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中學生演講稿范文錦集八篇
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演講稿在演講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那么你有了解過演講稿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學生演講稿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學生演講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我今天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節的隨想。端午節讓我想起愛國詩人屈原。我懷想,滔滔汨羅水,悠悠數千年,拳拳赤子心,感天動地情。我仿佛看到:戰國時,楚王寵信奸臣,屈原仗義直言,卻被革職流放。秦國趁此機會進攻楚國,楚國千里疆域毀于一旦。看到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有心報國,無力回天。悲憤之下,他抱著一塊巨石投汩羅江而去。當地百姓聽說屈原投江了,紛紛前來救助,他們順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湖面上大小船只往來穿梭,百舸爭游,蔚為壯觀。這一天是農歷五月初五。后來,每到這一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懷念屈原。人們還把粽子投入水中,只為了喂飽魚龍蝦蟹,保全屈原的尸體不被吞噬。
也許,這古老的傳說已經無法讓21世紀的現代人感動。但是,我想起20xx年曾經有一篇報道讓中國人震驚了!遼寧大學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學教授烏丙安給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發送一份急件,說據可靠消息,亞洲某國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本國的文化遺產,目前已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很快將向聯合國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人過了幾千年的端午節,如果成了人家的“文化遺產”,同學們,你們不覺得這是天大的笑話嗎?如果有人告訴你,幾年后中國人想要劃龍舟、吃粽子、過端午節,需要向別的國家提出申請,你一定會說:“開什么國際玩笑!”中國人過了幾千年的端午節成了人家的“文化遺產”,這還了得?一場“保衛端午節”的論戰在民間悄悄發起。有人說:“我們要以實際行動來堅決捍衛這一屬于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遺產!”有人說:“我對端午節一直情有獨鐘,每年這天都要吃棕子看賽龍舟。如果端午節真被別國搶去了,我會覺得特別別扭。”還有人說:“我們的端午、中秋、元宵、重陽等傳統節日本來就在圣誕節、情人節等洋節的大舉進攻下漸顯頹勢,如果連端午節今后都改姓了洋,真是愧對祖宗啊。”后來經過查證,韓國申報的是他們本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祭”,并不是想搶我們的傳統節日。不過,韓國的申報,可以說給我們提了一個醒:韓國保護端午祭的經過至少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對本土文化態度的轉變有多么可貴。因此,這也是一種激勵,激勵我們去保衛祖宗的“遺產”,去體悟它們的彌足珍貴。
同學們,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已經納入我國法定假日的議案。我認為,以立法手段保護傳統節日是積極傳承民族文化的一種舉措。但同時我也覺得,申報和立法只是一種外在的行動模式。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內在的驅動力,一種從內心生發出來的力量和自信。有了這種內驅力,民族的傳統文化就能得到延伸與豐富,民眾的心態也會變得健康、美好和開放。
怎樣才能讓民族文化資源融入我們的生活,永遠保持新鮮的活力呢?要有文化內在的驅動力。內在的驅動力從哪里來?提高國民教育,加強個人的修行。整體的國民教育得到提升,國民就會對本民族的文化資源有一種廣泛的認同。個人的修身齊家到一定層次,民族文化的種子就會在心靈生根發芽。能在個人的心靈生根發芽的文化資源,就會鮮活而永恒。
讓我們懷著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因為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留存著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
由端午節想到屈原,想到了端午之爭,想到保護民族文化關鍵在于教化。
感謝大家耐心的傾聽,請接受我對各位的端午祝福:祝大家端午節快樂!謝謝。
同學們、老師們: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同學們,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今年的端午節是5月28日,也就是本周四。關于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xx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干,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后來,秦國軍隊攻占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尸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汨羅江。當時他62歲。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后,紛紛劃著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劃著船沖進洶涌的波濤,象征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托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兩千年之后的今天,我們談論屈原的愛國主義,倡導的是什么呢?