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地質實習報告

時間:2024-11-17 05:37:08 實習報告 我要投稿

2023地質實習報告模板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3地質實習報告模板,歡迎大家分享。

2023地質實習報告模板

2023地質實習報告模板1

  1.目的

  地質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探究性很強的自然科學。認識實習是教學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在學習相關地質基礎知識之后,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各種地質現象,理論聯系實習,增強感性認識,鞏固基礎理論知識。同時,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訓練,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任務

 、僭谝巴鈱Ω鞣N內、外地質作用進行初步觀察分析,著重點是外力地質作用的觀察分析。

  ②在老師的指導下,初步對三大類巖石、地質構造和礦產進行觀察認識,了解它們在自然界的分布狀況。

 、圻M行野外地質工作方法的基本訓練,包括地質羅盤的使用、手標本采集、地質現象觀察、描述記錄等內容。

 、芡ㄟ^實習,培養學生運用辨證唯物主義觀點,觀察分析地質作用規律,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要求

 、賹嵙暻皩W生應認真學習實習知道書,以明確實習目的、內容安排等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有條不紊。

  ②實習中學生要聽從老師安排,認真聽指導老師的講解。

 、郜F場觀察各種地質現象要認真細致,并作好記錄,還應多問、多思考,克服怕苦怕累的懶惰思想。

 、苊總學生應采集3——5塊有代表性的巖石、礦物或化石標本。

 、.實習的組織形式及實習過程

  實習的組織形式以班級為單位,每個班又分兩個小組,每個小組由一個指導老師帶領實習,過程由實習指導書上的日程安排: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乘車由昆明至武定縣五孔橋,下午芭蕉箐采礦場、雷剛廠;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獅子山石棉廠至獅山風景區,下午乘車由武定縣至元謀縣;

  第四天上午元謀縣朱布超基性巖體,下午元謀縣黃瓜園大橋;

  第五天上午元謀縣德大大橋至那化大橋,下午元謀縣彎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3)實習任務完成情況

  通過實習我們三大類巖石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認識,能夠在野外認識和辨別三大類巖石,還能夠在野外辨別各種地質構造。通過在各實習點對其的觀察,實地考察,我掌握了羅盤的使用,還在各實習點采集了各種相應的巖石標本。還提高了我們對各種地質現象的觀察分析能力,并學會了野外紀錄,基本達到學校預期的目標。

  二.各實習點地質概括

 、爬ッ魑魃降貐^

 、俚貙樱河衫系叫氯缦,

  1.泥盆系上統宰格組(d3z):該巖石為灰色厚層狀細晶白云巖,細晶結構,塊狀構造,風化面為灰黑色,呈刀砍狀。

  2.石碳系下統大塘組(c1d):該巖石為灰色、深灰色角礫狀灰巖厚層狀灰巖,角礫大小混雜,為鈣質膠結,較緊密,含珊化石,底部辦翠綠色頁巖與宰格組呈假整合接觸。

  3.石碳系中統威寧組(c2w):灰色、灰白色中厚層狀灰巖,粉晶結構,塊狀構造中部夾角礫巖,含珊瑚、腕足化石,礦物成分為方解石等,風化面為灰白色,局部有鐵質侵染,與大塘組整合接觸。

  4.二迭系下統——(1)倒石頭組(p1d):上部黑色頁巖與泥灰巖互層,中部呈黑色頁巖夾薄層沙巖,含植物化石,下部為雜色黏土、黃鐵礦及煤線,與威寧組呈假整合接觸(2)棲震組(p1x):為淺灰色厚至塊狀細晶白云巖,風化面為灰黑色白云質灰巖。風化后成團塊狀小虎斑,成分為方解石(70%)和白云石(30%)越往上白云石逐漸增多。含豐富珊瑚化石,與倒石頭組整合接觸。(3)茅口組(p1m):上部為灰色、灰白色中厚層狀灰巖,中部為灰色厚狀灰巖與灰色琥珀斑狀白云質灰巖互層,巖性較純,層理不發育,表面有雨蝕溝槽,含珊瑚等化石,下部為灰色厚狀不規則琥珀斑狀白云質灰巖,與棲震組整合接觸。

