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手抄報內容集錦
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消防安全的內容集錦,慢慢看一看增強下消防知識吧。
消防安全手抄報內容
注意家庭防火安全
夏季氣溫高,雷雨天氣多,用電量大,家庭火災發生率驟升。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稍有不慎就會釀成火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為此,需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注意家庭防火安全。
預警一:雷雨天氣著火。夏季雷雨天氣較多,空氣濕度大,打雷時會產生電磁感應,能使室內金屬設備感應出高電位或強大的電動勢,家里一些比較陳舊的家用電器仍在運行,若是雷電擊中電線,強大的電流瞬間可以導致電器被燒;屋頂、陽臺等位置如果存放陳舊的紙張、麻布、棉花等易燃物品受潮后,遇到閃電擊中極易燃燒。
防范措施:一、在雷雨天氣時,部分陳舊的電器應該停止運轉,并且拔掉電源。二、門窗應該緊閉,同時將窗臺周邊的一些電器收起,防止雷電擊中自燃導致火災。三、不要打開電腦、電視、收音機等電器,防止雷電通過天線或者網線傳播引發火災。四、將部分易燃物品妥善保存,應當放在干燥、絕緣的環境下保存。
預警二:家電過熱著火。夏季氣溫高,家電工作時產生的熱量不易散失,從而產生過高的環境溫度。而過高的溫度,除了影響家電的使用壽命外,一方面能加速導線、線圈等絕緣層老化,出現短路起火;另一方面還能直接引燃家電上的可燃部件或周圍的可燃物。
防范措施:一是控制好家電的使用時間,限制熱量產生。二是保證空氣流通,及時散熱。三是家電放置盡可能遠離其他可燃物。
預警三:液化氣著火。液化氣在夏季高溫狀態下極易揮發,高溫加速液化氣管路老化、開裂等危害,一旦氣體揮發,遇明火容易產生爆燃,造成火災或人員傷亡。
防范措施:一是嚴格按照“先點火,后開氣”的原則操作,且點火后人不能離開,不用時應及時斷掉氣源。二是將液化罐放置在陰涼處,定期檢查氣罐、軟管、接頭等部位,如有損壞及時更換。三是罐體附近不可存放可燃物。另外,液化氣殘液不能亂倒。
預警四:驅蚊用品著火。夏季蚊蟲猖獗,幾乎每個家庭都會使用一些防蚊、滅蚊的用品,如蚊香、蚊帳、驅蚊器、滅蚊劑等。這些用品,雖然驅逐了蚊蟲,卻或多或少地給家居安全帶來隱患。蚊帳等物輕、薄,容易起火,且火勢蔓延速度極快;噴霧驅蟲劑受熱膨脹或猛烈撞擊,易燃易爆。
防范措施:一、在驅蚊時應當注意把點燃的蚊香放在金屬支架上,且不要靠近可燃物。二、使用電熱蚊香器時要防止使用時間過長,燒毀電器導致火災事故。三、噴霧驅蟲劑、花露水等燃點較低噴霧、液劑(平時常用的啫喱水、香水、指甲油等)應放置在通風陰涼處,不宜接近明火用品。
外出時防火注意事項
一、出行前仔細檢查家中爐火、蠟燭等明火是否熄滅;燃氣閥門、電器開關是否關閉,特別是停電后要及時切斷電源再出門,以防復電后發生意外;
二、公共場所開業等可能出現人員大量超員的情況,盡量不要進入現場,更不可長時間逗留;
三、外出住宿賓館旅社,要事先留心安全出口、樓梯間、疏散通道及有關消防設施的設置情況;
四、不進入邊施工邊營業的公共場所;不涉足燃放煙花爆竹并同時準備放氫氣球的慶典場所;
五、不到疏散通道、應急照明等消防設施不符合要求的錄像廳、歌舞廳、游藝廳、咖啡廳、網吧、商場等場所(特別是地下室)娛樂、消費;
六、外出至公共場所不要吸煙,更不可在有易燃或可燃物的地方吸煙,特別注意不要臥床吸煙、酒后吸煙或亂丟煙頭;
七、在有山林的地方不要攜帶火種、使用明火,更不要在山上野炊生火,防止發生山林火災;
八、不擅自攜帶危險化學品乘坐車船等各類交通工具,發現別人攜帶要及時提醒、制止;
九、危險化學品出現泄漏等險情時,不要在現場圍觀;
十、夜間聞到煤氣、液化石油氣、汽油等異常氣味時,要及時查看,但不要輕易使用明火照明;
十一、隨時不忘對孩子的監護,切記讓孩子遠離火種;
十二、要考慮到地震、雷擊、縱火、容器爆炸以及附近火勢蔓延等引發火災時,救人及自救的問題;
十三、遭遇火災等突發性災害事故,要以人員安全疏散為宗旨,不要貪戀財物貿然進入火災現場提取錢物;
十四、發生火災后,應選擇正確的方式快速逃生。當無法逃生時應關閉門窗等待救援,但不要輕易跳樓,也不要利用普通電梯逃生;