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對危機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是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精神,要體會到屈原對于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體會到屈原對于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同學們,屈原因為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粽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0xx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能為自己的將來鋪墊繁花似錦的人,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于炎黃子孫的人。
今年的端午節放假為5月28、29、30日,也就是本周四五六,周日正常上課,上周五課務。在放假期間請同學們要注意安全,特別是最近流感比較嚴重,盡量少去公共場所。最后,祝同學們過一個愉快的、安全的端午節。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又逢端午,走近屈原》。
大家知道,對于我們常寫作文的高中生來說,屈原已是一個談得過多,以至于不敢再談的人。但過節畢竟與寫作文不同,要過好一個節日,我們需要挖掘其背后的精神價值和人文內涵。人們過端午,固然有諸多特色不一的風俗偏好,但無論在哪兒過端午,屈原總是一個無法忽視的文化印記。既然屈原已成為了端午節固定的文化標識,那么要避開屈原空談端午便顯得不那么容易。因此,迎著端陽佳節,我今天還是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屈原的一些看法。
高中語文教材中有一篇課文叫《漁父》,韻味悠長。說屈原被放逐之后,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到他如此模樣,非常驚訝,便問:“你不是楚國的三閭大夫嗎?怎么會弄成這個樣子!”屈原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我被放逐了。”漁父說:“在我看來,圣人應該不凝滯于物,與世推移。世人如果都渾濁不清,為什么不隨其波而揚其流?眾人都醉了,為什么你不也去大醉一場,何苦自己深思高舉,弄到這步田地?”屈原說:“古語有云,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我的干凈清潔的身心,怎么能忍心被這污濁弄臟?我寧愿葬身魚腹中,也不愿茍活!”漁父微微一笑,搖著槳走了,從船那邊傳來他的歌聲:“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漁父和屈原都愛性靈的清潔,卻選擇不同的道路。屈原有潔癖,史書上說他“瘦細美髯,豐神朗秀,長九尺,好奇服,冠切云之冠,性潔,一日三濯纓。”這是外在的。屈原還是個精神上的潔癖者。古語有所謂“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屈原的精神氣魄是可以當之。屈原說:“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內美”是他畢生的追求,在蠅營狗茍的楚國,他沒有選擇隨波逐流,沒有像漁父那樣超然世外,而選擇的是用玉石俱焚的決心來護持自己的高潔理想。
他的詩滿溢著這種潔凈情懷。《離騷》云:“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屈原是一位以香為生命滋養的人,他 “朝飲木蘭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真像《莊子》種所描繪的“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飲”的大鵬,他用生命護持潔凈的精神。在《九歌·湘夫人》中,屈原發揮想象,裝點一個芬芳世界,迎接他的新娘。這芳香的世界就是他的理想,他的樂土,他的眾香界。他寫道:“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遠望, 觀流水兮潺湲!”這是何等美妙的境界。明胡應麟說:“唐人絕句千萬,不能出此范圍。”清趙翼又道:“地經三閭草亦香。”芷、蘭等香花異卉,成了屈原的精神背景。
在中國這樣一個長期的封建社會中,人存在的意義大多要到社會群體中去追尋,人的“私自之憐”不能說不被允許,至少是不獲提倡。屈原的精神,毋寧說是一種藝術的補償,人們年年在端午紀念他,或許正為了屈原那香中有冷,冷中有香。可謂一劑凈心清火的冷香丸,一味護持內心的正氣散。
屈原以天問式的叩問,深究宇宙人生之理;以浪漫的吟詠,袒露哀怨感傷的隱微;以自依彭咸之選擇,注釋著精神境界的力量;以雖九死其猶未悔的信心,體現個人的張力和韌性。我想,這便是他最深刻的人文價值。
我們身居當代社會,名利物欲糾纏于外,嗔癡欲念躁動于中。因害怕慢人一步而使急躁的烈火肆虐方寸;因迷戀未得的利益而使良性的竊賊逍遙法外。絲竹亂耳,案牘勞形,傳承屈原身上獨特的精神氣質,體驗他清遠澄澈的心靈境界對于今天的我們更有著非凡的現實意義。端午品屈原,正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觀照自我、明晰經緯、沉淀生命的文化契機。
“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荷香暗度,臥聽江頭,畫船喧疊鼓。”又是一年端午時,讓我們一同走近屈原,品味屈原,傳承這份寶貴的精神遺產,做一個清華其外,澄明其中的人。
謝謝大家!
中學生演講稿 篇2
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昨天是父親節,你是否有陪著父親好好度過這個獨屬于他的節日呢?
其實父親節,給了我們一個表達對父親的尊敬和感激的一個很好的機會。尊重長輩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也是道德對我們的要求,作為中國新一代的建設者,這種傳統道德品質是不能丟失的。但對父親的感謝,更多應該是發自于我們的內心,發自于我們內心中對父親的愛。我們是不是應該像鳥兒和樹葉一樣知恩,用同樣的愛回報父親呢?
