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春節手抄報資料1:春節的起源
春節又稱元日、元旦、無正、元辰、元朔、歲旦、歲首、歲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過年,為夏歷新年的第一天。由于歷法不同,各代歲首之日不盡一致:夏代為正月初一,商代為十二月初一,周代為十一月初一,秦代為十月初一,漢武帝時又恢復到正月初一,并延續至今。
“春節”,各代所指也有區別。漢代指立春這一天,南北朝指整個春季,到了近代才指正月初一。它是我國歷史最悠久、活動內容最豐富、禮儀最隆重、場景最壯觀、食品最精致的一個傳統節日,全國56個民族中的53個(除去藏、白、傣族)都要舉行盛大的家宴或族宴慶賀,故又稱“元日大慶宴”。
據史籍記載,春節在唐虞時叫“載”.夏代叫“歲”,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義指谷物生長周期,谷子一年一熱,所以春節一年一次,含有慶豐的寓意。又傳,春節起源于原始社會末期的“臘祭”,當時每逢臘盡春來,先民便殺豬宰羊,祭祀神鬼與祖靈,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免去災禍。他們用朱砂涂臉,身披鳥羽,唱跳吃喝,熱鬧非凡。至于互相拜年宴請,則起自漢初,對此《通典》有所記載。
小學春節手抄報內容2:春節對聯
上聯:五羊獻瑞人增壽
下聯:百鳥鳴春喜盈門
上聯:五羊獻瑞增春色
下聯:百鳥爭鳴唱福音
上聯:玉羊啟泰迎春至
下聯:金馬奮蹄載譽歸
上聯:一片白云羊變幻
下聯:千條翠柳燕翻飛
上聯:英雄跨馬揚長去
下聯:龍女牧羊載福來
上聯:猶思駿馬奔騰急
下聯:更贊矯羊奮發先
上聯:玉樹蔥蘢皆出色
下聯:金甌穩固不亡羊
上聯:玉羊啟泰迎春至
下聯:金馬奮蹄載譽歸
上聯:玉宇澄清觀燕舞
下聯:草原茂盛喜羊歡
上聯:八駿榮歸除夕夜
下聯:三春新譜放羊歌
上聯:八駿嘶風傳捷報
下聯:五羊跳躍展新圖
上聯:玉宇澄清觀燕舞
下聯:草原茂盛喜羊歡
上聯:才聽駿馬踏花去
下聯:又見金羊獻瑞來
上聯:春草茸茸催馬壯
下聯:碧溪潺潺助羊肥
上聯:九州百族辭馬歲
下聯:兩岸三通接羊年
上聯:老馬奮蹄知路遠
下聯:羔羊跪乳感恩深
上聯:老馬識途歸故里
下聯:羔羊跪乳報春暉
上聯:馬馳萬里傳捷報
下聯:羊越千山奏凱歌
上聯:馬馳原野繁花茂
下聯:羊躍神州事業興
上聯:馬年已繪豐收景
下聯:羊歲繼吟致富詩
上聯:羊角扶搖九萬里
下聯:馬蹄奔向二千年
上聯:八駿嘶風傳捷報
下聯:五羊跳躍展新圖
上聯:人懷遠志馳良馬
下聯:世易新春喚白羊
上聯:馬步生風辭舊歲
下聯:羊毫揮墨寫佳聯
上聯:馬甲雄騎迎勝利
下聯:羊羹美酒慶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