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消費者合法權益法律教育培訓知識
315塊來了,下面為大家帶來的是消費者合法權益法律教育培訓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因產品質量發生民事糾紛時,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當事人不愿通過協商、調解解決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當事人各方的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各方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 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其他規定:
1、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向生產者要求賠償。
2、購買、使用商品時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消費者可向銷售者要求賠償,如屬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
3、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 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 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
4、消費者在展銷會、租賃柜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 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展銷會 結束或者柜臺租賃期滿后,也可以向展銷會的舉辦者、柜臺的出租者 要求賠償。展銷會的舉辦者、柜臺的出租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或 者服務者追償。
5、原企業分立、合并的,向變更后承受其權利義務的企業要求賠償。6、消費者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廣告的經營者發布虛假廣告的,消費者可以請求行政主管部門予以懲處。廣告的經營者不得提供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三、《民法通則》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但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消費者合法權益法律教育培訓知識】相關文章: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法律知識培訓內容07-27
消費者權益保護培訓知識10-21
法律知識培訓心得(通用11篇)02-21
防溺水教育培訓知識09-25
法律培訓心得07-02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知識競賽培訓試題判斷題09-22
創業公司知道的法律知識08-09
法律風險培訓心得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