十五、萬一獨自被困火災現場,別忘了使用手機以及衣服、口哨、手電筒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及時向外界發出求救信號。
火災逃生自救十法
一要了解和熟悉環境。當你走進商場、賓館、酒樓、歌舞廳等公共場所時,要留心太平門、安全出口、滅火器的'位置,以便在發生意外時及時疏散和滅火。
二要迅速撤離。一旦聽到火災警報或意識到自己被火圍困時,要立即想法撤離。
三要保護呼吸系統。逃生時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將口鼻捂嚴,否則會有中毒和被熱空氣灼傷呼吸系統軟組織窒息致死的危險。
四要從通道疏散。如疏散樓梯、消防電梯、室外疏散樓梯等。也可考慮利用窗戶、陽臺、屋頂、避雷線、落水管等脫險。
五要利用繩索滑行。用結實的繩子或將窗簾、床單被褥等撕成條,擰成繩,用水沾濕后將其拴在牢固的暖氣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員逐個順繩索滑到下一樓層或地面。
六為低層跳離,適用于二層樓。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頭、床墊、大衣等柔軟的物品,以便“軟著陸”,然后用手扒住窗戶,身體下垂,自然下滑,以縮短跳落高度。
七要借助器材。通常使用的有緩降器、救生袋、網、氣墊、軟梯、滑竿、滑臺、導向繩、救生舷梯等。
八為暫時避難。在無路逃生的情況下,可利用衛生間等暫時辟難。避難時要用水噴淋迎火門窗,把房間內一切可燃物淋濕,延長時間。在暫時避難期間,要主動與外界聯系,以便盡早獲救。
九利用標志引導脫險。在公共場所的墻上、頂棚上、門上、轉彎處都設置“太平門”、“緊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電話”和逃生方向簡頭等標志,被困人員按標志指示方向順序逃離,可解“燃眉之急”。
十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顧他人死活的行為和前擁后擠現象,要堅決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
教學樓起火時如何脫險
現代教學樓由于樓層逐漸增高,結構越來越復雜,學生密度大,加上課桌、課椅等可燃物較多,當發生火災時,逃離比較困難。一旦樓房著火,應當按以下方法逃生:
1、當發現樓內失火時,切忌慌張、亂跑,要冷靜地探時著火方位,確定風向,并在火勢未蔓延前,朝逆風方向快速離開火災區域。
2、起火時,如果樓道被煙火封死,應該立即關閉房門和室內通風孔,防止進煙。隨后用濕毛巾堵住口鼻,防止吸入熱煙和有毒氣體,并將向上的衣服澆濕,以免引火燒身。如果樓道中只有煙沒有火,可在頭上套一個較大的透明塑料袋,防止煙氣刺激眼睛和吸入呼吸道,并采用彎腰的低姿勢,逃離煙火區。
3、千萬不要從窗口往下跳。如果樓層不高,可以在老師的保護和組織下,用繩子從窗口降到安全地區。
4、發生火災時,不能乘電梯,因為電梯隨時可能發生故障或被火燒壞;應沿防火安全疏散樓梯朝底樓跑;如果中途防火樓梯被堵死,應立即返回到屋頂平臺,并呼救求援。也可以將樓梯間的窗戶玻璃打破,向外高聲呼救,讓救援人員知道你的確切位置,以便營救。
燃燒與火災
1.燃燒的必備條件:可燃物、氧化劑、溫度,有焰燃燒還要求有未受仰制的鏈式反應。
2.火災、閃燃、陰燃、爆燃、自燃及閃點、燃點、自燃點的定義:
火災: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
閃燃:在可燃液體(固體)表面上揮發的蒸汽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濃度后,遇明火產生的一閃即滅的燃燒現象。
陰燃:沒有火焰的緩慢燃燒現象。
爆燃:以亞音速傳播的爆炸。
自燃:可燃物質在沒有外部明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熱或自身發熱并畜熱所產生的自行燃燒現象。
閃點:在規定的實驗條件下,可燃液體(固體)能放出足量的蒸汽并在容器內的液體(固體)表面處于空氣形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溫度。
