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財政部長樓繼偉清華演講(節選)

時間:2022-12-30 06:42:20 演講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財政部長樓繼偉清華演講(節選)

  日前,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清華建校104周年的校慶之際,在清華經管學院進行了一堂精彩的演講。演講的題目是“中高速增長的可能性及實現途徑”。主要分為四個方面。先簡單地回顧到目前為止經濟增長的特征。第二,當前經濟階段的特征。第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第四,走出“陷阱”、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實現途徑。

財政部長樓繼偉清華演講(節選)

  一、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階段概況

  從改革開放開始,我們可以看到工資的增長大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這是成本真實化的早期,當時事業單位員工掙七八十元的時候,廣東打工的掙二三百元。計劃經濟時期我們把工資壓得特別低,使得利潤比較高,因為基本上都是國有企業,高投資,高利潤,高上交。早期成本真實化過程持續到九十年代的中早期,壓抑的工資已經基本上解決。在這個過程中,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并不平穩,而工資增長快,造成了通貨膨脹壓力。

  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了進一步工資成本真實化的第二階段。九十年代中期開始推行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住房貨幣化的改革,工資成本進一步真實化。隨著十四大確立了市場經濟的地位,多元所有制的興起,這段時間勞動力和勞動生產率得到了釋放,再加上人口紅利釋放的非常充分。

  改革早期,基本是搞鄉鎮企業,到90年代中后期很多鄉鎮企業都垮掉了,因為真正的市場化開始后,遂形成了真正的競爭,那些夾縫中的鄉鎮企業不再有競爭力。勞動力開始真正的流動,我們可以看到人口紅利大規模進入制造業。這個階段一直持續到2007年,其間工資增長低于勞動生產率增長。

  在前面兩個階段,經濟增長基本達到9%—10%,而且可以說是基本健康的;當然,也有很多扭曲,比如說養老、醫療、住房改革都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是被巨大的人口紅利縮小了這些扭曲帶來的效應,使得經濟增長比較快。

  2007年是一個拐點。從這一年開始,工資的增長高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2008年1月實施的《勞動合同法》是很有弊端的,它的弊端主要在于降低了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和靈活性。職工可以炒雇主,但雇主不能解雇職工,很多投資人離開中國也是這個原因。推行企業集體談判是對的,但是提出行業集體談判和區域集體談判,是可怕的,歐洲就是這個問題造成了勞動力市場僵化。美國底特律行業工會力量很強大,工資福利特別高,如果以美國南部日本投資的汽車企業作為標桿的話,每輛汽車的成本要高2000美元,最終導致底特律汽車業破產。

  另外一個大的問題是老齡化社會即將到來,勞動力增速開始減慢。而且農民工已經是第二代了,不同于第一代,擇業標準也不同了。這時候需要盡快調整政策。也就是恰恰這個時候,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四萬億刺激政策出臺,大規模的投資驅動掩蓋了需要解決的問題。

  歸納一下改革開放后的經濟增長,就是如下三個階段:80年代到90年代中早期, 90年代中期開始一直到2007年,2008年刺激以后一直到現在。

  二、當前經濟的階段性特征:“三期疊加”

  當前中國經濟處于經濟增速換擋期、經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階段。

  經濟換擋期是必然的。第一是老齡化,65歲以上人口的占比2011年是8.1%,2014年是10.1%,這個比例超過10%就意味著進入老齡化社會。第二是勞動階段的人口,即16—59歲階段的人口,開始凈減少,從2012年開始減少300萬,以后還會減少。第三,特別是2007年開始,工資陡然上升,工資增長高于勞動生產率增長。在其他約束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著適齡勞動人口的下降,需要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才能推動增長,否則工資增長長期超過勞動生產率增長就會帶來通貨膨脹或“滯脹”。因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當然經濟學上講的政策包括改革,潛在經濟增長率可能會低于5%。

  三期疊加中的第二期是經濟結構調整陣痛期。在經濟學上,經濟結構調整是指為結構調整而實行的結構改革。這部分內容將放在后面來講。先來看看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

