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知識競賽培訓試題
網絡的發展給社會帶來無限生機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潛在危險,網絡安全成為一個世界性的課題。那么你對網絡安全了解多少呢?下面CN人才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2017《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知識競賽培訓試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單項選擇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施行時間。
A. 2016年11月7日
B. 2017年6月1日
C. 2016年12月31日
D. 2017年1月1日
2、為了保障網絡安全,維護網絡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A. 國家利益
B. 社會公共利益
C. 私人企業利益
D. 國有企事業單位利益
3、《網絡安全法》規定,網絡運營者應當制定,及時處置系統漏洞、計算機病毒、網絡攻擊、網絡侵入等安全風險。
A. 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
B. 網絡安全事件補救措施
C. 網絡安全事件應急演練方案
D. 網站安全規章制度
4、國家支持網絡運營者之間在網絡安全信息、、和等方面進行合作,提高網絡運營者的安全保障能力。
A. 發布 收集 分析 事故處理
B. 收集 分析 管理 應急處置
C. 收集 分析 通報 應急處置
D. 審計 轉發 處置 事故處理
5、違反《網絡安全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從事危害網絡安全的活動,或者提供專門用于從事危害網絡安全活動的程序、工具,或者為他人從事危害網絡安全的活動提供技術支持、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沒收違法所得,處__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___以上___以下罰款。
A. 三日 一萬元 十萬元
B. 五日 五萬元 十萬元
C. 五日 五萬元 五十萬元
D. 十日 五萬元 十萬元
6、違反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第四十一條至第四十三條規定,侵害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以上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上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并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A. 十倍 一百倍 一百萬元 十萬元 一百萬元
B. 一倍 一百倍 十萬元 一百萬元 十萬元
C. 一倍 十倍 一百萬元 一萬元 十萬元
D. 一倍 十倍 十萬元 一萬元 十萬元
7、違反本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以上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下罰款。
A. 十倍 一百倍 一百萬元
B. 一倍 十倍 一百萬元
C. 一倍 一百倍 十萬元
D. 十倍 一百倍 一百萬元
8、網絡運營者應當為、國家安全機關依法維護國家安全和偵查犯罪的活動提供技術支持和協助。
A. 公安機關
B. 網信部門
C. 工信部門
D. 檢察院
9、國家負責統籌協調網絡安全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
A. 公安部門
B. 網信部門
C. 工業和信息化部門
D. 通訊管理部門
10、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采購網絡產品和服務,可能影響的,應當通過國家網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的國家安全審查。
A. 政府安全
B. 信息安全
C. 國家安全
D. 網絡安全
11、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應當自行或者委托網絡安全服務機構對其網絡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風險檢測評估。
A. 至少半年一次
B. 至少一年一次
C. 至少兩年一次
D. 至少每年兩次
12、網絡運營者違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對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未停止傳輸、采取消除等處置措施、保存有關記錄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 罰款,并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A. 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
B. 二十萬以上一百萬以下
C. 五十萬以上一百萬以下
D. 五十萬以上二百萬以下
13、網絡運營者違反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未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或者對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提供相關服務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
罰款,并可以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A. 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
B. 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
C. 五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
D. 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4分,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下列關于“網絡信息安全”說法正確的有。
A. 網絡運營者應當對其收集的用戶信息嚴格保密
B. 網絡運營者應妥善管理用戶信息,無需建立用戶信息保護制度
C. 網絡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
D. 在經過處理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情況下,未經被收集者同意,網絡運營者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2、建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應當確保其具有支持業務穩定、持續運行的性能,并保證安全技術措施。
A. 同步規劃 B. 同步建設
C. 同步投運 D. 同步使用
3、國家采取措施,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網絡安全風險和威脅,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免受攻擊、侵入、干擾和破壞。
A. 監測 B. 防御 C. 處置 D. 隔離
4、下列關于《網絡安全法》的說法錯誤的有。
A. 國家規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以外的網絡運營者必須參與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體系
B.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可自行采購網絡產品和服務不通過安全審查
C. 網絡運營者應當加強對其用戶發布的信息的管理,發現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的,應當立即向上級匯報
D. 國家網信部門應當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加強網絡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和通報工作,按照規定統一發布網絡安全監測預警信息
5、網絡安全事件發生的風險增大時,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并根據網絡安全風險的特點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
A. 要求有關部門、機構和人員及時收集、報告有關信息