  5.二迭系上統蛾眉山組(p2b):上部為黑色氣孔狀杏仁狀玄武巖,塊狀玄武巖,部分地段見柱狀節理或球狀風化;中部為紫色、紫紅色凝灰巖,可見由粗細的韻律變化層理,下部為玄武質燦集塊巖。含灰質角礫玄武巖,含灰質角礫凝灰巖。

  ②構造:普渡河----西山(滇池)大斷裂

  大斷裂為昆明地區南北向的主干斷裂。西山龍門一帶,斷面向東傾斜,產狀較陡,近于直立,東盤下降形成昆明斷陷盆地,西盤上升形成觀音山、西山及龍門等地貌景觀。該斷層控制了昆明地區的地層、構造、礦產及地形地貌的形成與發展。

 、蹘r漿巖:該地區有氣孔狀、杏仁狀玄武巖及塊狀玄武巖,玄武質火山集塊巖,含灰質角礫玄武巖,含灰質角礫凝灰巖。

  ④地貌:西山大斷裂西盤上升形成了觀音山西山龍門,東盤下降止水形成滇池山及龍門(斷層崖)等地貌景觀。滇池為斷陷湖泊,西岸多為半島、海灣,地形起伏較大;北岸、南岸、東岸地形起伏較小,有八條較大的河流注入,形成河口三角洲,沖積扇等沉積。

  西山小石林,由二迭系棲霞和茅口組的灰巖巖、白云質灰巖構成。地表巖石在雨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下,風化、容蝕形成巖溶地貌(又稱kast地貌)。石筍、石芽、石柱、溶溝、溶槽、溶蝕漏斗等地貌隨處可見。

 、莆涠ǖ貐^

  1.地層:在五孔橋觀察了輝綠巖與三疊系資組的接觸關系及灰綠巖體的巖石特征(球形風化)。經過觀察,發現二者的接觸面的特征是:接觸面呈波狀起伏,面上有一層厚厚的灰褐色鈦鐵礦及褐黃色的古風化粘土層,且厚度不一,二者呈沉積接觸關系。輝綠巖中無舍資組的俘虜體,其上舍資組中底礫巖無烘烤蝕變現象;輝綠巖中長石高嶺土化現象明顯。

  在雷剛廠觀察了三疊系舍姿組與寒武系西王廟組的接觸關系。

  西王廟組:為紫紅色泥巖與黃色粉砂巖互層。

  舍姿組:為紫灰色泥巖夾多層淺灰黃中層狀粉砂巖為主。底部為灰黃色薄、中層狀含細礫、含鮞狀赤鐵礦不等粒石英砂巖夾泥質粉砂巖,接觸面為含礫粗砂巖。二者的.接觸關系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觸。

  芭蕉箐鐵礦觀察到縮頭山組:該鐵礦位于武定縣南東5公里處礦體產于泥盆系中統魚子甸組第一段(d2y1):屬于沉積型鐵礦床;礦石主要為鮞狀赤鐵礦。第二段為灰白薄中層狀隱晶質灰巖,泥灰巖夾白云巖,鈣質泥巖。其中在鐵礦中含有磷成分和薄層黑色頁巖、泥巖等,還含有植物碎片、貝類化石。

  在獅山石棉礦觀察到登云組白云巖,獅山風景區出露寒武系,竹寺組廣泛分布,為灰黃,黃綠色頁巖、粉砂巖該礦是白云質灰巖與輝綠巖體的接觸帶,為輝綠巖體侵入,使基性巖漿熱液與白云質灰巖中的鎂質發生變質作用,形成蛇紋石化、大理巖化和石棉,石棉礦呈似層狀、脈狀、透鏡狀分布于外接觸帶的白云質灰巖中。

  2.構造:人民渡獅山大斷裂

  斷層走向北東—南西向,上盤為震旦系燈影組,下盤為奧陶系湯池組和紅石組等地層。斷層帶上發育大量構造巖。上盤多見大理巖化、角礫巖化等蝕變現象。斷距由北向南逐漸增大。斷層帶寬數米至兩百米,多由構造巖組成,其間夾斷層夾持體或斷層透鏡體。沿斷裂帶除外力西基性巖脈侵入外,還有燕山期基性巖貫入。受斷層影響,巖石蹂皺破碎現象明顯。