  前期刺激政策帶來了一些問題。第一是高杠桿率。關于杠桿率,有很多的說法。最近彭博社說是280%,也有的說是230%,這些說法可能都有其分析依據。最簡單的是看M2和GDP之比,這個比例現在是193%。在杠桿率中,有40%是政府債務,主要是地方政府債務大規模地上升。據審計署審計,到2013年上半年直接由地方政府承擔償還責任的債務是10.9萬億,一年多過去了,這個數字又有增加。間接承擔償還責任的部分,一般情況下代償率可能是20%,但經濟下行時,有可能大幅度上升,這里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第二,全要素生產率下降。我們可以看一個簡單的數:設備投資占總投資之比。2007年是23%,2013年降到20.4%,降了2.6個百分點。設備投資和全要素生產率提高是直接相關的。那么,前期刺激期大量的是造城和房地產。所以在消化期,要去杠桿,而且要穩妥地去杠桿。

  三、結構調整期和中等收入陷阱

  如果我們在下大力氣進行結構調整,也就是經濟學上的結構改革,中期增長有可能達到6.5%—7%。這是一個需要努力奮斗去實現的比較樂觀的前景。但是,我們也有另一種前景,即今后的五年十年,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是非常大,我甚至覺得是五五開。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實際上是停滯陷阱,但是容易發生在中等收入階段。1050美元到12470美元都是中等收入,5500—12470美元,是中等偏上,我們現在就是中等偏上。拉美一些國家和東南亞國家,也是在這一階段停滯的。

  為什么我們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非常大?剛才提到,老齡化和勞動力人口下降來得太快。五六年前我們還在談論劉易斯拐點,很快就發現勞動人口絕對數量開始下降;老齡化,即65歲以上人口占比快速上升。據社科院的研究表明,從老齡化比率從7%上升到14%,世界平均時間是40年,我國是23年;14%上升到21%,世界平均時間是50年,我們是11年。勞動力人口以每年二三百萬人的速度下降,要降20年。

  為什么特別容易滑入中等收入陷阱,是怎么滑入的呢?在經濟發展的初期,增長主要來源于農業人口轉為非農業人口。如果政策比較合理,而且重視有效的教育,就可以帶來人力資本的提升,這時候勞動生產率就會上升,收入也在提高。這個時期資本收益很高,資本積累非?。伴隨這個過程的是,資本質量得到提升,經濟向價值鏈更高端躍升,工資在上漲,然后全要素生產率提高、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當然這個過程是轉型過程,也是各方面矛盾交織的過程。成功地經過這樣一個過程,就可以脫離停滯陷阱,否則就會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在我國比較不利的是,這一過程的時間比較短,所以現實情況使我們更要有緊迫感。

  不滑入陷阱需要什么條件呢?要有好的政策,包括人力資本提升的政策;靈活的勞動力市場;產權保護;要素流動和交易,特別是土地;開放的經濟環境。拉美為什么出問題,第一是不開放,第二是勞動力市場逐步僵化,還有民粹主義。

  對中國來說,還沒有這么悲觀。我們已經創造了一些條件,比如開放,我們一直是開放的。我們是開放的受益者,是加入WTO的受益者。我們自己和國際的分析都認為,WTO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國,而且我們是全方位的逐步開放。我們的財政能力應該說還是比較強的,而且總體來說是比較謹慎的,勞動力的流動性和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在下降,但并不是很嚴重。

  但是,我為什么又覺得不樂觀呢?我們剛才所說的那些問題,也就是勞動力和土地為代表的要素流動性、產權保護、對外開放等等,在其他國家可能有二十年的演化過程,但是由于我們未富先老,只有五到十年的調整期。

  在三期疊加中,換檔期是客觀的,即使其他條件不變,只是人口結構變化,經濟增速就必須換擋。消化期的高杠桿率、全要素生產率下降、產能過剩,也是客觀的。如果我們不做出很有作為的一些調整,落入停滯陷阱的可能性是很大。

  四、保持中高速增長,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途徑

  要想保持中高速增長,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有什么樣的途徑呢?特別是,留給我們的時間并不多,途徑就是改革。

  第一個最大的潛力在于釋放農業人口。2014年,我們的城鎮化率是54.8%,比我們相近發展水平的國家低10個百分點;而且其中按戶籍人口算城鎮化率為35.9%,其他是所謂的常住非戶籍人口。我們必須要勞動力人口的增長,才有增長的基礎。那怎么釋放人口呢?一個是改革農業,2014年,我國糧食生產1.2萬億斤,但各級財政大量補貼,是一種從種子到餐桌的全程補貼。補貼干預了資源配置。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主流。特別是民選政府國家,如果卡住農產品出口,政府就要丟選票,就站不住。

