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熱]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1
去年開始陜博的門票是免費的,任何人都可以在規定的開館時間來參觀。門票免費的政策,不光節省了外地游客的費用,提高了陜西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同時更提高了本地居民參觀的熱情,從而使得每一個市民都可以見證三秦大地的輝煌歷史。
辦理好門票,我順著噴泉徑直走入陜博的大門,來到了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展覽館面前。從門口的介紹詞得知,陜博的展覽館展出面積5051.64平方米,展線長1247米,分三個展廳,集中展示了陜西古代文明孕育、產生、發展的過程及其對中華文明的奉獻。
第一單元——《人猿揖別》,以距今115萬年前的藍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臨潼姜寨等先民遺存,再現了中華民族生機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
第二單元——《鳳鳴岐山》,以陜西作為西周王都擁有的豐富遺跡、遺物,展示了中國早期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形態尤其是倫理精神以及青銅鑄造技術。
第三單元——《東方帝國》,重點展示以兵馬俑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氣勢和鮮明的軍事特征,表現了秦帝國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積極進取、一統河山的時代精神。
第四單元——《大漢雄風》,以漢都長安、漢家陵闕和典型漢代文物,展示了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漢代繁榮的經濟、文化、對外開放與交往,彰顯其開放進取、開拓強盛的時代風貌。
第五單元——《沖突融合》,以陜西豐富精美的農業民族與草原民族的文化遺存及宗教文物,表現了民族大融合、佛教東漸以及文化藝術的.繁榮與特征。
第六單元——《盛唐氣象》,通過隋唐時代典型遺存,展示了中國古代最鼎盛時期的文化風貌,當時世界上最為繁華的國際大都會長安,和溝通東西方交流的絲綢之路,以及隋唐文化兼收并蓄、創新發展而達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七單元——《告別帝都》,展示了唐以后,作為西部重鎮和西北區域中心的陜西,依然獨具魅力的文化創造和精神傳承。
三個小時轉眼間過去,陜博也快到閉館的時間了。雖然這么匆匆一轉,沒有來得及仔細欣賞每一件文物,但是我感覺就像時空穿梭一樣,領略到了中華大地幾千年的發展變遷。正如陜博門票上的宣傳語一樣“給我一天時間,還你一萬年歷史”。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西安又作為十三朝古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物遺產。我為古人們所留下的寶貴遺產而驚嘆,驚嘆古人們在各個領域里的智慧和成果,也為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久負盛名的古城而感到自豪。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2
4月29日天空中細雨紛飛,無聲的滋潤著世間萬物。在這個特殊的天氣和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公司組織青年職工參觀了位于大慶市讓胡路區中央大街西側,大慶油田勘探園內,現名叫“大慶石油科技博物館”。
它的陳列面積是1480平方米,是一個普及石油知識,介紹大慶油田歷史和科研成果的展覽館,館內分“大慶油田”、“油田地質開采”、“科研成果”、“巖芯標本”4個陳列室,展品有2500余件,展出物品顯示了地下油層千變萬化的狀況。
走進大慶石油科技博物館猶似置身于一個地質的世界,許多標本,各種化石,奇形怪狀,顏色各異,都是從地下數千米深的地方采集出來的,宛如一座天然地下宮殿。在感到新奇的同時,也會感到科學技術的精妙和深奧,也會對采油工人產生深深的敬意。當我走進地質油層的立體模型中時,便會如置身油田地層的情景,如油層的厚薄,油層埋藏的深淺,石油怎樣從地底下被抽出地面等,使觀者大開眼界,學到許多知識。講解員為我們介紹了勘探、開采、注水工藝,油層、氣層分布情況,油層模型,許多圖表,各種地質圖,大慶油田地面設施模型沙盤,巖心樣本,數十種石油產品等等。
參觀大慶地宮就如同走進了一個地質標本、油田知識的世界,在這里我獲知:過去的西方石油理論認為,石油一般蘊藏在海相沉積中,而大慶這樣歷史上從未成為海洋的地方,也就是陸相沉積,不可能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大慶的成功開發,宣布了西方落后石油理論的破滅,也促使我國幾乎所有地質條件相同的平原與盆地,均已找到了有開采價值的油田。
在我為中國人的.智慧和過硬的科研水平而感到驕傲的同時,又想到大自然為人類蘊藏珍貴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資源枯竭了我們即使擁有再高新的技術也會無濟于事,應該懂得去珍惜這些不可再生的資源;在慨嘆大自然的神奇奧妙的之余,又被我們的曾奮戰在這片荒原上的石油工人們那種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而折服,為自己身為大慶人而感到光榮自豪。作為當代的青年人,我們有義務把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繼承并使其發揚光大,為我們企業、油田能夠日益壯大,和諧穩固的發展而奮斗!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3
一周前就聽老師說學校要組織我們去參觀大慶博物館。聽到這個消息我興奮極了,可是時間仿佛在作弄我,一周的因此卻變得漫長起來。
終于挨到了前一天,夜晚我想象著博物館的樣子,許久才睡著。一早我就爬起來,興沖沖地來到學校。8點整,一隊大客車開進校園——整整9輛,好壯觀啊!
