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然科學類書籍
自然科學類的書籍一直是許多自然科學愛好者所喜愛的書籍,那么自然科學類的書籍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自然科學類書籍,歡迎閱讀參考!
自然科學類書籍 篇1
1、《自私的基因》
作者: [英]理查德·道金斯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原作名: The Selfish Gene
譯者: 盧允中 / 張岱云 / 陳復加 / 羅小舟
簡介:《自私的基因》是20世紀最經典的著作,這版三十周年紀念版,在前版本基礎上有兩章增補和修訂。我們從哪里來,又將到哪里去。生命有何意義,我們該如何認知自己?《自私的基因》充滿想象力。任何生物,包括我們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機器。這本書是實實在在的認知科學,復制、變異和淘汰簡單的三種機制可以演變出所有大千世界生命現象里的林林總總。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的突破性貢獻在于,把根據自然選擇的社會學說的這一重要部分,用簡明通俗的形式,妙趣橫生的語言介紹給大家,這是第一次。他驚世駭俗地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我們生來是自私的。人類窺見了社會關系中基本的對稱性和邏輯性,在我們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之后,我們的政治見解當會重新獲得活力,并對心理學的科學研究提供理論上的支柱。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必將對我們受苦受難的許多根源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
2、《神秘的宇宙》
作者: 薩根 譯者: 周秋麟
出版社: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簡介:《神秘的宇宙》(英文原名cosMos)是世界天文科普史上最為成功的著作之一。也許單純地用“科普讀物”這個詞已經不能準確地形容這本書。作者在書中通過諸多不同領域的史料不僅對天文學中最為本質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同時也特別地對人類本身的問題進行了涉及和討論。天文所推崇和培養的精神包括對教科書和其他書本內容的質疑態度,以及對于教師和專家所言的質疑態度。《神秘的宇宙》出版至今,天文學又取得了極大的進展。通過天文觀測,目前我們已經在相當精確的程度上知道了宇宙的年齡,并且得到了諸如宇宙中可見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精確的比例等信息。就在不到一個月前,三個不同的天文學家小組公布了直接拍到的太陽系外行星系統的圖像。
3、《萬物簡史》
作者: [美] 比爾·布萊森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原作名: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譯者: 嚴維明 / 陳邕
簡介:這是一部有關現代科學發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勝的書,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風趣的筆法,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驚奇和感嘆組成了本書,歷歷在目的天下萬物組成了本書,益于人們了解大千世界的無窮奧妙,掌握萬事萬物的發展脈絡。
4、《天體運行論》
作者: [波] 尼古拉哥白尼 譯者: 姚守國
出版社: 江蘇人民出版社
副標題: 引發人類宇宙觀變革的天文學大發現
簡介:這部書不僅是經典的科學巨著,也是人類深刻研究自然科學并取得偉大成就的第一面旗幟。改變了人類幾千年固有的宇宙觀。從根本上動搖了中世紀宗教和政治的思想基礎。這部劃時代的作品可以跟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相提并論。
5、《通向宇宙的三個階梯》
作者: [美]戴維·加芬克爾 / [美]理查德·加芬克爾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北京)
標題: 太陽到黑洞再到神秘的暗物質
原作名: Three Steps to the Universe: From the Sun to Black Holes to the Mystery of Dark Matter 譯者: 庾君偉
簡介:我們摸不到太陽,怎么知道它的組成?我們看不到黑洞,怎么肯定它們存在?來,讓我們跟隨習慣構想宇宙的科幻作家和習慣拆分宇宙的相對論教授,探究宇宙學中最復雜的現象,看科學家如何在感知世界、探測世界和理論世界探索中逐步接近世界的真相。
6、《基礎天文學》
