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較簡單的六年級植樹節手抄報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比較簡單的植樹節手抄報
植樹節的由來簡介
3月12日,是中國的植樹節。
比較簡單的'植樹節手抄報
中國的植樹節,因時代的演變,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辛亥革命后,民國4年(1915年),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由農商部總長周自齊呈準大總統,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并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準后,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
民國17年(1928年)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國民黨政府通令全國:“嗣后舊歷清明植樹節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民國18年(1929年)2月9日農礦部又以部令公布《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各省植樹暫行條例》16條。而國民政府行政院農礦部長易培基遵照孫中山先生遺訓,積極提倡造林,于民國19年(1930年)2月呈準行政院及國民政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間為“造林運動宣傳周”,于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北方地區以3月初旬,寒氣未消,還不適于栽樹之故,特規定植樹式仍于3月12日舉行外,造林宣傳運動周延至清明節行之。并由該部公布《各省各特別市各縣造林運動宣傳周辦大綱》7條,以便全國照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79年2月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林業總局局長羅玉川提請審議《森林法(試行草案)》和對“決定以每年3月12日為我國植樹節”進行說明后,大會予以通過。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次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
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差異較大,各地適合植樹的時間也不相同。因此,許多省市還規定了自己的植樹日、植樹周、植樹月。
植樹的好處
1、保持水土
2、防風固沙
3、消減噪聲
4、清除污染
5、美化環境
6、保持生態平衡
7、制造氧氣
8、調節溫度
9、消滅細菌
10、產生經濟效益
【比較簡單的植樹節手抄報】相關文章:
比較簡單的六年級植樹節手抄報08-12
比較簡單的女生節手抄報08-09
比較簡單的中小學安全手抄報圖片08-10
比較簡單的小學生交通安全手抄報08-03
比較簡單的自我介紹07-03
植樹節手抄報08-12
植樹節的手抄報「精選」08-12
學生植樹節手抄報:植樹節的好處08-12
3.12植樹節手抄報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