坐在寬敞的大客車里,我們全班同學在老師的建議下唱起了歌,從《春天在哪里》到《讓我們蕩起雙槳》,從《童年》到《踏著鐵人的腳步走》,車廂里歌聲蕩漾,一路歡笑。要到了,透過車窗,一圈紅色建筑映入我的眼簾,老師告訴我們,這里是我們大慶的文化區,左邊是城市規劃館,正對著我們左邊的就是大慶博物館,右邊的是大慶歌劇院、大慶書苑。哇,好漂亮呀!一圈紅色的建筑凹字形環抱著一個廣場,就像張開的臂膀在歡迎著我們。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我們不如館內,迎面就是一組高大的雕塑群,講解員告訴我們說中間的是猛犸象,左邊是東北野牛,右邊的是披毛犀,這些都是大慶地域史前的動物,都是因為地質氣候變化滅絕的物種。通過腳下的環形地坑,我們看到了這些生物的骨骼化石,每一件都可以說是碩大,難怪雕塑中它們都這樣高達威猛呢。
順著電梯來到二樓,這里是《東北第四紀自然環境》,在這里我看到模擬數以百萬年前的`自然群落實景,老虎、狼、鬣狗、麋鹿等動物的標本佇立期中,看著這些栩栩如生的畫面我似乎自己置身在廣袤的東北大草原上,樹木蔥蘢,野草起伏……
《東北第四紀哺乳動物》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真正看到了猛犸象和披毛犀的完整骨骼化石整齊地排列在展區里,一排排,一隊隊威武雄壯,突然感覺自己穿越到了史前,參見它們隆重的慶祝儀式。沿著電梯上到三樓,來到《大慶地區古代人類文明》展廳,這里陳列著各種文物,通過講解員的講解我了解了大慶遠古人類、燦爛的青銅文化、遼金元時期民族融合、驛站文化四個專題知識,原來我們的油都大慶的古代先民文化是這樣的豐富多彩呀!
不知不覺地參觀結束了,坐在返回的車上,看著窗外一棟棟高樓林立,一叢叢油井鉆塔轟鳴,突然發現原來我們的大慶原來這么美麗,這么可愛!回想起序廳里坐落的當前中國最大的一對銅質鑄鼎,鼎身鑄就《大慶賦》和《鐵人銘》銘文所記述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不就是大慶人的自豪嗎?