作者: 劉學富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簡介:基礎天文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書中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系統地講解了天體的運行規律,太陽和太陽系,恒星物理量的測量,雙星和變星、中子星、白矮星和黑洞,恒星的形成和演化,美麗的銀河系和多姿多彩的河外星系及浩瀚的星系集團,并介紹了宇宙的演化及未來以及最新的天文科學成果與空間探測的新發現。書后附有一張光盤,提供了19個“天文觀測和實驗”的示例和豐富的天文觀測圖片及資料,融時代性、科學性、系統性和實踐性于一身。
7、《天文學新概論》
作者: 蘇宜 編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簡介:《天文學新概論(第4版)》是作者蘇宜在積累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天文學最新進展編寫而成。《天文學新概論(第4版)》是第四版,前三版已得到廣大讀者的認可。《天文學新概論(第4版)》可以使讀者比較系統地獲得關于天體和宇宙的各種知識,科學地認識神秘而和諧的宇宙,了解人類生存的宇宙環境及人類探索宇宙的科學方法、艱辛歷程和未來前景,達到開闊視野、啟迪人生、提高科學素養和綜合知識水平的目的。
8、《天才在 左右瘋子》
作者: 高銘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簡介:這本書,是一群誤入歧途的天才的故事,也是一群入院治療的瘋子的故事。
這本書,是作者高銘耗時4年深入醫院精神科、公安部等神秘機構,和數百名“非常態人類”直接接觸后,以訪談形式記錄了生活在社會另一個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礙者等邊緣人)的所思所想。這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懷的精神病患談訪錄。在與精神病患對話的內容里涉及到生理學、心理學、佛學、宗教、量子物理、符號學以及瑪雅文明和預言等眾多領域。表現出精神病患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對生命提出的深刻觀點,聞所未聞卻又論證嚴謹。19、《宇宙之海的漣漪 》
作者: (澳)大衛.布萊爾 / 等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標題: 引力波探測 譯者: 王有瑞
簡介:早在80年前,愛因斯坦就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時至今日,引力波仍沒有被直接探測到。然而,科學家們卻極力肯定它的存在,并在世界各地投入巨資建造大型探測器,希望借此傾聽來自宇宙深處的聲音。人們期盼有朝一日能親耳聽到恒星的.爆炸、中子星的
臺并、黑洞的創生,或許由此我們能弄明白眼前的宇宙為什么會是這樣。從事引力波研究的專家,西澳大學的大衛布萊爾和作家杰夫麥克納瑪拉聯袂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動人心魄的捉迷藏游戲
9、《時空的未來》
作者: 史蒂芬·霍金等
出版社: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譯者: 李泳
簡介:《時空的未來》是S.W.霍金等6位有關時空理論的最重要的物理學家和科普作家的科普作品。《時空的未來》探討了黑洞、引力波、時空隧道等科學理論將把人類引向何方的問題。本書是一本中庸的不同品味的文章的匯集,是霍金參與編著的又一本科普佳作,自出版以來深受讀者好評。
10、《變化》
作家:靈遁者
簡介:《變化》為宇宙物理科普基礎讀物,內容豐富、敘述生動、插圖精彩。更關鍵的是該書在現有物理基礎上,有非常大的啟發性拓展。對于最基本的問題,引力,慣性,相對論,光速,時空都有獨到的看法。適合具有初中,高中,理工科大學初年級文化程度的讀者閱讀。這本書把讀者引入千奇百怪、絢麗多彩的"宇宙物理"。書中沒有繁瑣的數學描述,以當代物理前沿理論為基礎,進行了具有啟發性的探索。是一本通俗易懂,暢快淋漓的科普書籍,吸引了無數普通讀者,為他們了一扇思想之門。
三句話等于讀過這本書:
1.、一個人畢竟是一個人。但人類的悲壯,人類的輝煌,人類的未來,就是由這一個個人組成的。——靈遁者《變化》
2.慣性大小其實和距離沒有關系。因為這是一種性質,處于引力場中的物體,都具有這種性質。你對于地球的慣性是多大,那么對于其他星球而言也是多大。
3.關于人生,關于宇宙的種種問題,永遠不會有最后一個。這是我們最初對探索的渴望,也是我們最后對科學的守望。今晚,請抬頭看看天空吧,找找你自己在哪里?——靈遁者《變化》
11、《見微知著》
作者:靈遁者
簡介:《見微知著》將帶你做一次量子力學之旅。從愛因斯坦和波爾的EPR之爭開始,沿著量子力學發展的道路,帶你去經歷科學史上的烏云和暴雨,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們一起思考,和大膽開拓思維。《見微知著》以極具詼諧和提問式口吻敘述了經典物理和量子力學的碰撞,以及量子力學從無到控制整個微觀世界的艱難發展歷程,回顧了諸多量子力學經典實驗。
作者其實是在用“80后”的語言描寫量子力學與科學家們的探索,雖然這本書寫的是量子力學,但此書提出了眾多新穎的觀點。認為量子力學世界是確定的,對電子雙縫實驗,薛定諤的貓,物理場的統一,波粒二象性等都做出自己的回答。并且清晰勾勒出讓專業人士都覺得很難懂的學科的脈絡。但作者說:“我告訴你們的不是科普知識,而是告訴你們,要學會去思考,去想象。”
三句話等于讀過這本書:
1.、生命在于運動,更在于探索。