B. 加強對網絡安全風險的監測
C. 組織有關部門、機構和專業人員,對網絡安全風險信息進行分析評估
D. 向社會發布網絡安全風險預警,發布避免、減輕危害的措施
6、因網絡安全事件,發生突發事件或者生產安全事故的,應當依照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置。
A.《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法》
7、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應當按照事件發生后的、等因素對網絡安全事件進行分級。
A. 危害程度 B. 影響范圍
C. 事件等級 D. 關注程度
8、網絡運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A. 不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對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采取停止傳輸、消除等處置措施的
B. 拒絕、阻礙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的
C. 拒不向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提供技術支持和協助的
D. 使用未經安全審查或者安全審查未通過的網絡產品或者服務的
9、國家實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絡運營者應當按照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哪些安全保護義務:
A. 制定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定網絡安全負責人,落實網絡安全保護責任
B. 采取防范計算機病毒和網絡攻擊、網絡侵入等危害網絡安全行為的技術措施
C. 采取監測、記錄網絡運行狀態、網絡安全事件的技術措施,并按照規定留存相關的網絡日志不少于六個月
D. 采取數據分類、重要數據備份和加密等措施
E. 向社會發布網絡安全風險預警,發布避免、減輕危害的措施
F.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10、網絡運營者應當制定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及時處置等安全風險;在發生危害網絡安全的事件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并按照規定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A. 網絡漏洞 B. 計算機病毒 C. 網絡攻擊 D. 網絡侵入 E. 系統漏洞
11、國家推進網絡安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鼓勵有關企業、機構開展網絡安全等安全服務。
A. 認證 B. 信息安全培訓 C. 風險評估 D. 檢測
12、任何個人和組織有權對危害網絡安全的行為向等部門舉報。
A. 網信 B. 電信 C. 公安 D. 工信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50分)
1、電信主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網絡安全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 )
2、收到舉報的部門但不屬于本部門職責的,應及時向上級匯報。( )
3、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
4、國家不支持企業、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網絡相關行業組織參與網絡安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定。( )
5、對關鍵業務系統的數據,每年應至少進行一次備份。( )
6、信息系統應急預案既要制定、修訂和完善,更需要演練與處理。( )
7、違反《網絡安全法》規定,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依法追究民事責任。( )
8、某網絡運營者非法泄露用戶信息,應依照《網絡安全法》第六十條執行處罰。( )
9、受到治安管理條列處罰的人員,五年內不得從事網絡安全管理和網絡關鍵運營崗位的工作。( )
10、受到刑事處罰的人員,十年內不得從事網絡安全管理和網絡關鍵運營崗位的工作。( )
11、網絡運營者未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并為其辦理網絡接入、域名注冊等入網手續的,應按照《網絡安全法》第六十條進行處罰。( )
12、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對網絡運營者的網絡進行安全防御測試。( )
13、當網絡運營者發生網絡安全事件時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如未能補救,則應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 )
14、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以外的網絡運營者不得參與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體系。( )
15、網絡運營者之間在網絡安全信息收集、分析、通報和應急處置等方面進行合作,提高網絡運營者的安全保障能力。( )
16、網絡運營者為了給用戶提供全方位人性化服務,可以收集與其暫時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 )
17、任何個人和組織發送的電子信息、提供的應用軟件,不得設置惡意程序,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 )
18、有本法規定的違法行為不記入信用檔案。( )
19、違反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設立用于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或者利用網絡發布涉及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的信息,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 )
20、國家機關政務網絡的運營者不履行本法規定的網絡安全保護義務的,由其上級機關或者有關江陰手機app開發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批評并責令改正。( )
21、個人發現網絡運營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其個人信息的,有權要求網絡運營者刪除其個人信息。( )
22、國家網信部門和有關部門發現法律及行政法規禁止發布和傳輸的信息時,應要求網絡運營者停止傳輸,采取消除等處置措施,保存有關記錄,對于來源于境外的應當通知相關機構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阻斷傳播。( )
23、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履行網絡安全監督管理職責中,發現網絡存在較大安全風險或者發生安全事件的,可以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對該網絡的運營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 )
24、境外的機構、組織、個人從事攻擊、侵入、干擾、破壞等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活動,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國務院公安部門和有關部門并可以決定對該機構、組織、個人采取凍結財產或者其他必要的制裁措施。( )
25、網絡運營者為用戶辦理網絡接入、域名注冊服務,辦理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不應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可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網絡運營者應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知識競賽培訓試題】相關文章:
食品安全知識競賽試題10-16
關于誠信知識競賽試題帶答案07-18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知識競賽培訓試題判斷題03-19
網絡安全培訓知識03-24
消防知識競賽培訓試多選題12-16
大學生安全知識培訓試題及答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