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質量就是生命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演講稿,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質量就是生命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質量就是生命演講稿1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你們好,我是來自質保部的丁曉婉,我演講的題目是《責任托起的質量》。
當世紀的鐘聲還在耳畔回旋的時候,當熊熊的奧運之火還未燃盡的時候,當輝煌的世博還在舉辦的今天,面對繁榮昌盛、蒸蒸日上的祖國,我們不禁要問,支撐這些成就的到底是什么?有人說是技術,有人說是品牌,還有人說是團結,而我認為在今天這個經濟全球化時勢下民族企業的質量才是根本。
首先,就要人人明確“人的責任心在質量中的作用,一人把關一處安,人人把關穩如山”的觀念。這說明質量是人控制的。不管在什么情況和條件下,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人是管理機器的主體,人決定質量,而非機器決定質量。質量也是一種責任心的培養。實際上,我們都知道,產品質量是我們每一個職工干出來的,而不是質檢員檢查出來的!因此應該提高職工的質量意識,把產品質量深入到每個職工的心中。就像發生在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和發生在美國三哩島的核事故,他影響了幾代人的命運,并給全球的環境造成了不可彌補的破壞。如果沒有他們故意違反操作,就沒有地球上的一系列生態破壞。所以要想提高核電的質量,就必須讓每個員工擁有很強的質量意識。
再者,要把核電質量抓好,這里需要每位核二三員工敢于跨越自己心中那一道“心墻”。自古以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犯了錯就要勇于面對,敢于承擔責任。拒絕承擔個人責任是一個易犯的錯誤。一個有效的管理者和負責任的職工,都會為事情結果負責,而不是推三阻四,逃避責任。在我看來,認識錯誤有助于解決問題;與外國人相比*人更不愿意認錯。在*以往的歷史經驗中,例如三國有名的軍事家曹操,明知自己犯錯可就是不認錯。如果認錯要背負沉重的“十字架”,寧愿選擇犧牲,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既是*人的優點也是一種缺點,作為一名普通職工或者管理者,應該先學習如何認錯,為事情的`結果負責。然而,不能由于認錯而指責某人,也不應該由于認錯而要其負起過失的責任,把矛頭指向他。多數情況下認錯有助于事情的解決。最后,要想把質量意識提升上去,那就要注重細節。注重細節就要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輒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細節、把小事做細的風氣,乃是當今社會的一種迫切的需求,也是我們核電建設的迫切要求。 托爾斯泰曾說過:一個人的價值不是以數量而是以他的深度來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點,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夠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所以,無論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細節,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就像在核電,我們之所以把工作分的那么細,就是要每位員工把好質量關;因為質量是在一個一個小小的細節中打造出來的,我們只有把細節做好了,才會把質量提升上去,總之,無論你的產品廣告有多么漂亮,包裝有多么華麗,但是如果沒有質量,那么這個企業必將會被市場所淘汰。質量是根本,質量是生命。只有把講究質量放在整個工作的第一位,把它作為重中之重,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始終保持優質高效,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當一座座核電拔地而起,當一艘艘火箭翱翔太空,當一家家喜笑顏開的時候,歡聲笑語凝成一句話:質量決定生命!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質量就是生命演講稿2
尊敬的xx,你好!