作為子女,我們應該把每天都當成父親節。我們要時刻銘記著父親對我們的養育之情,對我們所付出的一切。表達對父親的感激,只需要我們一顆真誠愛父親的心。不用華麗的開場,也不用精致的禮物,只要一句簡
簡單單而又滿懷真情的問候就可代替千言萬語,學業上取得的些許成就就會勝過一切。父親總是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夠翱翔天空傲視世界,我們應該不負所望地好好學習,成就自己的理想和父親的期望。正如貝東芬所說的,你的父親感到榮耀的莫過于你以最大的熱誠繼續你的學業,并努力奮發以期成為一個誠實而杰出的人。在以后我們也會成為了自己孩子的父母,我們對長輩的敬愛之情卻是永遠不能消失的。
如果昨天沒有好好陪伴著父親的同學,不妨今天回家時,給父親沏一壺茶,給父親一個大大的擁抱,對父親說一句您辛苦了。
是誰用虬勁的臂膀,為我們撐起一片燦爛的天空!是誰用勤勞的雙手,為我們構建一個幸福的家園!是誰給了我們一片藍天,給了我們一方沃土!是您,父親,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名字!父愛如傘,為你遮風擋雨;父愛如雨,為你濯洗心靈;父愛如路,伴你走完人生。
中學生演講稿 篇3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好!我是高一(19)班班長施小雷,現為團委宣傳部候選人,競選團委副書記。今天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來參加這次競選,抱著必勝的信心踏上這講臺。信心是以實力為前提的。在這之前我努力去做了三件事:
1、加強自身素質修養,沒有偉大的人格是做不了偉大的事業,要領導團委會這樣一個團體,是需要人格魅力的,只有這樣才能盡其力創出佳績。宋校長說過“隨時隨地把干部精神狀態表現出來才能組織同學”,這就是學生干部的形象。
2、抓好學習基礎,放手開展工作、創造條件。聰明不一定能學習好,要害是態度。要想學習工作兩不誤,必須要有認真對待的態度。
3、還是關于學習的,就是廣義的學習,學習他人,學習書籍知識。通過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的頭腦,與時俱進,更新觀念,放寬眼界,使思想不受拘束,銳意創新。團委會在上屆手中發展壯大了,但我們和上屆所處的形勢有很大變化,必須適應新的.形勢進行創新。團委會部門雖少,但涵蓋范圍很廣。我想還要精簡成員,健全它們的職能,像我們部去年就有180多人,人員雍雜,運行起來并不真是人多力量大,再就是發展健全它們的職能進行改革,怎樣多為同學們做實事,比如說《旭日》預備出百年校慶紀念刊,欣欣周刊創辦副刊,紀檢部開創晚自己前值日先例。這些都是創新,還可以發展廣播臺,可以請老師或學校領導進行現場問答,紀檢部在條件具備下進行人事調查提高學生干部整體素質,組織部統一協助調度各部成員分工,加入或撤出。我對團委會的這些熟悉肯定有片面之處,我將會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進,懇請大家支持我!最后讓意氣瀟灑的我們以飽滿的熱情去迎接未來的機遇與挑戰吧!
中學生演講稿 篇4
尊敬的領導、教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海倫·凱勒有這樣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動的話:“當1個人感覺到有高飛的沖動時,他將再也不會滿足于在地上爬。”正是有了遠大的理想,正是有1種信念,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戰,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她,盲聾啞集于一身的弱女子竟然畢業于哈佛大學,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呼告,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評選為20世紀美國10大英雄偶像。理想和信念像熊熊燃燒的烈火使她才走出黑暗,走出死寂,理想和信念像巨大的羽翼,幫助她飛上云天。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不是活在物質世界里,而是活在精神世界里,活在理想與信念之中。對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飯,一杯水即可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
理想信念使貧困的人變成富翁,使黑暗中的人看見光明,使絕境中的人看到希望,使夢想變成現實。
下面我給你們講1個故事:
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險隊在艱難地跋涉。頭頂驕陽似火,烤得探險隊員們口干舌燥,揮汗如雨。最糟糕的是,他們沒有水了。水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信念,信念破滅了,1個個像塌了架,丟了魂,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隊長。這可怎么辦?
隊長從腰間取出1個水壺,兩手舉起來,用力晃了晃,驚喜地喊道:“哦,我這里還有一壺水!但穿越沙漠前,誰也不能喝。”
沉甸甸的水壺從隊員們的手中依次傳遞,原來那種瀕臨絕望的臉上又顯露出堅定的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撐他們踉蹌著,1步1步地向前挪動。看著那水壺,他們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增添了力量。
終于,他們死里逃生,走出茫茫無垠的沙漠,你們喜極而泣之時,久久凝視著那個給了他們信念支撐的水壺。
隊長小心翼翼地擰開水壺蓋,緩緩流出的卻是一縷縷沙子。他誠摯地說:“只要心里有堅定的信念,干枯的沙子有時也可以變成清冽的泉水。”
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有句名言:“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還站立著的話。”是的,即使在最困難之際,也不要熄滅心中信念的火把。
同學們,不管你現在的成績怎么樣,不管你現在的基礎怎么樣,只要堅定信念,超越自我,你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你就有了奮斗的目標,你就有了生活的動力,你就有了成功的希望!