回味中,歌聲又想起來,又是從《童年》到《踏著鐵人的腳步走》,那聲音比來時更嘹亮,感覺比任何時候都自豪,幸福。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4
今日參觀的是中國工業博物館,講解員給我們介紹相關信息,中國工業博物館是對現有的沈陽鐵西鑄造博物館進行改造、擴建而成,其中有工業博物館現建有機床館、鑄造館、通史館,博物館總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中國工業博物館目前征集的文物來自上海、北京、內蒙古等20多個省區市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包括國家一級文物1件,國家二、三級文物10件,館藏文物器件繁多。中國工業博物館中收藏文物年代從商代至今,包括上世紀30年代初的鐵西規劃地圖、1900年的中東鐵路鋼軌、西周青銅盔、春秋時期盔甲、殷商時期銅鏡都為如今的館藏。
講解員還給我們講解博物館相關背景。國家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以來,鐵西區取得了令國人矚目的成就,國家授予“鐵西老工業基地改造暨裝備制造業發展示范區”稱號、被命名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并將《沈陽鐵西裝備制造業聚集區產業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被命名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據此黨和國家多位領導人親臨鐵西視察指導工作時指出,鐵西區在引領我國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基礎上,更要注重在傳承工業文明、弘揚工業文化方面做出貢獻。原書記聞世震同志也明確提議在鐵西建設“中國工業博物館”,這就是博物館構想的前提。
在參觀過程中講解員還給我們介紹相應意義。
一、眾所周知,鐵西區曾被譽為“共和國裝備部”并有“中國重型工業的搖籃”之稱,見證了百年中國工業的變遷。
在此基礎上籌建中國工業博物館,對于研究中國工業發展史、保護保存近代工業歷史文物資料,實施愛國主義教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強區域競爭力,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和重要價值。目前全國尚無此類博物館,鐵西區將填補國內空白。
二、鐵西區承建項目的優勢。
(1)歷史優勢。鐵西區工業歷史悠久,從1905年首家使用現代化機器企業誕生開始,經歷了日本殖民工業、國民黨時期工業和新中國工業等幾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鐵西曾生產新中國第一枚國徽、第一臺水壓機等幾百個中國工業史上“第一”的新產品,被稱為“共和國的工業長子”。鐵西區因工業而誕生,為工業生長,也將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2)人文優勢。工業是鐵西歷史的主脈,工業文化是鐵西的靈魂。鐵西工業文化源遠流長,滄桑厚重,對于幾十萬產業工人和鐵西人來說,無私奉獻、積極進取的“勞模精神”是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也是當代鐵西人文情結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鐵西建設經濟強區,構建和諧新區,走向未來的不竭動力。
(3)地緣優勢。近年來,鐵西生態宜居環境迅速提高,榮獲目前全國唯一的'聯合國人居署“全球宜居城區示范獎”,被評為“新中國建國xx年xx大地標”之一,鐵西作為沈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沈西工業走廊開發的重要區域,還將面臨籌辦“十二運”等多重機遇,區位優勢盡顯無余。
在參觀過程中我們見識了博物館的展物含有的多項“工業之最”,如世界最大口徑的鑄管(直徑2.2米)、最大的超高壓斷路器殼體(鋁合金鑄件、重2噸)、最大的立車橫梁鑄件(重115噸)、最薄的鑄件(厚0.38毫米)。中國第一個鑄造用機械手、第一個自主研發的管模、第一根超高壓管的樣管、第一臺萬能鉆床、第一臺八軸立式機床、第一臺精密絲杠機床、第一臺五軸聯動機床。
參觀通史館過程中,我們了解了世界工業的發展歷史和中國工業的發展歷史。相應展出的是各國工業工藝品,如大炮,鐵軌,輪船,汽車等模型。而且還與當時中國的起步工業形成相應對比,給我們真實呈現當時落后的工業歷史。在此館中還展示當時積極民族工業英雄,以及他們所作出的貢獻。其中包括洋務運動的一些代表,張之洞,李鴻章等,還有民族企業家張謇,劉鴻生,榮敬生等。然后就是建國后中國新工業的崛起,掀開中國工業輝煌的序幕。集中展示了當時艱苦條件下中國一系列工業的相應發展。中國開始了自己全新的鐵路,火車,軍工業,機床等各方面的發展。其次參觀的是機床館,該館中收藏新中國生產及使用過的當時比較先進的機床系列。其中包括車床,磨床,銑床,已經初期的老式自動化的機床,慢慢參觀的就是現代先進的全自動化機床,還展示了現代機床加工的一些工藝品。給我們驚訝贊嘆的同時也給我們更多的全新知識的概念。參觀的第三個是鑄造館,該館依然保留當時鑄造車間的老式模樣。全新給我們展現當時加工車間的工作流程和相關設備。了解了當時的條件艱苦下,老一輩們依然克服艱難為中國的工業貢獻自己的力量。鑄造館依次展覽了當時鑄造的成就,其中包括最大的鑄管,還有各種鑄造工藝品等。
