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劉永好:正在籌備創建一家服務80%小微企業的互聯網銀行
12月10日,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社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企業家領袖年會上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發表演講,下面我們來看看他在演講中具體說些什么。
很高興再一次來到企業領袖年會。大家都說,我們的企業太老了,我的年齡也太大了,我今年65歲了。我們的企業創建34個年頭了,是中國民營企業比較早的了。今天我還能夠站在這里,非常高興。因為跟我一塊兒走過來的一些企業家、一些朋友,有的病了,有的倒下了,有的企業沒了。今天像我們這樣還能夠在中國經濟建設的一線的確實不多了。
但是,它證明,中國的民營企業是有頑強的生命力的,可以持續發展的,也可以進步的。
我特別高興的是,11月份,中央頒布了關于保護產權的一個文件,而這個文件正是我們盼了20多年的一個文件,我做了全國政協委員多年,在過去的20多年里,幾乎每一年我的提案、我的發言、我的文章里面,都多次談到,希望國家出臺政策,要向保護國有財產一樣的保護民營企業的財產,保護全國老百姓的私有財產。
今天,國家出臺了這個政策,對我們來說是個極大的鼓勵,也增強了我們的信心,我覺得我們20多年所盼望的事終于實現了,我感覺很高興。這是我講的第一點。
第二,我談談我這個從事了34年民營企業創業發展的老兵,有人說我們用的人太多了,七八萬人,我們規模也太大了,上千億的銷售。在今天經濟轉型中,我們顯然遇到了很多困難和問題,我們怎么樣面對它?怎么樣對待它呢?我想講兩個小故事來說明這樣的事。
1994年,我當選為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其實我對全國工商聯并不了解,我就問,工商聯是做什么的?領導說,是聯系我們的民營企業和政府的橋梁和紐帶。就是我們民間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困難、有什么問題向上面報,向工商聯組織報告。好,我就做了一個非常深入的.調研,那么調研的結果是什么呢?內容很多很多,反映的也非常多,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民營企業家帶頭反映的。所有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在那個時候幾乎不給民營企業貸款,民營企業規模確實很小。而那個時候所有的銀行都實行所謂的二八定律,帶給20%的大企業,或者80%的價值,拉動國家80%的經濟發展,那個時候對不對?可能是對的。于是,我在全國工商聯的主席會上就提出,怎么樣解決這個命題呢?我們民營企業應該受到認同、肯定,在得到法律的保證的同時,得到基本的生存權,而融資、貸款就是企業生存權之一。我們走訪了很多的銀行,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而銀行講他們現在也很困難,那個時候所有的銀行都是國有銀行,很多銀行他們的壞賬率已經達到10%甚至20%,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我沒有辦法,于是在工商聯主席會上建議,是不是組建一個由工商聯牽頭、民營企業能投資的民營銀行呢?金主席非常贊成我的觀點。主席會定下來,他給朱镕基副總理寫了封信,上面領導同意了。1996年1月12號,中國民生銀行成立了,當時我們在蒙曼(音)的時候,我們發出邀請,希望他們成為民生銀行的股東,報名很踴躍,有100多億的規模。最后到了募集資金真正到來時,就有點困難了,最后只有13.8億。那個時候民營企業都很小,不太拿得出錢,就是這13.8億,經過了20年的發展,中國銀行成為了一個有5萬億規模的在全世界排名大概30位上下的大型的商業銀行。而民生銀行企業第一個在中國改革開放以后由民營企業組建的銀行,成了中國銀行業改革開放的試驗田。