中學生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在此,我要特別向在場的女教師們問聲好,因為明天將是你們的節日——“三八”國際婦女節。在這個節日來臨之時,我要把心中最美的祝福獻給辛勤教育我們的女老師,獻給悉心培育我們的母親,也獻給創造了和正在創造人類歷史的千千萬萬偉大女性!
一遍遍耐心的講解,一次次真心的交流,一聲聲細心的噓寒問暖,老師們,你們從早忙到晚,心里想的、嘴里念的、眼里關注的全是我們。春雨,染綠了世界,而自己卻無聲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老師,您就是滋潤我們心田的春雨。您的愛,如太陽一般溫暖,春風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愛,比父愛更嚴峻,比母愛更細膩,比友愛更純潔。袁文婷、向倩、聶曉燕……在地震發生時,用生命和鮮血印證了人民教師的偉大,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華麗詩章!謝謝您,老師!
從嬰兒的“呱呱”墜地到哺育我們長大成人,母親的關心和愛護是那么的博大、無私: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母親的心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酣然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茁壯成長。母親的愛柔柔如水,輕輕如煙,深沉如海,恩重如山。對這種比天高,比地厚的恩情,我們又能體會到多少呢?我們又報答了多少呢?大家都還清晰地記得“5.12”四川地震中一位偉大的母親用自己瘦弱的身軀,撐起巨大的瓦礫,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襁褓中的孩子,母親在臨終前給孩子留下的話語:“孩子,如果你能活下來,請記住,媽媽愛你!”這樣的場景讓所有看到和聽到的人都為之動容、為之流淚。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接受了太多的關愛,作為孩子的我們應如何去愛自己的媽媽和老師呢?其實感恩不需要多么華麗的詞藻。一聲“老師,您好!”,就足以解除老師的疲勞;一杯熱茶,就足以消除媽媽的勞累;一陣陣瑯瑯的書聲,是向老師最好的感恩;一張張優秀的答卷,是對媽媽最好的報答!
同學們,讓我們懂得感恩,學會感謝。感謝春風吹綠了我們的校園,感謝陽光溫暖了我們的世界;感謝媽媽給予我們生命,感謝老師啟迪了我們的人生!
最后,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同學向辛勤工作的女教師們和深愛我們的母親說聲: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祝你們節日快樂,永遠美麗!
中學生演講稿 篇6
我是一棵綠樹,沐浴著智慧的陽光,在您知識的土壤里,茁壯成長。天的深情,地的厚愛,銘刻在我心里,生生世世,永不忘懷。
老師,您還記得我嗎?那個頑皮而不懂事的孩子。當您收到這張心意卡時,就想我又來到您的身邊。您的教誨,是明朗朗的陽光,照在我的心田里,讓我青春之花開放。
老師,您啟迪我真正領會了大自然的恩惠,從此我讀懂了每一瓣綠葉,每一片彩云,每一個浪花。
敬愛的老師,素白的雪,是您的象征;獻上為您編織的神圣光環,祝福您歲歲愉快,年年如意!
教誨如春風,師恩似海深。
我們喜歡你,年輕的老師;您像云杉一般俊秀,像藍天一樣深沉;您有學問,還有一顆和我們通融的心。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桃李芬芳,其樂亦融融。別后,漫漫歲月,您的聲音,總在我耳畔響起;您的身影,常在我腦中浮現;您的教誨,常駐在我心田……在今天這屬于您的日子里,恭祝您平安如愿!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學生,而您卻是我最崇敬的老師。
恩師掬取天池水,灑向人間育新苗。
敬愛的老師,您的教誨如春風,似瑞雨,永銘我心。我虔誠地祝福您:安康,如意!
您給了我燦燦如金的生活真諦,經過歲月的磨洗,彌久而愈明!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頭上的名字亦未必永垂千古;而刻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您的名字,將真正永存!
