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攝影測量調繪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必須寫自己的實習經歷,可參考別人的資料,但不能抄襲,一旦發現一律作為零分處理。以下關于攝影測量調繪實習報告的內容是由中國人才網為您整理提供的,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歡迎閱讀與借鑒。
一、前言
攝影測量技術的應用,是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已走過了半個多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攝影測量從模擬時代進入到解析時代,如今發展到了全數字化時代,正在不斷地滿足國民經濟各行業的應用需求,逐步形成為地理信息系統基礎數據采集獲取的主要技術方法,越來越在測繪行業得到廣泛的應用。而當前外業調繪一體化作業方法已逐步走向成熟,與傳統的調繪作業方法相比較,如今的調繪作業方法已是相當完善,不僅有一定的自動化程度,而且成果精度和工作效率遠遠高于傳統的作業方法,而勞動強度遠比過去的作業方法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資料源的不斷豐富,進一步對外業調繪作業方法加以改正,對降低勞動強度、提高作業單位的生產能力,更好地滿足社會信息化發展需要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實習目的與要求
本次實習是在攝影測量的教學基礎上,理論實際相聯系的動手操作實習,是我們在學習測量專業的一個重要的實習環節。一方面是培養我們的實踐操作能力和運用軟件解算數據的能力,另一方面培養我們在今后遇到問題應該如何去解決的能力,通過實習發現自己在實踐動手方面的不足并想辦法解決,為以后的工作實踐打下扎實的基矗使我們熟練地掌握攝影測量及遙感的原理,信息獲取的途徑,數字處理系統和應用處理方法。并進一步鞏固和深化理論知識,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切實加強我們大家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大家對這門新技術的認識和把握,全面培養我們的應用能了、創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實習地點
東華理工大學及學校周邊范家村等地
四.實習用具
小比例尺航片、畫圖板一個、透明紙、鉛筆、橡皮
五.實習任務與要求
掌握航片調繪的方法步驟
六、實習步驟
航片調繪 本次實習的遙感圖像調繪主要判讀航片測區地物屬性,在透明紙上勾出邊界,必要時進行清繪。在進行野外調繪之前,將調繪航片平放在畫圖板上,然后再將比調繪圖稍大一些的透明紙蓋于調繪航片上,用膠帶粘好,連同調繪航片用夾子固定于畫圖板。 第一天先將測區走過一遍,確定繪圖邊界,確定調繪路線,并對測區的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比較實際測區和航片的差別,并知道那些地方的地物是發生了變化的,以便于以后的判讀調繪工作進行。接下來的兩天根據預定路線進行測區航片的地物判讀和屬性的標注。一般按照由遠及近、從總貌到碎部、邊走邊判,遠看近判的原則進行
七.調繪時的注意事項:
即地物地貌的調繪要連續進行,避免調繪不連貫和遺漏。 當地理名稱注記過密時,可適當取舍。調繪工作應按照國家標準的地形圖圖式進行,說明性質的注記應采用“簡注表”,不得任意命名。調繪要按照實地情況嚴格進行,不得偽造、篡改。在調繪好的透明紙上,圖名注于調繪片正上方,調繪者姓名及調繪日期等信息在調繪航片的右下角。八.外業調繪作業方法和存在的問題
1 外業調繪作業方法
外業調繪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實地確定地物、地貌的真實性質,查清其實際“身份”,根據圖件需要表示的內容要求取舍影像上的地物、地貌,并對影像上沒有的新增地物、地貌進行補測,實地調查、注記地理名稱。其最終目的是為了使測繪成果圖件符合規范、圖式的標準、要求。
首先利用所收集到的資料在影像圖上標出界線和地名;其次,到野外實地對影像圖上有的地物、地貌進行確認和取舍,調注地理名稱,逐一核實源資料上的地理名稱,同時對影像圖上沒有的地物、地貌,按規定要求補測到影像圖上,將調查結果草繪在影像圖上,隨著測繪設備的投入和繪圖軟件的成熟,外業調繪改變了全野外調繪法的作業模式,采用了綜合調繪法。該方法就是首先在內業充分利用影像信息和相關資料,在計算上采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如立體觀察、影像識別、資料分析等),判讀并采集相應的地物、地貌要素,對判繪過程中有疑問的或無法判繪的要素(如管線、道路附屬物、獨立地物、植被、地理名稱等),在調繪影像圖上進行標識;其次,攜帶筆記本電腦到野外實地對內業判繪的地物、地貌進行確認,對內業判繪錯誤的地物、地貌進行修正,調注地理名稱,并對內業判繪有疑問的或無法判繪的要素進行實地調繪,同時對影像圖上沒有的地物、地貌,按規定要求補測到計算機內相應的影像圖上。
2 外業調繪作業方法存在問題
外業調繪是航測數字化成圖的主要工作之一,由于長期受人工干預的限制,至今沒有從根本上改正,人為地增加了作業強度,平添了人為誤差產生的機率,影響了最終成果的精度與質量。這是長期困擾外業調繪工作的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
(1)全野外調繪法工藝流程可表示如下:
從全野外調繪法的工藝流程中可以明顯地看出,這種作業方法需要先進行外業一系列的調查以后,再在室內進行數據采集和編輯,其作業模式由于在傳統調繪方式上發展起來的,難免存在著下列缺陷:
① 投入人員多,作業周期長,加大了生產成本,經濟效益低下;