當時我們的報告這樣寫,有可能失敗了,但沒問題,因為股東的錢是民間的,它就是個教訓。也有可能成功了,他會對中國經營體制的改革開辟一條新路。既作為中國改革試驗田,又作為第一家民營銀行,首先實行股份制,率先引進投資者,率先在國內、海外上市,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發展,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今天經濟在轉型,社會在發展,在新經濟的格局下,未來商業模式發生了根本變化,過去我們的銀行,包括現在的主流銀行仍然是當初組建的時候為20%的群體服務,為大中型企業服務,對小微企業支持少一些、難一些,這不怪,這是當初設置的時候網點的分布、格局、政策就是這樣定下來的。他們轉型難。在這些格局下,主流銀行貸款靠什么呢?靠政策貸款,靠代審會貸,甚至有些地方靠酒桌飯桌上貸,于是跟銀行行長搞好關系,跟省貸會的人搞好關系,請他吃頓飯,送瓶酒就可能拿到錢,這是過去。以人為標準的貸款模式現在已經不適宜了,在二八模式下,80%小企業貸款很難。現在普通老百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是基本貸不了款的,他們怎么能夠貸到款,他們沒有三年盈利的報表,他們沒有較好的房產、地產、機器做抵押,他們沒有過去的記錄,怎么貸給他們呢?這是政策的東西。今天要創新,要變革,必須有一個新辦法、新思路。
這兩年國家允許組建一些民營銀行,阿里的銀行成立了,發展速度很快,做得非常好。以互聯網為特色的銀行業成立了,服務小微企業,服務老百姓,做得非常好。今年的上半年,我們新希望集團和小米的雷軍、紅旗連鎖,我們三家發起籌建新型的互聯網銀行。為什么要找雷軍呢?大家都知道,過去這一兩年他是互聯網風口上的一個人物,有人說,雷軍先生提出了叫做飛豬理論,在互聯網的風口上豬都要被吹上去。我們是養豬的,看他能不能把我吹上天,所以我找他來了。為什么找紅旗呢?紅旗四川有2600多家門店,他聯系了數千萬的老板,把他找來辦銀行匯比較好。我們經過了半年的謀劃,或許在年底我們的銀行會開業了。
有人在調侃,現在風把豬吹上天的故事已經破滅了或者冷了,互聯網的豬還行嗎?我們覺得不單單是新型的銀行,不單單為了養豬,不單單為了發展,我們希望辦新型銀行,我們希望服務于二八定律的80%人群,我們要體現新,新在哪里?
第一,我們的服務上必須創新,不靠網點多,我們只有一個網點,我們甚至沒有零售,我們靠什么呢?靠手機,靠大數據,靠云計算,我們要7×24小時服務。我們有可能真正做到手機拿出來一刷,可能一秒鐘,幾分鐘就能夠拿到錢。我們能做到每一個老百姓在我們這個銀行貸款,要方便,要便利,低層本,要好的服務。這就叫服務模式上創新。
第二,要在客戶群體上創新。以前銀行做的是大頭市場,即20%,我們更多的做80%的長尾客戶,他們沒有歷史盈利的記錄,財務報表不見得好看,沒有資產,但是他們是未來新生的發展力量,我們愿意給他們貸款。
第三,風控制度上的創新。以前剛才講的,貸款政策貸款,是評審會貸款,是人來決定貸款,今后我們的銀行靠機器貸款,靠數據決定貸款,貸不貸,貸給多少,怎么貸,完全已有計算機,電腦大數據說得算。這個大數據、計算機數據從哪兒來?就從每一個人、每個企業的日常的信用記錄,做的每一件事把它搜集起來,匯集起來決定貸不貸款。由于大數據、信息化、計算機已經充分發達了,我們的團隊就是做這些工作。現在我們近200個工作人員他們50%是IT工程師,從全球中國最優秀的學里面來的、企業里面來的,還有互聯網的人才,當然還有一部分是金融的創新人才。我們都一個年輕的群體和團隊,我相信我們這種新的風控體系靠機器的辦法,靠快速的大數據的辦法能夠重新判斷一個人的信譽決定對你貸不貸款,貸多少,怎么貸款。我們在服務模式上創新,在客戶群體上創新,在模式上要創新,我們要爭取做成普惠的金融企業。做成在新時期互聯網企業的優秀的金融機構。這個是我們新銀行要做的。
很高興在我有生之年,我創業的這些年頭,我們一個傳統的企業能夠涉足到兩個金融企業的發展,對金融企業的改革和創新和發展出自己的貢獻,而且能夠把我們自己的想法和市場的這種需求相結合,能夠走在金融創新變革的前沿,這是我感到驕傲的。
我想,我們在四川的新一代的互聯網這樣的銀行一定會在新格局下發展得更快、更好,希望成為金融創新變革的第一方陣的銀行。
【新希望劉永好:正在籌備創建一家服務80%小微企業的互聯網銀行】相關文章:
劉永好談“牽手”雷軍做銀行:用互聯網思維服務中小企業06-20
小微企業扶持政策02-18
小微企業的所有優惠政策02-10
最新小微企業的認定標準10-19
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11-23
2016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02-01
最新最全的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02-05
小微企業創業補貼的標準是多少?11-20
扶持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整理02-15
小微企業增值稅優惠政策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