2.世界是確定的,思考是有意義的,不去思考,才是無意義的。
3.你想證明的東西,永遠必須在你要證明的東西之外去證明。
12、《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作者:尤瓦爾·赫拉利
簡介:講述了為何我們能登上生物鏈的頂端,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從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到科學革命,我們真的了解自己嗎?我們過得更加快樂嗎?我們知道金錢和宗教從何而來,為何產生嗎?人類創建的帝國為何一個個衰亡又興起?為什么地球上幾乎每一個社會都有男尊女卑的觀念?理清影響人類發展的重大脈絡,挖掘人類文化、宗教、法律、國家、信貸等產生的根源。
13、《眾病之王》
作者 :悉達多·穆克吉
簡介:一部飽含人文主義色彩的社科文化著作。作者憑借翔實的歷史資料、專業文獻、媒體報道、患者專訪等眾多信息,向讀者闡述了癌癥的起源與發展,人類對抗癌癥、預防癌癥的斗爭史。
三句話等于讀過這本書:
1.我們對癌癥的認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過幾十代人不斷試錯得來。
2.正常的細胞都是相同的;惡性的細胞各有各的毒性。
3.我們未曾勝利,但我們永不服輸。
14、《上帝擲骰子嗎》
作者 :曹天元
簡介:這本書帶讀者做一次量子之旅,從神話時代出發,沿著量子發展的道路,親身去經歷科學史上的烏云和暴雨,追逐流星的輝光,穿越重重迷霧和險灘,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們并肩作戰。
三句話等于讀過這本書:
1.不認真看沒意思,認真看一定三觀崩潰。
2.第一個亮點在于,承認上帝的存在。
3.乍一看仿佛對你的生命毫無意義,但它又恰是世間萬物存在的法則。
附:什么是自然科學?
自然科學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質形態、結構、性質和運動規律的科學。它包括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地球科學基礎科學和醫學、農學、氣象學、材料學等應用科學,它是人類改造自然的實踐經驗即生產斗爭經驗的總結。它的發展取決于生產的發展。
原始社會中,人類對自然界的斗爭,因生產工具簡單、粗笨,還受到原始宗教及其他意識的影響,自然科學的發展是緩慢的。不過,人類取得的每一個科技進步,都推動了生產的發展,同時又促進自然科學知識的不斷積累,預示著科技的新突破。因此,盡管當時的人們尚處于蒙昧與野蠻狀態,他們在與自然界的斗爭的過程中,以辛勤的勞動與聰明智慧,不斷地推動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與社會科學的區別:
自然科學是研究世界規律的客觀的科學。不同于自然科學的普世性,社會科學在不同具體條件下存在差異性,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自然科學含括了許多領域的研究,自然科學通常試圖解釋世界是依照自然程序而運作,而非經由超自然的方式,其實建立于敬畏宇宙自然本身。自然科學一詞也是用來定位“科學”是遵守科學方法的一個學科。自然科學 (natural science)是研究無機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屬性在內的有機自然界的各門科學的總稱。其認識的對象是整個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質的各種類型、狀態、屬性及運動形式。其認識的任務在于揭示自然界發生的現象和過程的實質,進而把握這些現象和過程的規律性,并預見新的現象和過程,為在社會實踐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規律開辟各種可能的途徑。
社會科學是關于社會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科學。社會科學是科學化的研究人類社會現象的科學。如社會學研究人類社會(主要是當代),政治學研究政治、政策和有關的活動,經濟學研究資源分配,人類學研究人類文化、習俗,歷史學研究有史料時代的歷史,傳播學研究傳播方式,教育學研究教育方法,心理學研究人類心理,語言學研究人類語言的發展、運用,地理學研究人類社會在地域上的特點,法學研究法律的作用。
【自然科學類書籍】相關文章:
科普類書籍(精選100本)04-29
自然科學專業個人簡歷模板07-28
教育類書籍的讀書筆記05-15
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11-07
社科類書籍值得看的書09-12
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05-2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全文02-23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12-21
自然科學基金合作協議11-07
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11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