企業要實現商品的使用價值,就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生產產品過程中,一定與市場緊密結合起來,以便產品適銷對路。今天的神舟正是根據市場供應關系在不斷的擴大市場份額,占據IT行業領頭羊的地位。
產品進入市場就面臨著競爭,影響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因素固然很多,但產品質量是企業的核心,產品質量決定企業是否占據市場的決定要素。要保證產品質量首先要增強全員的質量意識。如一家大型的公司,把一批不合格的產品當眾全部砸掉,而且由生產這些產品的員工親自來砸。結果,就是一柄大錘,伴隨著那陣陣巨響,真正砸醒了員工的質量意識!一柄大錘砸出了一個世界名牌。
品質不是一個人,一個車間,一個部門的事,而是一項從領導到基層、全員參與綜合性的系統工作,它需要全員聯合行動,成熟的設計方案是龍頭,科學的生產工藝、先進的生產流程和設備,滿足設計需求的原材料以及高素質的員工是產品質量的可靠保證。要使企業的產品質量上水*、上檔次,就必須應用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流程不斷創新,建立符合企業特點的質量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使生產中的每個環節、每個工序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使產品從立項到合同評審、設計、原料采購、過程控制等多個環節的全過程處于受控狀態,促進產品質量的提高,品質才能保證。實現精益生產,實現產品質量零缺陷,堅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不接受不良品”的三不原則,是保證品質“零缺陷”的基礎。
品質是制造出來的,高質量的產品是高質量的團隊制造出來的,高質量的團隊是管理出來的。產品品質主要由工作質量決定,即工作的準確率是產品合格率的保證。員工質量意識強、技術嫻熟、認真負責、愛崗敬業、愛廠如家,是制造優質產品的基礎。只有高素質的員工,才會將工作視為一種快樂、一種責任,視產品質量為生命、視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具有“廠興我榮,廠衰我恥”的'整體觀念。一個技藝較差、責任心不強、不思進取的員工,可能會因為缺乏責任心而對工作漫不經心,導致產品質量低劣。知識和技能水*是可以充實和提高的,但是,工作不負責任、馬馬虎虎卻是態度問題。
這就要求全體員工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態認認真真地對待工作。另外,對員工也要不斷加強管理。只有把人、機、料、法、環等整合到最佳狀態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只有不斷總結,執行好P—D—C—A循環,運用好20/80定律,把握好“木桶原理”,才能帶出高質量的團隊,才能抓住問題的核心,產品質量才能提高;只有不放過工作中的所有細節問題,產品質量才能保證。所以品質的優劣要靠制造過程的全面管理來保證。
美國質量管理大師威廉?戴明博士提出的“產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這一理念說明,在生產的每個環節,只有嚴格按照生產工藝和作業指導書進行,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如果不重視過程控制,只靠檢驗,是不可能保證產品質量的。產品一旦制造完成,其自身的質量就已經確定了,檢查的作用就是測定一批產品的質量水*,而其潛在的設計和工藝缺陷是固有的,是會隨著儲藏、運輸、使用的過程中陸續暴露出來的,所以,品質要靠制造來保證。
從前有一父子倆,各背著一袋大米在沙路上行走,父親因年邁被路邊的石子磕絆了一下摔倒,大米淌在了沙路上,兒子急忙將帶沙子的大米裝進口袋,回到家后,兒媳把大米里的沙子撿了一遍,大米下鍋了,兒媳把第一碗米飯盛給父親,父親吃了第一口就吃出沙子,父親很不滿意,讓兒子又重新撿了一遍沙子,下鍋后仍然吃出了沙子。無奈,父親親自撿了一遍沙子,結果還是同樣吃出了沙子。從這個故事足以說明品質不能依賴于檢驗。 生產中心保稅廠晚上加班,下班已是晚上10點,想吃夜宵的肚子餓的咕咕叫,這時工人在地上發現兩個固定散熱模組的螺絲,這意味著當天裝配的筆記本中有一兩臺少打固定散熱模組的螺絲,盡管此時產品已包裝好,工人又累又餓,但大家還是逐一拆箱檢查,終于找到了缺少螺絲的機器,確保了產品質量。試想,如果操作工人發現了多余的螺絲卻隱而不報,檢驗也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抽查到,這批產品流通到市場,將會造成嚴重的品質隱患。 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決定一切,只要有超強的品質意識,在質量上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執著追求,才能把神舟電腦的品質做好,才能把品質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神舟電腦這艘巨輪才能在驚濤駭浪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才能走的更遠,更高!謝謝大家!
【質量就是生命演講稿】相關文章:
安全就是生命演講稿11-13
安全就是生命演講稿范文08-30
安全就是生命演講稿5篇04-22
讀《時間就是生命》有感作文04-16
就是任性的說說02-09
生命可貴珍惜生命的句子10-07
生命生命讀書筆記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