  放開價格,讓市場配置資源,實際上是勞動力和土地資源的市場配置。按照三中全會確定的任務,農用土地的流轉試點現在也已經開始了。還有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與國有土地在同樣用途管制的情況下,同等入市,也在選一些地區做試點。這些全部推開后,幾百畝上千畝的大戶就有可能越來越多。

  通過對上述方面的改革,我們可以釋放出農業勞動力、合理利用農地、提高農業生產力,農民的收入也可以增長。

  第二是戶籍改革。這也是市場配置資源的重大改革,而且公共服務資源應該隨著人口的流動,特別是其中的教育,當然也包括衛生和醫療等。財政部和教育部合作,推行終身學籍制度,正在探索義務教育資源隨著學籍流動。戶籍制度改革現在已經開始了,但是不理想,2014年7月份戶籍制度改革文件下發,到現在為止有14個省市出臺了落實的方案,而人們最愿意落戶的那些省份一個也沒有。

  第三,合理的城鎮化。大量的研究表明,以大城市、特大城市為中心的城市帶,包括周圍的小城鎮,才有就業機會,比如設計、物流、生活服務,以及圍繞制造業的一些生產服務業就業。西部地區很可能圍繞省會以及一兩個重要城市,形成城市帶。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出現農業人口轉入非農部門,于是勞動生產率得到提高。我們必須打破阻礙勞動力流動的一些障礙,F在各地都對勞動力流動有限制。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服務業和制造業有可能向價值鏈比較高的方向發展。實現這一條就需要解除管制,放開市場進入。

  我們可以看到,最近七八年,建設用地增加了70%多,常住人口增加了50%,人口密度是降低的。我們的城市不僅人口密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不要說OECD國家,而且交通還比人家擁擠。這就是用地扭曲的表現。今后應該有一個好的激勵,而房地產稅是一個好的激勵。激勵地方政府盤活存量,城市集約式發展。

  第四,社會保險體系必須改革。社會養老保險必須改成國家直接管,才能形成勞動力自由流動。三中全會明確了要國家統籌,但是,必須要改目前的保險制度,因為這個制度負激勵效應太大。不改成一個正激勵的制度,也就是三中全會要求的多繳多得的制度,單純提高統籌級次,就是災難。社會保險要精算平衡,收繳、給付、投資收益以及替代率、給付年齡等等都是精算調整的因素。

  上述這些改革都是三中全會中提出的重要任務,四中全會又提出了依法治國的180項改革。我們已經看到了改革正在推進,比如,在沈陽設立了最高法院的巡回法庭,管轄東三省,在深圳設了一個巡回法庭,管轄海南、廣東、廣西,全國至少還得設若干個個跨區域的巡回法庭,這是促進市場統一、公正的重大改革。巡回法庭屬于中央事權,將由中央財政承擔支出責任。中央財政的支出占比要提高,也是三中全會確定的。

  總之,三中全會、四中全會確定下來的決定性任務,如果到2020年我們按時完成了,我認為是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而且這幾年非常非常關鍵。由于我國人口快速老齡化的因素,人家有二十年時間的變動,我們可能就只有十年要做那么多的事,才能夠使我們的全要素生產率上去,走出停滯的陷阱。

http://m.shddsc.com/

【財政部長樓繼偉清華演講(節選)】相關文章:

馬云清華演講07-15

李健清華演講全文08-27

清華培訓心得12-16

朱自清經典散文節選07-22

清華金工實習報告07-22

面試清華mba問題07-16

清華mba面試經驗07-19

實習周記(節選)07-19

馬云在清華經管學院畢業典禮演講07-15

清華學子五次創業08-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济纳旗| 文山县| 奉化市| 永城市| 丰台区| 铜梁县| 盐池县| 珠海市| 红桥区| 宁波市| 新安县| 城口县| 东方市| 景泰县| 开江县| 西宁市| 隆德县| 砚山县| 华容县| 大足县| 奉节县| 鲁山县| 江源县| 五常市| 凌源市| 乌拉特后旗| 家居| 屏东县| 泾源县| 防城港市| 资阳市| 兰考县| 江西省| 肥东县| 庄河市| 乌兰县| 贞丰县| 兰考县| 汽车| 芦溪县|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