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的語錄47句
對于人生,我們無法想得太多太遠。那越過界限的思緒終于惘然不知所之,不得不收回來,滿足于知道自己此刻還活著,對于今天和明天的時光作些實際的安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周國平的語錄47句,希望大家喜歡。
1、輿論很清楚它的敵人是思想,但它從來不正面與思想交鋒。
2、對于現代人來說,適時回到某種單純的動物狀態,既是珍貴的幸福,也是有效的凈化。
3、沉默是絕望者最后的尊嚴。沉默是復仇者最高的輕蔑。
4、每一個人的長處和短處是同一枚錢幣的兩面,就看你把哪一面翻了出來。換一種說法,就每一個人的潛質而言,本無所謂短長,短長是運用的結果,用得好就是長處,用得不好就成了短處。
5、我們平時斤斤計較于事情的對錯,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在一位天神的眼里,這種認真必定十分可笑。
6、我相信,終年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是會對一草一木產生感情的,他會與它們熟識,交談,會惦記和關心它們。大自然使人活得更真實也更本質。
7、既然禍福如此微妙,互相包含,在每一具體場合,我們又非無可作為。我們至少可以做到,在幸運時警惕和防備那潛伏在幸福背后的災禍,在遭災時等待和爭取那依傍在災禍身上的轉機。也就是說,在微觀上持一種主動、認真、事在人為的態度。
8、真正成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上有許多人,你可以說他是隨便什么東西,例如是一種職業,一種身份,一個角色,惟獨不是他自己。如果一個人總是按照別人的意見生活,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總是為外在的事務忙碌,沒有自己的內心生活,那么,說他不是他自己就一點兒也沒有冤枉他。因為確確實實,從他的頭腦到他的心靈,你在其中已經找不到絲毫真正屬于他自己的東西了,他只是別人的一個影子和事務的一架機器罷了。
9、杜威把教師比喻為上帝的代言人、天國的引路人。教師不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影響是在精神上,因此他自己必須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現在人們在討論大學改革,依我看,大學教育的核心問題是要有一批心靈高貴、頭腦活躍的學者,而體制優劣的標準就在于能否吸引這樣的學者。有了這樣一批學者,自然能夠熏陶和培育出優秀人才。什么是好學校?很簡單,就是有一批好教師的學校。
10、今日教師隊伍的素質不容樂觀。羅素說,教師愛學生應該勝于愛國家和教會。針對今日的情況,我要補充一句:更應該勝于愛金錢和名利。我的擔心是,今日的學生在將來回憶自己的人生歲月時,腦中不再會出現值得感念的老師形象。
11、我知道一些負有大使命感的人是很重視"世紀末"的,因為他們相信自己在舊的世紀有不可忽略的影響,對新的世紀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總之新舊世紀都不能缺少他們,因此他們理應在世紀之交高瞻遠矚,點撥蒼生。可是,我深知自己的渺小,對任何一個世紀都是可有可無的。
12、物質的、社會的、世俗的苦惱太多,人就無暇有存在的、哲學的、宗教的苦惱。日常生活中的瑣屑限制太多,人就不易感覺到人生的大限制。我不知道這值得慶幸,還是值得哀憐。
13、這是一個荒謬的宇宙,水遠存在著,變化著,又永遠沒有意義。它為自身的無意義而苦悶。人就是它的苦悶的產物。
14、所以,人的誕生,本身是對無意義的一個抗議。
15、有邂逅才有人生魅力。有時候,不必更多,不知來自何方的脈脈含情的一瞥,就足以驅散歲月的陰云,重新喚起我們對幸福的信心。
16、他們到了四十歲,于是學著孔夫子的口吻談論起"不惑"之年來。可是,他們連惑也不曾有過,又如何能不惑呢?
17、每年開春,仿佛無意中突然發現土中冒出了稚嫩的青草,樹木抽出了小小的綠芽,那時候會有一種多么純凈的喜悅心情。記得小時候,在屋外的泥地里埋幾粒黃豆或牽牛花籽,當看到小小的綠芽破土而出時,感覺到的也是這種心情。也許天下生命原是一家,也許我曾經是這么一棵樹,一棵草,生命萌芽的歡欣越過漫長的進化系列,又在我的心里復蘇了?
18、人,棲居在大地上,來自泥土,也歸于泥土,大地是人的永恒家園。如果有一種裝置把人與大地隔絕開來,切斷了人的來路和歸宿,這樣的裝置無論多么奢華,算是什么家園呢?