燃點:在規定的實驗條件下,液體或固體能發生持續燃燒的最低溫度。
自燃點:在規定的條件下,可燃物質產生的最低溫度。
3.火災分為六類:按照國家標準GB、T4968-2008《火災分類》的規定,把火災分為A、B、C、D、E、F六類。A類火災:固體物質火災;B類火災:液體物質火災;C類火災:氣體火災;D類火災:金屬火災;E類火災:帶電設備火災;F類火災:烹飪器具內的烹飪物(如動植物油脂)火災。
4.滅火的基本原理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冷卻、窒息、隔離和化學抑制。
5.可燃液體的燃燒特點:流體是否發生燃燒、燃燒速率的高低與液體的蒸汽壓、閃點、沸點和蒸發速率等性質有關。
6.可燃固體的燃燒特點:固體可燃物必須經過受熱、蒸發、熱分解,固體上方可燃氣體濃度達到燃燒極限,才能持續不斷發生燃燒。
7.熱傳播有三種途徑: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
8.氧指數:在規定條件下,固體試樣在氧、氮混合氣流中,維持平穩燃燒所需的最低含氧量。以氧氣所占體積百分數的數值表示。
爆炸
1.物理爆炸、化學爆炸、爆炸極限、爆炸上限、爆炸下限的概念物理爆炸:由于液體變成氣體或者氣體迅速膨脹,壓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過容器的極限壓力而發生的爆炸。
化學爆炸:因物質本身發生化學反應,并產生大量氣體和高溫,而發生的爆炸。
爆炸極限:可燃氣體、蒸汽或粉塵與空氣混合后,遇火產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濃度。
爆炸上限:可燃氣體、蒸汽或粉塵與空氣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傳播的最高濃度。
爆炸下限:可燃氣體、蒸汽或粉塵與空氣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傳播的最低濃度。
2.粉塵爆炸的特點(1)多次爆炸是粉塵爆炸的最大特點;(2)粉塵爆炸所需的最小點火能量較高,熱表面點燃較為困難;(3)與右燃氣體爆炸相比,粉塵爆炸壓力上升較緩和,較高壓力持續時間長,釋放的能量大,破壞力強。
燃燒產物及其毒性
由燃燒或熱解作用而產生的全部的物質,稱為燃燒產物。燃燒產物通常指燃燒生成的氣體、熱量、可見煙等。
1.燃燒生成的氣體,一般指:一氧化碳、氰化氫、二氧化碳、丙烯醛、氯化氫、二氧化硫等。
2.大多數物質的燃燒是一種放熱的化學氧化過程。從這種過程放出的能量以熱量的形式表現,形成熱氣的對流與輻射。熱量對人體具有明顯的物理危害。
3.由燃燒或熱解作用所產生的懸浮在大氣中可見的固體和(或)液體顆粒總稱為煙。其粒徑一般為0.01-10微米。這種含碳物質是在火災中不完全燃燒所生成的。燃燒產物的數量、組成等,隨物質的化學組成以及溫度、空氣供給情況等變化而不同。燃燒產物的毒性:見《消防監督檢查》第20面。
二氧化碳它是主要的燃燒產物之一,在有些火場中濃度可達15%。它最主要的生理作用是刺激人的呼吸中樞,導致呼吸急促、煙氣吸入量增加。并且還會引起頭痛、神智不清等癥狀。而一氧化碳是火災中致死的主要燃燒產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對血液中血紅蛋白的高親和性,其對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比氧氣高出250倍,因而,它能夠阻礙人體血液中氧氣的輸送,引起頭痛、虛脫、神智不清等癥狀和肌肉調節障礙等。
【消防安全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消防安全手抄報內容10-02
消防安全的手抄報內容08-01
119消防安全手抄報內容10-27
有關消防安全手抄報內容精選07-30
消防安全主題手抄報內容08-02
有關消防安全的手抄報內容07-31
消防安全的手抄報內容資料09-02
消防安全手抄報內容資料07-30
關于消防安全手抄報的內容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