的那枚紅月亮,潮濕,帶著三月煙花的味道,淡淡的,卻又青青的,是一段說不清的情愫,是柔腸百結間那一寸寸纏綿,出色的青衣出自天然,絕非后天修練。

72、愛情里,疼一個人最難,知道疼她,就是那屋檐下細細的雨滴,濕地三尺,綿延一生。

73、有些人就只看到事情的負面,拿流亡國外的西藏人社區來說好了,我們大家都是難民,都同處在一種狀況里,但是有些人總是開開心心的,只會講一些高興的,讓人覺得有希望的事情;有些人則好像看什么都不順眼,把一切都說成是壞的,然后煩惱個不停。

74、我年輕的時候,總是很害怕黑漆漆的房間。時間過去了,這種恐懼也不見了。我們和人的交往也是這樣:你心里愈封閉,就會愈害怕,愈覺得不安全;你愈是開放,就會覺得愈自在。這是我親身的經驗。我現在碰到人,無論對方是個大人物、乞丐,還是普通人,對我來說一點兒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笑容和一張開放而平易近人的臉。

75、比丘熹斗諍,共相罵詈,彼此諍言,口如刀劍,互求長短,是為疾滅正法。——《薩婆多毗尼婆沙》

76、早期的撲滿都是陶器,一旦存滿了錢,就要被人敲碎;有這樣一只撲滿,一直沒有錢投進來,一直瓦全到今天,他就成了貴重的古董,你愿意做哪一種撲滿?你每想到一次就記下你的答案,直到有一天你的答案不再變動,那就是你成熟了。

77、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

78、不知不覺見,秋天已經來臨,晚上吹著微風,跑著步,聊著天,訴說著往事,時間過得總是那么迅速…不必思索太多,坦然面對所有可預知的和不可預知的,放寬心態,愿一切安好!

79、凡是我們刻意表現的,都是我們內心匱乏的,凡是內心匱乏的,都表現出極大的自尊心,凡是自尊心極強的人,內心都是脆弱的。

80、人隨情欲,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81、慈愛是積抵子,亦是積福根苗,試看哪有不慈愛的圣賢;容忍是無量福德,亦是無量福田,試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82、粗茶淡飯,素食齋飯,最能修身養性,心平氣和,心曠神怡。忍,是告訴你三思而后行,切勿急躁,切勿怨恨。

83、波羅蜜,意即"到實相的彼岸"。六祖云:"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故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流通,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84、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吉祥經》。注:奉養父親母親,愛護妻子兒女,從事無害的事業,這是最大的吉祥。

85、修行之道就是尋求通往最終的道路,而悟出最終的真理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極大痛苦之中頓悟;另一種則是在愉快中體會出生命的意義。

86、第一將自己,安置于正道,然后教他人,賢者始無過。若欲誨他者,應如己所行,(自)制乃制(他),克己實最難。

87、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88、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于一念,將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于心間。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強求只有痛苦。既然這樣,就放寬心態,順其自然。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擁有一顆安閑自在的心,保持豁達的心態,不要讓自己活得太累。

89、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徐县| 池州市| 东宁县| 武川县| 阿尔山市| 宝兴县| 隆回县| 平顺县| 神农架林区| 安西县| 浑源县| 宜阳县| 青田县| 东乡县| 调兵山市| 扶沟县| 五台县| 昂仁县| 宁远县| 芦溪县| 萍乡市| 和静县| 张家界市| 苍梧县| 赫章县| 蚌埠市| 年辖:市辖区| 石景山区| 泰兴市| 溧阳市| 白山市| 轮台县| 东阳市| 金山区| 思茅市| 佛坪县| 抚州市| 泸水县| 长治市| 盱眙县| 淄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