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經典周國平的語錄匯編55條
我不喜歡一切等。無論所等的是好事,壞事,好壞未卜之事,不好不壞之事,等總是無可奈何的。等的時候,一顆心懸著,這滋味不好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的周國平的語錄55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現代人享受的花樣愈來愈多了。但是,我深信人世間最甜美的享受始終是那些最古老的享受。
2、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和心靈,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
3、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首先是一個生命,也終歸是一個生命。這是一個多么簡單的道理,卻很容易被我們忘記。我們在社會上生活,為獲取財富、權力、地位、名聲等等而奮斗,久而久之,往往把這些東西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了,甚至當成了人生主要的乃至唯一的目標,為之耗盡了全部精力。
4、浪漫主義在痛苦中發現了美感,于是為了美感而尋找痛苦,夸大痛苦,甚至偽造痛苦。然而,假的痛苦有千百種語言,真的痛苦卻沒有語言。
5、人活世上,有時難免要有求于人和違心做事。但是,我相信,一個人只要肯約束自己的貪欲,滿足于過比較簡單的生活,就可以把這些減少到最低限度。遠離這些麻煩的交際和成功,實在算不得什么損失,反而受益無窮。我們因此獲得了好心情和好光陰,可以把它們奉獻給自己真正喜歡的人,真正感興趣的事,而首先是奉獻給自己。對于一個滿足于過簡單生活的人,生命的疆域是更加寬闊的。
6、區別只在于,由于理智加工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對那作為原材料的情感,我們從其產品上或者容易認出,或者不容易認出罷了。
7、人心中應該有一些有分量的東西,使人沉重的往事是不會流失的。
8、我不知道,我的本質究竟是那獨一無二的"自我",還是那無所不包的"大全"。我只知道,對于我來說,無論是用"大全"否定"自我",還是用"自我"否定"大全",結局都是虛無。
9、既然禍福如此微妙,互相包含,在每一具體場合,我們又非無可作為。我們至少可以做到,在幸運時警惕和防備那潛伏在幸福背后的災禍,在遭災時等待和爭取那依傍在災禍身上的轉機。也就是說,在微觀上持一種主動、認真、事在人為的態度。
10、人活世上,有時難免要有求于人和違心做事。但是,我相信,一個人只要肯約束自己的貪欲,滿足于過比較簡單的生活,就可以把這些減少到最低限度。遠離這些麻煩的交際和成功,實在算不得什么損失,反而受益無窮。我們因此獲得了好心情和好光陰,可以把它們奉獻給自己真正喜歡的人,真正感興趣的事,而首先是奉獻給自己。對于一個滿足于過簡單生活的人,生命的疆域是更加寬闊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所為就必有所不為,而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區別就在于所為所不為的不同取向。
11、人與人之間,部落與部落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為什么會仇恨?因為利益的爭奪,觀念的差異,隔膜,誤會,等等。一句話,因為狹隘。一切恨都溯源于人的局限,都證明了人的局限。愛在哪里?就在超越了人的局限的地方。
12、話說得很漂亮。這句話可以換一種更明白的說法:少數人需要一個上帝,因為他們雖然什么都有了,但是如果沒有上帝,有什么都是空的;多數人也需要一個上帝,因為他們雖然什么都沒有,但是如果有上帝,就有希望擁有一切。
13、與大人相比,孩子誠然缺乏知識。然而,他們富于好奇心、感受性和想像力,這些正是最寶貴的智力品質,因此能夠不受習見的支配,用全新的眼光看世界。
14、在今日中國,誰引領著大眾閱讀趣味的走向?當然是媒體,而在媒體背后的則是出版商。在這個大眾媒體時代,無人能改變這一點,因此我們只能問責媒體,要求它負起正確引導的責任。
15、有做作的初學者,他其實還是不失真實的本性,僅僅在模仿做作。到了做作而不自知是做作,自己也動了真情的時候,做作便成了本性,這是做作的大師。
16、必須說假話的場合是極其稀少的。
17、一切精神的創造,一切靈魂的珍寶,到頭來都是毀于沒有靈魂的東西之手:老鼠、蛀蟲、水、火、地震、戰爭、空氣、時間……
18、單純的`人也許傻,復雜的人才會蠢。
19、人生的一切矛盾都不可能最終解決,而只是被時間的流水卷走罷了。
20、真實不在這個世界的某一個地方,而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一種態度,是我們終于為自己找到的一種生活信念和準則。
21、一個人怎樣才算擁有"自我"呢?我認為有兩個可靠的標志。
22、一個靈魂在天外游蕩,有一天通過某一對男女的交合而投進一個凡胎。他從懵懂無知開始,似乎完全忘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但是,隨著年歲和經歷的增加,那天賦的性質漸漸顯露,使他不自覺地對生活有一種基本的態度。在一定意義上,"認識你自己"就是要認識附著在凡胎上的這個靈魂,一旦認識了,過去的一切都有了解釋,未來的一切都有了方向。
23、我不相信生活環境的變化能徹底改變一個人,改變的只是外部形態,核心部分是難變的。
24、盡管世上有過無數片葉子,還會有無數片葉子,盡管一切葉子都終將凋落,我仍然要抽出自己的綠芽。
25、在市聲塵囂之中,生命的聲音已經久被遮蔽,無人理會。
26、生命害怕單調甚于害怕死亡,僅此就足以保證它不可戰勝了。它為了逃避單調必須豐富自己,不在乎結局是否徒勞。
