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月光曲教學心得體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么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月光曲教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月光曲教學心得體會1
先讓學生看貝多芬給兄妹倆彈月光曲的情景鋸,使學生知道事情的整個經過,并初品《月光曲》。為接下去的教學作好鋪墊。然后,讓學生在第九自然段中找自己覺得最美的畫面(即句子)。通過對三句話反復的品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嘗試讓學生體會《月光曲》的意境。
結合學生自己的生活和教師準備的圖片,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兄妹倆所看到的畫面,再回到文本,進一步品讀。“讀著讀著,你仿佛聽到了怎樣的琴聲?”引導學生聽音樂,再讀。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加強,走近貝多芬的內心。
以省略號為突破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引導學生突破文本、圖片、音樂的界限,走出文本,體會貝多芬的感情。“你記住了這些美麗的畫面嗎?”在前面反復讀的基礎上,背誦水到渠成,加強學生優(yōu)美詞句的積累。最后,讓學生質疑“貝多芬在這一夜里會怎么做,怎么想?”通過小小組討論,交流,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進入貝多芬的內心。
學生對生活的艱難體驗不足,所以對貝多芬《月光曲》中所表達的對生活的抗爭,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很難體會到。
月光曲教學心得體會2
在設計這一課的過程,教案先后修改了好幾次,我反復讀課文,理解著課文每一句話,細細品讀,我對課文有了更深的認識。
作為一個音樂家,能來到一個偏僻的小鎮(zhèn)演出,肯定沒有華麗的演奏大廳,沒有那么多上流社會的人,說明他想把自己的音樂散播到每一個角落,他想讓他的音樂給更多的普通的人帶來享受。他走在幽靜的小路上,只有幽靜的地方才能聽到這斷斷續(xù)續(xù)的琴聲,在這樣偏僻的地方,只有低矮的茅屋,卻傳出的是他的音樂,這樣窮的人是聽不起他的音樂會的,卻彈奏著他的曲子怎能不讓他好奇?因此,他走近茅屋。這對窮苦兄妹的`對話又引起了我的深思。
因為只有貝多芬才能彈得這樣純熟,姑娘的音樂天賦讓她聽出這個彈琴的人就是貝多芬,可是她又難以置信,但感覺分明是貝多芬,因為她能真正體會貝多芬音樂中的感情,她對音樂的理解正是貝多芬對音樂的理解。從這里可以看出,姑娘和貝多芬是默契的,這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貝多芬沒有想到,在這樣偏僻的小鎮(zhèn)上竟然有如此熱愛音樂的人,也沒有想到一位盲姑娘竟然有這樣的音樂天賦,更沒有想到這位姑娘能通過音樂體會到他的內心世界。在反復的試講中,我也不斷反思一些問題,怎樣抓住孩子的注意力用語言調動孩子的情緒。
用微笑拉進師生的距離。一堂課下來,如果教師一直板著臉,無形之中孩子就會疏遠你,從而產生一些厭學情緒,因為他覺得老師不喜歡他,所以他也不喜歡老師,就更不會喜歡這樣的老師的課堂了。
用評價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孩子每回答一個問題,最期望的就是老師給他一個針對他回答的恰當?shù)脑u價。當你的評價給他以肯定的時候,他會有學習的成就感;當你的評價給他以鼓勵的時候,他會有學習的動力;當你的評價給他以建議的時候,他會有學習的方向。可當你的評價給他以批評的時候,他會有挫敗感,會傷害他的自尊心,引起他的自卑甚至是厭學的情緒;當你沒有評價的時候,他會失落,因為他沒有引起你的重視,從而失去繼續(xù)學習的興趣。
所以我盡力用親切的態(tài)度,溫和的語氣引導學生走進課文。
【月光曲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月光曲》教學設計10-25
月光曲教學設計04-03
《月光曲》教學設計04-27
月光曲教學設計07-07
《月光曲》教學設計07-16
月光曲教學設計10-29
《月光曲》教學設計優(yōu)秀05-19
月光曲教學設計「推薦范文」10-29
《月光曲》教學設計15篇06-05
課文月光曲的教學設計參考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