19、假、惡、丑從何而來?人為何會虛偽、兇惡、丑陋?我只找到一個答案:因為貪欲。人為何會有貪欲?佛教對此有一個很正確的解答:因為"無明"。通俗地說,就是沒有智慧,對人生缺乏透徹的認識。所以,真正決定道德素養的是人生智慧,而非意識形態。把道德淪喪的原因歸結為意識形態的失控,試圖通過強化意識形態來整飭世風人心,這種做法至少是膚淺的。
20、心中不是亂,就是空。不亂不空,寧靜又充實,謂之澄明。
21、就像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著一口水井,由于心中藏著永不枯竭的愛的源泉,最荒涼的沙漠也化作了美麗的風景。
22、世間無非兩種人最自信,無所不知者和一無所知者。
23、我承認認識自己也許是徒勞之舉,但同時我也相信,一個人倘若從來不想認識自己,從來不肯從事一切無望的精神追求,那么,工作決不會使他成為完人,而只會使他成為庸人。
24、在一個安靜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熱鬧,去看熱鬧背后的無限廣袤的世界。
25、我的人生觀若要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真性情。所謂真性情,一面是對個性和內在精神價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對外在功利的看輕。一個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時,看重的是它們在自己生活中的意義,而不是它們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實際利益,這樣一種生活態度就是真性情。
26、我真的感覺好孩子是寵不壞的。你越愛他,他發展得越好。溺愛和愛就是物質和精神的關系,溺愛就是給他創造特別豐厚的物質環境,要什么給什么,覺得這樣就是愛孩子了,但是精神上沒有辦法,不和他聊天,每天沒有在一起歡聲笑語。只要精神上有關懷,怎么愛都行,愛不壞的。
27、在淡泊中堅持,在天下沸沸揚揚時沉默,在名利場外自甘于寂寞和清貧,這也是一種追求。追求未必總是顯示進取的娑態。
28、假如某人暗中對你做了壞事,你最好佯裝不知。否則,只會增加他對你的敵意。他因為推測到你會恨他而愈恨你了。
29、對于人的情感,科學永遠只能解釋局部,不能解釋全部。
30、月虧了能再盈,花謝了能再開。可是,人別了,能否再見卻未可知、開謝盈虧,花月依舊,幾度離合。人卻老了。人生之所以最苦別離,就因為別離最使人感受到人生無常。
31、外在的眼睛看見現象,內在的眼睛看到本質。許多時候,我們的內在眼睛是關閉著的。于是,我們看見利益,卻看不見真理,看見萬物,卻看不見美,看見世界,卻看不見上帝,我們的日子是滿的,生命卻是空的,頭腦是滿的,心卻是空的。
32、天才在同時代人中必是孤獨的,往往受到冷落和誤解,而在后來的時代中,大多數人事實上也是不理解他們的。那么,他們身后的名聲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33、一般而言,天才晚年的作品是更空靈、更超脫、更形而上的,那時候他們的靈魂已經抵達天國的門口,人間的好惡和批評與他們無關了。
34、世上有一個天才,就有一千個自命天才的瘋子。有一個奇人,就有一萬個冒充奇人的騙子。
35、多數人屬于家庭,國家,社會。天才屬于有與無,最小與最大,自我與永恒。
36、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和別人一起談古說今,引經據典,那是閑聊和討論;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來大師們的杰作之時,才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和別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獨自面對蒼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時,才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
37、西來者人一再強調,智慧不是知識,不是博學。再博學的人,他所擁有的也只是對于有限和暫時事物的知識,而智慧確是要把握無限和永恒。由于人本身的局限,這個目標永遠不可能真正達到。
38、夭折,平庸能長壽。愛情何嘗不是如此?
39、保護心靈的健康。我自知能夠超脫。
40、愛本質上是一種給予,而愛的幸福就在這給予之中。許多賢哲都指出,給予比得到更幸福。2個只想被人愛而沒有愛人之心的人,其實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愛。他真正在乎的也不是被愛,而是占有。愛心是與占有欲正相反對的東西。
41、如果某人暗中對你做了壞事,你最好佯裝不知。否則,只會增添他對你的敵意。他因為揣測到你會恨他而愈恨你了。
42、我們心不在焉,百事無心,感到做什么都沒意思,并不是疲憊了,因為我們有精力,只是茫無前途。并不是看頭了,因為我們有愿望,只是空無對象。
43、我們終于欣然發現,與時光一起消失的不僅是我們的童年和青春,而且是由當年的人、樹木、屋宇、街道、天空組成的一個完全的世界,其中也包括我們當年的愛和發愁,感覺和心情,我們當年的整個心靈世界。
44、智慧不是知識,不是博學。在博學的人,他所擁有的也只是對于有限和暫時事物的知識,而智慧確是要把握無限和永恒。由于人本身的局限,這個目標永遠不可能真正達到。
45、寂寞是想近人而無人可近,無聊是想做事而無事可做。然而,離人遠了,離神就近了。眼睛不盯著手頭的事物,就可以觀賞天地間的奧秘了。
46、真正的學習都是自學。
47、守財奴的快樂并非來自財產的使用價值,而是來自所有權。所有權帶來的心理滿足遠遠超過所有物本身提供的生理滿足。一件一心盼望獲得的東西,未必要真到手,哪怕它被放到月球上,只要宣布它屬于我了,就會產生一種愚蠢的快樂。
【周國平的語錄】相關文章:
周國平語錄11-20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08-15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精選160句)11-11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精選135句)10-19
周國平經典語錄大全08-02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33條04-20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35句08-23
周國平的語錄35條07-01
周國平的語錄65句07-01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集錦84條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