27、"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明白這一道理的人可謂已經得道,堪稱智者了。多數人恰好相反,他們永遠自詡在為有益之事,永遠不知生之有涯。
28、就像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著一口水井,由于心中藏著永不枯竭的愛的源泉,最荒涼的沙漠也化作了美麗的風景。
29、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難的。由此推導出定理二:所以,世上沒有不可忍受的苦難。
30、世間無非兩種人最自信,無所不知者和一無所知者。
31、人生永遠既是道路,又是家。我現在的想法是,這兩方面的意識都是必要的,缺一不可。只是道路,就活得太累。只是家,就活得太盲目。我們必須把人生當做家,讓自己的心靈得到休息。我們也必須知道人生是道路,讓自己的心靈有超越的追求。
32、面對永恒的死,一切有限的壽命均等值。隨想:哲學總是在以各種神秘的姿態誘惑著我們人類思想的前行,而哲學背后的指示者就是世界。然而一旦誘惑成功,它卻又立即嘲笑人類智慧的愚昧與無能為力,它讓我們矛盾,在矛盾中悲觀,卻也滋生出超脫;悲觀的便成了可憐的無謂的犧牲者,超脫的便成了它手中不安分的精靈。
33、天賦高的人有一種幾乎與生俱來的貴族心理,看不起蕓蕓眾生,他對群眾的寬容態度是閱歷和思考的產物。
34、多數人屬于家庭,國家,社會。天才屬于有與無,最小與最大,自我與永恒。
35、一個人如果過于專注于精神世界里的探索,就會沒有興趣也沒有精力去琢磨如何使自己適應社會。年齡的增長在這里是無濟于事的,因為精神的探索永無止境,而且在這一條道路上走得越遠的人,就越不可能回過頭來補習處世的基礎課程,就像我們無法讓一個優秀的科學家回到小學課堂上來做一個好學生一樣。
36、其一,級差承認:二等才智承認一等才智,三等承認二等,以此類推,至于普通人,使天才終于在民眾中樹立起了聲譽。當然,僅僅是聲譽,其代價便是誤解的遞增。
37、我與成功無緣,因為我永遠對自己沒有把握,——對別人也沒有。
38、在精神領域的追求中,不必說世俗的成功,社會和歷史所承認的成功,即便是精神追求本身的成功,也不是主要的目標。在這里,目標即寓于過程之中,對精神價值的追求本身成了生存方式,這種追求愈執著,就愈是超越于所謂成敗。一個默默無聞的賢哲也許更是賢哲,一個身敗名裂的圣徒也許更是圣徒。
39、最好的職業是有業無職,就是有事業,而無職務、職位、職稱、職責之束縛,能夠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例如藝術家、作家、學者,當然,前提是他們真正熱愛藝術、文學和學術。否則,職位、職務、職稱俱全而唯獨無事業的所謂學者、作家、藝術家,今天有的是。
40、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獨自面對自己和上帝,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對話。
41、一個夜晚就這么過去了。可是我仍然不想睡覺。這是這樣的一種時候,什么也不想做,包括睡覺。
42、一個人只要不討厭自己,是不該怕無聊的。不讀別的書,正好仔細讀自己的靈魂這本書。
43、最深邃的愛都是"見人羞,驚人問,怕人知"的,因為一旦公開,就會走樣和變味。
44、誰的閱歷不是平凡而又平常?內心經歷的不同才在人與人之間鋪設了偉大的鴻溝。
45、高貴是對崇高者的最高獎勵,卑鄙是對拙劣者的最大懲罰。
46、大智慧者必謙恭,大善者必寬容,大自滿者往往謙虛溫和。有宏大造詣感的人,必定也有容納萬物,寬待眾生的襟懷。
47、生命懼怕枯燥甚于畏懼死亡,僅此就足以保障它不可克服了。它為了回避單調必需豐盛自己,不在乎結局是否徒勞。
48、就像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著的一口水井,由于心中藏著永不枯竭的愛的源泉,最荒涼的沙漠也化作了美麗的風景。
49、寂寞是想近人而無人可近,無聊是想做事而無事可做。然而,離人遠了,離神就近了。眼睛不盯著手頭的事物,就可以觀賞天地間的奧秘了。
50、找一個最親的人,是愛情的終極目的。
51、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愿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松,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52、人人都知道死是必然的,它是一個我們一出生就通報要來訪的客人,現正日夜兼程,一步步靠近我們。可是,當它敲響我們的門時,我們卻感到突然,怪它是最唐突的不速之客。
53、人不能缺少兩種交談。一個是和歷史上的大師交談,這就是閱讀。另一個是和自己的靈魂交談,寫日記就是一種好方式。換一個說法,人不能缺少兩個重要的朋友,一個是自己,就是你身上更高的自我;另一個是好書,活在好書里的那些偉大的靈魂。
54、獨處實際上是要和自己的靈魂談話。
55、一只小昆蟲或一頭巨象的。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力求盡善盡美,并從中獲得極大的快樂,這樣的工作態度中蘊涵著一種神性,不是所謂職業道德或敬業精神所能概括的。
【2022年經典周國平的語錄匯編55條】相關文章: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摘錄92條03-13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錦集44條03-13
2022年經典周國平的語錄47條03-19
2022年經典周國平的語錄集合59條03-10
2022年經典周國平的語錄大合集75條03-15
經典張小嫻的語錄匯編47條03-14
經典愛情的語錄匯編56條03-11
經典人生的語錄匯編58句03-07
【必備】經典的語錄匯編35句03-07
【推薦】經典的語錄匯編76條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