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你的演講更生動
生動、具體的例子對聽眾的想法和行為會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沒有例子輔證,思想常常會變得模糊,沒有個性,沒有生命。有了實例,思想會變得具體,有人性,很生動。以下是小編推薦的如何讓你的演講更生動,歡迎閱讀!
在演講過程當中,大家也許會利用簡短例子,一般都是順便提到的一些具體例子。有時候,你也許需要連續使用好幾個簡短例子來使聽眾的印象更加深刻。完整例子經常也被稱為示例、故事或軼聞趣事,它們是更長一些和更詳細的例子。例子描述出來的情形,可以在使聽眾與演講者之間產生聯系方面具有尤為特別的效果。所有三個類型的例子都有助于理清思路,支持思想,或者使一些想法更有人性。但是,要想達到最佳效果,這些例子都必須生動,必須有充實的內容。
簡短的例子
簡短的例子也被稱為具體的例子,這種例子可以在演講中說明一個道理,也可以引入一個話題。
1?說明道理
科技進步使醫生有可能創造以前不可能創造的奇跡。例如,馬小偉在一次卡車事故中軋壞了雙腳。現在,他裝上了新腳,是用有彈性的塑料合金制作的,上面還復制了正常的腳弓。馬小偉不僅能夠行走,而且他還可以跑步和進行體育活動了!
2?引入話題
考古學家于1922年秋天發掘了圖坦哈門墓,發現了里面的驚人寶藏——價值連城的古埃及藝術品寶庫,3 000多年來從沒有人碰過或看到過。考古學是一門需要進行繁瑣的研究工作的學科,驚人的發現是難得一遇的。
另一個舉例的辦法是一個接一個地舉例子,直到認為聽眾的印象足夠深為止。這里有一個例子,說明這個方法是如何被用來說明華裔美國人對美國生活及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們都知道華裔美國人在當前取得的巨大成就,比如網球手張·邁克爾、小說家譚艾米,還有新聞播報員張康妮。在整個20世紀,還有許多華裔美國人也一直都在美國社會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賓氏櫻桃是園林學家阿賓在俄勒岡州培育出來的。在佛羅里達,抗霜柑橘是由龔盧吉最早培育出來的。建筑設計師貝聿銘設計了美國知名的高樓大廈,包括約翰·肯尼迪圖書館和國家美術館。另一位建筑師林馬英設計了華盛頓特區的越南退伍軍人紀念館等。
完整的例子
完整的例子經常被稱為示例、敘述或軼聞趣事,它們比簡短例子更長一些,也更詳細一些。完整例子靠生動和戲劇性的故事使聽眾進入演講中。柳傳志曾經在復旦大學做過一次《聯想的創業之路》的主題演講,所舉的例子非常典型:
我再講一個政策風險的例子。那是1987年,我們內部實行了承包制—就是根據機器銷售的情況來確定獎金多少。誰知道由于進的貨特別好,渠道特別暢通,承包的效果特別突出,突出到嚇人的程度。怎么回事呢?就是我們承包部門的經理和他那個部門里的十幾個人,人均獎金高達6 000多元。當時我的工資才100多塊錢,按照當時國家的規定,獎金如果超過了3個月的工資,超出的部分要交獎金稅30%。這樣一來,我們研究了一下,有三條出路:第一條出路就是把錢發下去,把稅交給國家,拿到工資,錢也沒了,公司關門;第二條路,就是跟得獎金的同志說,“咱們來年再發”。我們想了想,也不行。那么只有走第三條路,就是拿支票換現金,把獎金發了。我們不是私營企業,我們是國營企業,我和幾個副總經理都是一點獎金沒有,我們要擔著風險,把錢發給下面。我們這樣做的結果是,群眾的積極性大為高漲,但是兩年以后“東窗事發”,發獎金的事出了“毛病”,出了“毛病”以后追查起來,一直追到聯想了,我們企業賠了9萬多塊錢,同時給了我一個警告。
但是有意思的是什么呢?不到一年后,國家的這方面相關政策改成現在的所得稅,因為那種稅法根本不適合。在我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很多政策尚不健全,因此政策在不斷調整。一個企業跑在前面的時候,你辦的事原來政策不讓辦,這種情況就有很大的風險,這就是我們在開辦企業的時候承擔的政策風險。