② 野外作業時間長,調查范圍廣,增加了勞動強度,工作效率低;
③ 工序繁多,增大了人為誤差的產生,導致成果成圖精度的降低;
④ 數據采集工作量大,自動化程度低,影響了勞動效率。
(2)綜合調繪法工藝流程大體可表示如下:
從綜合調繪工藝流程可以出看出,外業調繪雖然改變了全野外調繪法的先外后內的作業模式,采用了先內業后外業的工藝流程,由于其實際作業只對內外業工序的調換,仍然存在著全野外調繪法所存在的問題。因此,外業調繪工作仍然需要進一步改進(如工藝流程圖中虛線框內部分)。
3 外業調繪作業方法的改進
根據外業調繪工作流程所存在的問題,結合當前計算機、軟件等技術的發展和源資料數字化程度高的現狀,針對性地加以改正,將使外業調繪工作在工作量、勞動強度和工作環境等方面得到根本的解決。改正后的外業調繪工藝流程為:
改進后的作業方法將具有以下優點:
(1)野外工作量少,減輕了勞動強度,為穩定野外職工隊伍奠定基礎;
(2)數據采集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
(3)人為誤差減少,提高了成果成圖的精度;
(4)投入人員少,作業周期短,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九.結束語
外業調繪改正后的作業方法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了野外和數據采集的作業時間,改善了工作環境,提高了作業效率,最終實現了經濟效益的提高,應用前景非常樂觀。由于測繪成果共享機制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源資料的收集是一大難題;另外該作業方法的自動化程度不高,也需要進一步的改進。隨著體制的不斷完善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不遠的將來,航測外業調繪作業方法將會向智能化變遷。
十.實習心得
攝影測量是一門專業的測繪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很廣的學科,隨著遙感技術的不斷發展,這門學科正從幾何學向信息科學發展。它的發展及運用對我們測繪來說是很有幫助的。而攝影測量實習則可以提高我們對攝影測量知識的理解,加強我們的實際運用能力。
此次實習分兩個個板塊,分別是全數字立體測圖;像片的判讀與調繪等。全數字立體測圖是利用計算機代替解析測圖儀、用數字影像代替模擬像片、用數字光標代替光學光標,直接在計算機上進行數字化測圖的作業方法。這個實習要求我們學會使用軟件構建立體模型,制作測區的DEM、DOM和等高線圖,。像片的判讀與調繪則是讓我們利用學過的幾類常用遙感影像的判讀技術與方法,完成航空像片或彩紅外片的判讀和外業調繪工作,掌握全野外調繪的基本技能。為使學生明確本次實習的總體任務及每一實習項目具體的作業程序、作業方法,指導教師在各項實習內容開展之前進行集中講解,做到任務明確、過程清晰;實習過程中,分組指導和定期集中討論相結合,啟發學生解決作業中出現的實際問題。本次實習不僅使學生理論知識得到鞏固、操作能力得到加強,同時也使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得到提高。在航片調繪實習過程中不免出現些錯誤和困難,但是我們都沒有因此而放棄。
我個人覺得在實習過程中細心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選擇界點時,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將航片像點中的界點找錯。還有在航片調繪清繪時,如果我們不細心,在沒有記住航片中現在有所改變的地方,我們的成果就會因我們的粗心大意而失去意義。所以我認為養成一個細心嚴謹的態度是非常必要的,這將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錯誤和損失。其實,我覺得本次實習沒有什么特別困難的地方,只要大家能夠做到認真細心,我們的實習就會很順利。
攝影測量實習中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剛開始的像片的判讀與調繪,雖然我們剛開始時要天天去野外調繪踏勘,可能有點辛苦,但也讓我們學會了在野外如何建立判讀標志,根據判讀任務擬訂判讀編輯指示或技術補充指示;這室內判讀收集調查判讀樣片資料,對那些難于識別和需要判讀而不常見的地物,拍攝地面立體照片,建立作業區的判讀標志庫,對復雜地物提出謄建議預測,根據預測做好人員分工和組織工作等。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平時在課堂上所不能學到和理解到的。在地理要素的調繪中,讓我們學會了認真與仔細,因為調繪片上表示的各項地理要素一定要齊全,綜合取舍要合理;在圖面上的各種數字注記要齊全;位置要恰當。所有的這些都有助于我們養成做事認真負責的態度。
在這次實習中,我們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也讓我們了解了攝影測量的應用及以后的發展狀況,讓我們知道了攝影測量的重要性及對我們將來工作的重要性。同時這次實習也讓我們對以后的測繪方式有了全新的了解與認識,增長了我們的知識及見解,也讓我們對測繪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攝影測量調繪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攝影測量實習報告02-18
數字攝影測量實習報告08-03
攝影測量內業實習報告02-17
攝影測量外業實習報告07-26
攝影測量學實習報告07-26
數字攝影測量實習總結報告08-14
攝影測量實習報告范文3000字11-03
攝影測量實習心得07-30
攝影測量實習心得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