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禪意的語錄錦集46條
有多必有少:錢財多的回家少,姿色多的穿衣少。想法多的成事少,成事多的長命少。讀書多的心眼少,心眼多的安寧少。勞累多的收入少,權力多的廉政少。情人多的睡眠少,朋友多的困難少。笑聲多的疾病少。你有幾多和幾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禪意的語錄46條,歡迎閱讀。
1、忙碌里,誰都有難處,現實中,誰都有苦楚,人生,總有太多的糾結,讓我們無助;總有太多的奈何,讓我們無可。所以,有些事,可以認真,但不要較真,心若輕松,路才順當。有些事想不通,就不去想;有些人猜不透,就不去猜;有些理悟不透,就不去悟;有些路走不通,就不去走。
2、獨自旅行,不受羈絆,沒有約束。有一天,背上包,帶上自己,有多遠,走多遠。歲月永遠年輕,我們慢慢老去,有些人,等之不來,便只能離開,有些東西,要之不得,便只能放棄,有些過去,關于幸福或傷痛,只能埋于心底,有些冀望,關于現在或將來,只能選擇遺忘。
3、失去的風景,走散的人,等不來的渴望,全都住在緣分的盡頭。
4、成功是優點的發揮,失敗則是缺點的累積。人往往不是沒有力量去做事,而是不肯去做。土地是人耕出來的:有第一年的播種,才有第二年的收成。路必須去走方能到達,事必須去做才能完成,而苦則必須去受才可消除。
5、問曰:"人為何而活?"佛曰:"尋根。"
6、見解名悟,聞解名信。信解非真,悟發信謝。理數自然,如果熟自零。(東晉)竺道生《注維摩經》
7、我們只會鸚鵡學舌,彌陀只要我們鸚鵡學舌。鸚鵡學舌,即得往生,這才是我們學得來的。
8、真誠的'微笑與祝福,是安定人心的大力量。
9、平常運勢好,經常想什么就得什么的人,屬于有實力有福報之人,很多事情由自身能量感召而心想事成。對外沒有太多需求,來去相對自如,上不求人,下不欺生,于人于己都比較心平氣和。
10、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幸福和快樂,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誠懇地愿意去播撒幸福和快樂的種子——斷惡行善。所以多數人越尋求幸福和快樂,越會適得其反。這就是生死永無止息的原因,更是痛苦無窮無盡的理由。
11、人生要接受很多的教訓才能學到更多的經驗。長輩的教誨有時雖然逆耳,但卻有助于我們的成長。重要的是學會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從山重水復中找到自己的柳暗花明。
12、儻名關未破,利鎖未開,藉言弘法利生,正是眼前活計。一點偷心,萬劫纏繞。縱透盡千七百則公案,講盡三藏十二分教,興崇梵剎如給孤獨園,廣收徒眾如無相好佛,無明業識不斷,俱為自誑自欺。(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二之一
13、世界上的事情本來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差別只是它的相,平等是它的性。我們要離相而證性,這樣得到的受用才是究竟的。
14、學不難有才,難有志;不難有志,難有品;不難有品,難有眼。惟具超方眼目,不被時流籠罩者,堪立千古品格。品立則志成,志成,才得其所用矣。
15、萬發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你說]:緣是縱然兩情相悅,仍難逃宿命之劫。我說:緣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晨鐘暮鼓,日走云遷。花開夢里,月隱山中。華年逝水,逐浪萍蹤。若流光影,太匆匆,太無定。[佛說]:每個人所見所遇到的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緣。緣起緣滅,緣聚緣散,一切都是天意。
16、[佛學人生感悟經典語錄]對人不宜求全責備,須考慮對方的接受程度怎樣使勸導和指教他人蠻得有效果?佛曰:一切聲聞,一切眾生,有宜制戒有不宜者。我知一切眾生心之所行,未作罪者我則不制,若已作過我則制戒,我若如此則世間不謗。一《文殊師利問經》
17、窮人可能沒有錢,沒有優裕的生活,沒有足以稱道的事業,然而只要擁有健康的體魄、聰慧的頭腦以及明確的志向,擁有寧靜的內心,擁有不斷攀巖、永遠向上的斗志,那么,窮困便只是一種暫時的狀態。做一個自信、樂觀、勤奮的人,財富就能積少成多,慢慢地會聚到我們手中。
18、如果僅僅因為自己是佛教徒,便片面堅持佛教一定要興盛,這其實偏離了佛教無我的真精神。如同希望我一家獨大,以便獲取最大利益一樣。
19、善弘道者,要在變通。
20、雖然我們已經獲得了暇滿人身,但在漫長的生命旅途中,如果得不到善知識的引導、敦促與攝持,那么受往昔世強大的業力與不良習氣的影響,我們只能不由自主地流轉在輪回的苦海之中,并受苦受難與無法自拔。所以依止與親近具德的善知識是多么的重要。