柳傳志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用實實在在的損失,生動地說明了企業創辦時期所承擔的政策風險。柳傳志本可以簡單地說:“開班企業所承擔的政策風險很大。”而這個故事使他要做的這個結論生動了許多。
假設的例子
不管是簡短例子還是完整例子,不外乎是真實的,或者是假設的。真實的例子,說明所說的情況的確是發生過的。假設的例子,就是演講人自我構造出來的例子。一般來說,這樣的例子都是簡短的故事,說明一個普遍的真理。
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2006年做客某媒體,在講到人民幣升值這個主題時,談到日美經濟沖突,日元升值最終給日本經濟帶來很大的危害,他做了以下的假設:
假設我是美國財團,我當然知道1985會發生什么,假設我在1983年吧,我用100億美元兌換成24000億日元,進入日本市場,購買日本股票和房地產,日本經濟的蓬勃導致股市和房地產發瘋一樣的上漲,1985年廣場協議簽訂,日元開始升值,到1988年初,股市和房地產假設我已經賺到了一倍。5年才翻一倍是最低假設了,那就是48000億日元。
這時,日元升值到1:120。我把日本的房地產和股票在一年中拋售完,然后兌換回美元,那么,就是400億美元!在5年時間中,我凈賺300億美元!還是最低假設。那么日本呢?突然離開的巨額外資就導致了日本經濟的崩潰!經濟學用詞叫“泡沫經濟破滅”。這就是日本常說的:“失去的十年”。而我連本帶利的400億美元回到美國,你想一想,美國經濟能不旺盛嗎?!!日本“失去的十年”,卻正是美國“興旺的十年”!
這個假設的例子很有沖擊力!產生了很特別的效果。郎咸平制造出一個很有現實感的情景,因為他的假設是最低假設,真實的情況遠甚于假設。在日元升值的大背景下,投資者透過買入賣出,五年獲取300%的'暴利,日本則是巨大的經濟損失!日本“失去的十年”,卻正是美國“興旺的十年”!這個結論跟聽眾直接有關,因為中國也面臨著人民幣升值的問題和壓力,就讓他們立即與演講產生了聯系。如果放任人民幣升值,受害的就是中國和在場的每一個中國人,后果顯而易見。郎咸平的假設中有很多數字,很有說服力,因此每當你利用一個假設例子時,都應該利用某種統計數據或證明材料附在后面,這樣會更好地說明這樣的情景假設離大家并不遙遠。
拓展閱讀:怎樣在演講中抓住你的聽眾
1、眼神:心靈窗口的對話。通過眼神與聽眾溝通是抓住聽眾的最好的辦法。好的演講者會在全程都與聽眾進行很好的“心理握手”,鼓勵聽眾積極投入到演講當中。如果聽眾比較多,可以劃分成幾個片區,在每一個片區里找到一個你愿意與其進行眼神交流的支持者就足夠了(因為在同一個片區的其他聽眾看來你也是在與他們進行溝通),然后在不同片區之間輪流進行眼神交流。
2、語速:放慢語速也是重新吸引聽眾的一個重要方式,更多的時候沉默是金。沒有太多演講經驗的人往往很害怕沉默,實際上沉默對于演講者本身也是一個重新整理思路、讓聽眾跟上演講者步調的好方式。適當的沉默也是體現演講者自信的一個方面,因為沉默也鼓勵了聽眾更好的參與進來(比如,交頭接耳的聽眾通常都會在沉默的時候重新將注意力放回到演講當中)。
3、提問:提問是與聽眾互動的最直接方式,點名回答或者自問自答均可,需要結合問題本身以及所處環境選擇使用。有時候邀請聽眾分享其就演說中某一點的想法可以很好的吸引更多聽眾的注意力。
4、幽默:恰當的幽默能夠幫助你重新贏得聽眾的注意力。但是切記,不要為了幽默而幽默,如果自己對幽默的用法不是很適應,那么寧可不用,否則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通常我們使用幽默是為了幫助更好的闡述一個觀點,同時也需要在合適的環境當中使用(如果你的演講是為了解釋今年公司即將裁員這類嚴肅的事情,幽默顯然不適合這種場合)。需要注意的是,演講與日常溝通不同,有些需要長時間花腦力思考才能聽懂的幽默笑話也是不適合的,因為你需要聽眾在短時間內給你快速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