一切過去了的都會變成親切的懷念,一切逝去了的方知其可貴——我懷念這您帶我們走過的分分秒秒。
今天,在遙遠的他鄉,您的學生把您給予的昨天,折疊成記憶的小船,任其飄蕩在思念的心湖……
你的諄諄教導,是愛的清泉,將在我心靈的河床里,永遠流淌……
陽光普照,園丁心坎春意濃;甘雨滋潤,桃李枝頭蓓蕾紅。
在不久的將來,無論我成為挺拔的白楊,還是低矮的小草,老師,我都將以生命的翠綠向您致敬!
愿歡快的歌聲,時刻縈繞著您;愿歡樂年華,永遠伴隨您。
謝謝大家!
中學生演講稿 篇7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每逢夏季,便有一屆畢業生要離開母校,踏上未來的旅程。然而,在這一年多雨的夏季,我們這些依偎在母校懷里的“小雛鷹”,也要像許許多多的畢業生一樣,也要即將告別母校,踏入羞澀的“青蔥年華”,眺望未來!
在這個夏季,我們即將畢業!老師的音容面貌,仿佛還在我的眼前出現;老師的親切話語,仿佛還在我的耳畔回蕩;老師的孜孜教誨,仿佛還在我的心里回憶。我們忘不了老師對我們的深切教導,每天猶如母親一樣為我們操透了心;我們忘不了老師對我們的深深關心,每天時刻叮囑我們的安全;我們忘不了老師對我們的嚴厲批評,每天對我們給予嚴格的教育。
在這個夏季,我們即將畢業!同學們的嬉戲打鬧仿佛還歷歷在目,以后,我們將面對新的群體,那些陌生人中沒有一張熟悉的面孔,面對的都是陌生的學生,在那時,我們便會知道往日的同學之情是多么溫馨!我們忘不了大家朝夕相處的時光;忘不了互相打鬧的時光;忘不了一群人在一起的時光!
在這個夏季,我們即將畢業!母校的教學樓,母校的大榕樹,母校的鐵門,都一一見證了我們的兒童時光,猶如時間長河的守門人,微笑地看著我們一天天得長高,一天天的懂事,一天天的成長。母校啊母校,您親眼看見我們的到來,轉眼間,又親眼見證我們的離別。您哺育了我們,栽培了我們,而現如今,我們也將離您歸去了。
在這個夏季,我們即將畢業!再見了,老師!再見了,同學!再見了,母校!我們會帶著夢想向未來前進!
中學生演講稿 篇8
離開童年,依稀記得童年的光影在腦海里徘徊。它漂浮著,只留下溫暖的回憶。回想起來,還剩下更多的溫度。當命運安排我踏上這列時間列車時,我意識到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童年的點點滴滴,其實未必充滿歡笑。“要知道,一個人的生活既沒有想象的那么好,也沒有想象的那么差”。對我來說,每一秒都是新的開始。深呼吸,重新開始。
青春變奏,旋律不是叛逆的音符,而是成長的足跡。成熟的標志不是你夠高夠大,而是你學會了選擇。一個人如果整天活著想著不開心的事,最后會抑郁;如果你完全忘記悲傷并從中吸取教訓,你將永遠不會長大。漸漸學會忘記,漸漸明白取舍,漸漸明白“忠告不聽勸”,漸漸成長,漸漸。我長大了。我明白人的脆弱和強大是超乎想象的。有時候,人的脆弱可能會因為一句話而淚流滿面;有時候,我發現自己咬緊牙關走了很長一段路。回顧三年前,我找到了自己的成長。
20xx年9月,青年站。九月的風已經襲來,九月的青春帶來一陣笑聲。那一年,我們不熟,誰知道最后會和誰在一起。我記得我們來到這個校園的時候一臉的平淡。現在老朋友還是老樣子,心情卻不再一樣了。也許我知道的更多,也許我想的太多,也許我學的還不夠。
生活就像在電影院看電影,而不是在家享受。累了可以暫停,錯過了可以回放。我們不能休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前進。寫到這里,我發現自己真的長大了,也許已經長大了,只是曾經沒有感覺。
青春,剩下的時間不多了。抓住當下,成長!遇到浪請不要忘記微笑。
【【精選】中學生演講稿范文錦集八篇】相關文章:
【精選】道德演講稿范文錦集7篇04-04
【精選】企業演講稿范文錦集九篇04-03
精選護士演講稿范文錦集7篇04-02
【精選】企業演講稿范文錦集六篇04-01
精選春季演講稿范文錦集10篇03-31
精選道德演講稿范文錦集9篇03-30
精選理想演講稿范文錦集9篇04-15
精選誠信演講稿范文錦集7篇04-15
【精選】責任演講稿范文錦集8篇04-14
【精選】護士演講稿范文錦集10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