21、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很難。一個人,做一天好人容易,一輩子做好人很難。
22、若能一切隨它去,便是世間自在人隨緣是人生拼搏的另一種境界,它不是消極的承受,也絕非放棄人生應有的追求。隨緣是無為而有為,是無欲而有欲,是成熟的一種標志,是成功者的一種素養。
23、恪守本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有感情的抑揚起伏,也有理智的冷靜思索,它是低沉的、舒緩的,又是適度的、堅定的。
24、境隨心轉,我們一思一念決定著我們的成功與失敗,決定著我今生會遇見什么人、做什么事、吃什么飯、掙多少錢、住什么樣的房子,走什么樣的路,這一切都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
25、有毅力、勇敢,坎坷的道路也能走到平坦。
26、這些不良的想法和習慣漸漸地捆綁住你,讓你陷入缺乏信心的泥沼里無力自拔,久而久之,你就失去了勇氣,于是慢慢沉淪,安于囚籠中。此時,只有你走出囚籠,不再抱怨和詛咒,幸福才會溫柔地擁抱你。
27、初學佛法的人在沒有打好基礎的情況下就學習一些深奧的法門,其后果猶如空中樓閣。如果沒有打好穩固的修行基礎,不但無法樹立空性的深奧境界之正見,連世間法都難以承辦?就好像是冬天在冰上蓋房子,冬季一過,冰雪融化,房子很快就會垮塌一樣。
28、我們現在擁有了很多東西,但會導致兩種不同結果。有欲望的人會變得更加貪婪,有福報的人會變得更加慷慨。
29、懂得順應各種對象、不同環境來改變自己的態度,以最恰當的方法 讓對方接受自己的主張,就可能助你成功。
30、和自己賽跑,不要和別人比較。
31、已生無有生,未生亦無生,離已生未生,生時即無生。
32、送錢物給不是真正需要的人,是不凈布施。
33、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盡于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于圓覺中無取覺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如是發心,不墮邪見。
34、只有在幽暗中起身的人,才更加珍視燈盞的指引;只有真正經歷過悲傷的找尋才更有豐厚的質地。也許這就是佛陀給有缺陷而不完整的人類的指引:沒有痛失就不會有記取,沒有悲傷則無法領會歡愉的意義。
35、曾經有人問我,人與人之間的最高境界是不是若即若離?其實,不一定需要若即若離,但一定得有空間。不論是什么關系,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間與自由。正如你自己希望暢快的呼吸,別人也一樣。所以,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生活的尺度,為了自己,也為了別人。
36、無心之過是一場意外,你不能譴責意外。
37、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便能解渴;佛法無邊,奉行一法,便能得益。
38、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
39、生計恰為一野鶴,粗疏飲啄總隨緣。
40、處凡愚而不減,在圣賢而不增。
41、悲心的特質是促使他人解除痛苦。它的作用是不忍心他人痛苦。它所顯露出來的是仁慈與憐憫。
42、喜心的特質是能為他人的成功感到快樂。它的作用是去除妒忌心。它所顯露出來的是厭惡心的解除。
43、波羅提木叉者,名為知足,成就威儀無所受畜,亦名凈命。注:波羅提木叉叫做知足,能成就威儀,不接受不積蓄任何東西,也叫清凈的活命。
44、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業障,開得一分智慧。任人取我頭去,截我飯碗,更不能顧。
45、即便你對法的理解有多么深奧,若沒有共同外前行的輔助,恐怕在修行的路途之上也不會很精進。若不精進修行,智慧無法增上。智慧不能赤裸,則永遠無法成辦解脫。因此共同外前行非常重要。
46、魚好可憐,傷心的時候,也不能閉上眼睛。
【經典禪意的語錄錦集46條】相關文章:
2022年經典禪意的語錄錦集85句04-03
經典禪意的語錄集錦65句03-29
經典經典的勵志語錄錦集78句03-25
經典哲理的語錄錦集99句03-27
經典的生活語錄錦集30句03-26
經典動漫的語錄錦集56句03-26
經典憂傷的語錄錦集60條04-06
【必備】經典的語錄錦集98條04-02
經典張小嫻的語錄錦集75條03-31
經典愛情的語錄錦集97條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