參觀完三個展館,我們也就結束了我們參觀之旅。此次參觀的過程中,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點滴感觸。從了解工業背景到工業成就,歷史的痕跡記錄在博物館中。我們了解到當時落后歷史背景,那些先輩們奮起為中國的工業輝煌而拼搏。那一件件陳舊古老的器件,當年曾經被使用的機床似乎在講述著他們的崢嶸歲月,銹跡的斑駁也掩蓋不住當年的輝煌。靜靜躺著的舊物,相繼講述著我們近代歷史的屈辱,講述著我們工業的發端和發展的歷程。我們的工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這段艱辛歷程,深深揭示著這樣一個道理。一個國家要強盛,在國際社會更有影響力,離不開國家的工業發展。工業發展的水平直接影響著國家的整體水平,這離不開每一代人的艱苦奮斗,離不開我們民族工業的創新發展。看著過去機器與現代機器的對比,看著歷史和現在的對比,看著中國和世界的對比,這一切告訴著我們的工業同樣可以輝煌,同樣可以讓國人驕傲。背后每一代人的心血汗水我們都不能忘記,這同樣需要我們這一代人積極進取,把握時代潮流,緊跟世界腳步,運用智慧不斷創新,為現代創新工業作出應有的貢獻。我們當代大學生同樣需要跟上時代腳步,腳踏實地把我們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學好,學牢。不斷學習先進理念知識,樹立不斷創新不斷進取的信念,擺正學習態度,為中國現代工業的騰飛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5
今天上午,我和幾位同學代表港北區建設小學去參觀貴港市博物館,為此感到非常的榮幸!這次參觀主題是“行走的課堂:探索文物的奧秘”。
到達博物館門口,從館外觀望,博物館雄偉壯觀,氣勢恢宏。主館建筑南北長73米、東西寬57米、上下高15米,占地面積3847.6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961.43平方米。真不愧是博物館呀!這么大的博物館有什么樣的文物呢?我不禁這樣想。
走進博物館,工作人員為我們童心圓小記者準備了馬甲、帽子、采訪本、筆、小記者證等物品。整理好這些裝備后,我和媽媽跟隨著我們的帶隊老師與講解員姐姐,一同參觀這奇妙的博物館!
館共有三層樓,每層樓都有不同的展廳。其中,一樓主要為“羅泊灣一號漢墓復原室”,通過講解員老師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復原室是由發掘的羅泊灣一號漢墓整體保護、修復并遷移而來,是嶺南地區同時期墓葬的代表性墓室。復原室完好地展示了墓葬的規模和結構。
二樓為臨時展廳和系列展廳,主要有“西江明珠·古郡遺珍——貴港歷史文物”陳列展,展品大部分是漢代墓葬出土文物,并以漢代陶器和青銅器為主要特色。
三樓是系列展廳和專題展廳,集中介紹了貴港各民族的基本情況及人文歷史。展品里,形形色色的民族文化工藝品琳瑯滿目,人物模型惟妙惟肖,生動形象的展現了我市燦爛輝煌的民俗文化風采。
參觀完展覽廳后,我們小記者最興奮的時刻到了,那就是搶答環節。搶答時,同學們積極舉手。隨后我們觀看了古箏表演,譚老師還現場教我們畫陶器。活動結束時我們集中到博物館門口拍照留念。
通過這次的參觀,我覺得自己收獲到了很多,讓我開闊了視野,更加珍惜現有的文物,更多的是感受這樣博大精深的文化,今后更需要增強自身文化底蘊的培養,身臨其境的去感受更多不同的文化氣息,真正讓自己的心靈得到升華。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參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03-17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06-14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11-29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范文04-26
參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范文04-24
(必備)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07-04
關于參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05-23
關于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05-30
參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優秀06-07
參觀博物館的心得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