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加深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視野,增長才干。下面小編整理的大學生供電所實習心得是一位大學的自述,歡迎來閱讀。
在畢業之際,為響應學院團號召,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我前往武陟縣xxxx鄉供電所開展了為時三周(2015年2月20日至2015年3月9日)的畢業實習活動。活動期間,我參加了供電所里的各項活動,內容涉及到整理相關工作記錄、接待客戶、隨從兩位電工師傅去臺區檢查漏電保護器、陪同電業局從業人員進行10kv變壓器預防性試驗等各個方面。活動中大虹橋鄉供電所給予了大力的支持。現將本次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Xxx鄉供電所統管大虹橋鄉所轄的14個行政村全部居民的生活用電和工業用戶用電,在各級電力公司和省、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其農電工作蓬勃發展,通過全所廣大干部職工的辛勤努力,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農電管理步入規范化軌道,對農村電工基本實現了準職業化、正規化、專業化的管理,基本完成了對農村電工的統一考核,擇優聘用,持證上崗工作。
在實習的前一周,主要是對業務的熟悉,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在接待客戶的過程中,大大提升了與人交流的能力,同時更加注重待人接物的細節。
在接下來的兩周內,我主要隨從電業局高壓實驗班對該轄區的10kv變壓器進行預防性試驗。由于是實習生,我并沒有真正參與到整個過程中,師傅給我講解了各個試驗的步驟。在校期間,曾做過絕緣綜合試驗,其主要內容包括絕緣電阻的測量、泄露電流及直流耐壓試驗、交流耐壓試驗、變壓器油的絕緣強度試驗接地極接地電阻的測量等。這些內容與現場師傅們做的實驗都大致相同,也終于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在現場工作,師傅們難免會比較辛苦。在寒冷的冬天,師傅們不畏嚴寒,為了鄉民們用電安全,毅然屹立在寒風中做實驗。做任何工作都要有敬業的精神,勞苦在所難免,重在堅持。經過這三周的實習,我也很深刻的意識到理論對實踐的重要指導作用。
經過三周的實習,感覺到了學校教學與社會實踐的密切聯系。實習期間不再像在學校里學習那樣,有老師、有作業、有考試,而是一切要自己主動去學去做。只要想學習,學習的機會還是很多的,老員工們從不吝惜自己的經驗來指導你工作;集團公司、公司內部有各種各樣的培訓來提升自己,你所要做的就是甄選哪些是你需要了解的,哪些是你主要學習的。學習能力是一方面,同時態度也是很重要的。在工作中,你不只為公司創造了效益,同時也提升自己。初入社會,我應該要做更多的事來累積經驗,特別是現在實習工作并不像正式員工那樣有明確的工作范圍。如果工作態度不夠積極,每天就會覺得沒事可做,所以平時就更需要主動爭取做事,這樣才能多積累多提高。工作往往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一個團隊在完成一個項目,在工作的過程中如何去保持和團隊中其他同事的交流和溝通也是相當重要的。一位資深人力資源專家曾對團隊精神的能力要求有這樣的觀點:要有與別人溝通、交流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大家在工作中各盡所長,團結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個人要想成功及獲得好的業績,必須牢記一個規則:我們永遠不能將個人利益凌駕于團隊利益之上,在團隊工作中,會出現在自己的協助下同時也從中受益的情況,反過來看,自己本身受益其中,這是保證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步入社會就需要了解基本禮儀,而這往往是原來作為學生不大重視的,無論是著裝還是待人接物,都應該合 乎禮儀,才不會影響工作的正常進行。這就需要平時多學習,比如注意其他人的 做法或向專家請教。作為學生面對的無非是同學、老師、家長,而工作后就要面對更為復雜的關系。無論是和領導、同事還是客戶接觸,都要做到妥善處理,要多溝通,并要設身處地從對方角度換位思考,而不是只是考慮自己的事。人的一生中,學校并不是真正永遠的學校,而真正的學校只有一個,那就是社會。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學生投身改革開放,向工農群眾學習,培養鍛煉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
三周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終生受用。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干。
今后真正進入社會工作,也主要想從事本專業,例如電氣工程師助理,電子銷售工程師助理等。由于自己的實踐經驗不足,故初入社會應該從基層做起,累積夠經驗并有相關的各種能力證書后,慢慢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
最后,感謝學校及供電所給我這次實習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