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今天,鄉黨委召開全鄉支部書記大會,要求我們各村認真總結今年以來所做的各項工作,對照全年的工作任務目標找差距、談經驗,我覺得很有必要,也恰到時候。現將我們祠堂寺村支兩委及本人在鄉黨委、政府正確領導下,今年來從三個方面所做的工作匯報如下:
一、狠抓班子建設,確保領導基礎
一個地方的工作好壞,首先取決于這個地方的領導班子的戰斗力強弱與否,針對我村的實際情況,從本屆村支兩委當選以來,我們按規定只能設4人村干部職數,由于我村現狀特別,規模較大,人口也較多,村民居住又分散零亂,根據這一客觀實際情況,村干部4人確實不夠,經報請鄉黨委同意,聘請了1名村干部協助工作,至今已五年了,單講今年以來全村5位村干部的表現我自信滿意,完全能勝任祠堂寺村的各項工作。為達到這一目標,首先要求全體村干部的精神團結,為了搞好村干部的團結,我經常帶領大家從四個方面各自做好工作,一是加強自我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增強本領,特別是在農村的各項經濟政策,每個村干部都要懂政策和法律法規,而且認識理解的水平要達到一致,如講計劃生育的有關政策,最基本的都要了解,遇到村民詢問都能隨便解釋答復,不能認為各管各線,其它一問三不知,遇事就找支書。二是要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我們講團結不要和稀泥,我村基本上做到一季度一次村干部生活會,遇到特別情況,隨時開展,在實際工作中,原則問題堅決不讓步,工作時是同志和戰友,休息時是朋友和兄弟,我跟我村一名年青村干部向業棟是叔侄關系,我當選時就當著全體村干部的面說,我們倆之間工作時我就是支書,工作外我才是叔叔,經過這幾年培養和幫助,現已具備有較強的工作能力,為下屆換屆選舉已奠定了接班人的基礎。三是要發揚民主,這主要是針對我支部書記而言,每決定村內的大小事務,我首先拿方案,然后交由村干部討論決定,如有特殊急事,也要跟另外主要村干部商議決定,現在我在班子里基本上說話有人聽,做事有人幫,個別時候打個電話也能辦好每一件事。四是要民主理財,俗話說得好,“若要伙計過得長,就要算清伙食賬”。我們一級組織也不例外,我從擔任支部書記兼村主任以來,從未單獨到出納員手中報賬、領款,村里本來經濟就不寬裕,我要求每個村干部為村里辦事所有開支都先由私人墊付,一月一次集中報賬審核,杜絕了村干部因經濟開支背后說三道四,疑神疑鬼,也避免了每個村干部在經濟上犯錯。
二、維護穩定是今年來的工作重心
今年以來,我村在維護穩定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在全鄉范圍內,我們屬于地理位置最偏遠死角的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村組道路現狀很差,落后在全鄉每個村,因此,村民間的矛盾特別多,年初我們村支兩委要求村干部包保負責,把各類矛盾盡量化解在本村本組,特別是多年存在的土地糾紛矛盾時有上訪苗頭,早在 1996年前后,原村支兩委因為當時村里荒田難收農業稅,接受13戶共40多外來人口入住本村耕種,現在政策好了,不要農業稅了,種稻還補錢,原村民要收回土地,新搬來40多人口也上了祠堂寺的戶籍,經常吵著要合法耕種土地權力,與原村民多次發生矛盾,鄉里的主要部門領導也很清楚,對于這樣的土地糾紛矛盾,上到區的有關部門也沒有明確答復,我們村支兩委只好經常兩邊做工作,穩定多久得多久,最后讓時間來淡化它,也等待新的政策和時局變化。還有民教、退役、戰退軍人等各種上訪人員,我們村也應有盡有,我要求村干部對各自包干負責的對象要時刻做到信息明確,違心和他們交朋友,其中有一位對象是全鄉乃至全區出了名的“專業上訪戶”,連市區個別領導都違心的跟他給錢解難,我真是有苦難言,這個伙計一上訪,鄉里就喊我去接,沒辦法還是要服從指揮,違心接他吃飯喝酒,還要陪他喝茶,一次開支就二千多元,有一次要村干部陪他去洗腳我就沒批準?傊定無小事,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松這件事,今年來我村基本穩定。
三、為民辦實事是村干部工作的落腳點
當村干部要做好“兩服”,這是多年來的基本要求,即對上級領導指示和安排要無條件的服從,其次是對村民的服務要盡心盡力,在服從上級領導的指揮和安排我們完全能做到,對村民的常年服務我們始終有做不完的工作。今年來,我們村支兩委年初制定的全年工作目標,根據我村實際,主要是6個組不通水泥路是頭等大事,我們多次開會,發動黨員群眾,在短期間內要解決這一難題,主要靠我們自己的力量籌資籌勞。由于我村地理位置偏避死角,前后左右與鄉級以上公路和各種項目無緣,早在2011年初我村曾被列為全鄉小農水村之一,當時我喜之不甚,不到三天,我接到水電站的通知說,祠堂寺村太偏了,連不成片,不能列入小農水建設單位,說白了就是領導來了不好看,我有苦難言,我向群眾前言不搭后語的說明和解釋,后來什么土地平整和未來的“美麗鄉村”等項目我們村都無份。下面有的村利用土地平整項目為村里修通了村內通組道路,村民無需自籌資金,為村民做了大好事,這個消息傳到我村后,我們村干部沒少受氣,特別對我支部書記,有村民質問我說,為什么有的村國家來修組道不要村民出錢,你就不能為我們向鄉里匯報申請,還說些不好聽的話。我一邊接受村民質問和批評,一邊耐心向群眾做解釋,我說同志們,地理位置很重要,我本人無能是實事,但俗話說得好,“行得好不如住得好”,農稅改革前,我們村哪年不是各項工作及上交任務都排在先,如今重視“丁馬線”,還加上常東高速和連接線等,我村是死角不靠邊,要想爭先難上難,一般迎檢我不急,領導不會走窄路,唯獨只怕搞抽簽,盡管如此,我們還是不灰心,將實情告之于廣大黨員和村民,不怪天不怨地,要想在短期內改變我村的落后面貌,先靠自己主觀努力,加上區里今年啟動戶戶通工程,給我村4.3公里指標,將來每公里補錢6萬元,我們借這個機會,廣泛發動群眾,想辦法,積極籌資籌勞,到目前為止已修通五個組的水泥公路共計4000米,群眾自籌資金3萬余元,村里再窮也解決了近萬元,有2個組共2200米任務正在進行中。
各位領導、同志們,以上是我們村支兩委應該做的事,離黨委、政府的要求和群眾的希望還相差很遠,借此機會我要積極向黨委、政府匯報申請,借即將開建的“美麗鄉村”契機延伸擴寬蘆山村至祠堂寺村的主干通村公路,這對將來的公交車環行蘆山鄉有極大好處,望黨委、政府考慮,我們不灰心不氣餒,做好自己的事,還要積極支持黨委、政府把那些得天獨厚的村建設得好上加好,也要確保我們這些條件差的村跟上隊伍,不拖后腿,我們也會奮發圖強,為實現李書記提出在短期內蘆山鄉一定要從區政府勝利背回目標管理先進單位獎牌而努力。
更多熱門文章推薦閱讀:
5.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