  3.巖漿巖:輝綠巖。

  4.礦體:芭蕉箐鐵礦、獅山的石棉礦、無孔橋的鈦砂礦

  5.地質現象:獅山斷裂斷層破碎帶上的斷層角礫巖、地層的錯動與缺失、無孔橋沉積接觸面上的風化殼、獅山豐富的三葉蟲化石。

  6.地貌:人民渡斷裂構造,形成兩斷面上生長的植被有很大差別,在芭蕉箐看到赤鐵礦礦床,而在獅子山觀察到了石棉礦及石棉的采礦洞,獅子山風景區,其山勢雄渾秀麗,古樹參天,蒼松翠柏,古寺幽靜,是國家aaa級名勝風景區。

 、窃\地區

  1.地層:黃瓜園出露海資哨組、路古模組和鳳凰山組

 、搴YY哨組:淺灰色千枚巖、云英片巖夾結晶灰巖、大理巖。

 、骧P凰山組:上部細晶大理巖夾千枚巖,下部夾中——粗粒大理巖,其中有交代或充填型赤鐵礦及沉積型菱鐵礦。

 、缏饭拍=M:眼球狀云母片麻巖、云母石英片巖、黑云母長石片麻巖、角閃石片巖等。

  南北向綠汁江深大斷裂與東西向構造帶的復合部位的體朱布超基巖。侵入于前震旦系元謀群黑云母斜長片麻巖中,巖體分異較好,具垂直分帶,由上而下一般可分為:輝綠輝長巖帶、輝長巖帶、輝石帶、橄欖巖帶、橄輝巖帶、各帶為漸變過度關系。平面上各帶是不對稱環狀分布,四周為邊緣相。巖體雖小,但含鉑達到工業要求,巖石普遍受不同程度的蝕變,主要有蛇紋石化、綠泥石化、滑石化、碳酸鹽化等。

  德大、那化花崗巖體。這些花崗巖石是晉寧期產物。巖體的巖性組合復雜,巖相變化大,為一巖漿雜巖體。主要由黑云母花崗巖、黑云母二長花崗巖、花崗閃長巖組成,呈巖基產出。黑云母花崗巖:淺灰色,略顯粉紅色,細、中粒結構,局部為粗粒結構。閃長巖:暗灰、灰綠色,多為細、中粒結構。

  彎堡土林一帶出露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碎屑沉積物,彎堡土林的成因及存在長久的原因:一墩墩的土柱聳立在眼前,大片大片的,說起這土林是怎么形成的,早在三百萬年前,這里曾是一片水草豐富的淺湖,氣候溫和、涼爽,湖中繁衍著蜉蝣生物,湖岸森林茂密,動物活躍。后來由于入湖河流帶來大量泥沙,淤塞湖盆,加之地殼的上升運動,使它露出地表,遭受風化剝蝕。特別是第四紀以來,由于氣候炎熱、氣溫高、降雨量小于蒸發量,在漫長的歲月里,泥土不斷地吸水、膨脹和失水、收縮,地表發生了龜裂,加上雨水沿著裂縫不斷得流蝕、沖刷,又使地表裂縫漸漸加深、擴寬和延伸。年夏一年的自然外力地質作用,終于使這里顯露出一座座土柱,進而形成眼前這一片片神奇的土林。這就是神奇的土林的形成原因,為什么這土林可以如此長久的保存呢?雨水、風化等剝蝕作用就很嚴重了,那是由于土柱頂上,有一層含鐵質的砂礫巖皮殼及半膠結的礫石層,像一頂堅硬的帽子戴在土柱上,使之免受風雨摧殘。

  2.構造:朱布超基性巖體屬于南北向綠汁江大斷裂與東西向構造。為加里東晚期所形成,巖體北西南三面接觸帶近于直立,并向深部巖體內傾斜,東部接觸帶向西傾斜。德大那化花岡巖體屬塊狀構造。巖體出露于元謀縣西側斑果至物茂一帶,呈南北向帶狀分布,南北長大于40公里,東西寬約6公里。為晉寧期產物,巖體巖性組合復雜,巖相變化大為一巖漿巖體。

  3.巖漿巖:花崗巖、黑云母花崗巖、花崗閃長巖、閃長巖、輝綠巖。

  4.礦產:朱布超基性巖礦、孔雀石、橄欖石及黃瓜園鐵礦;綠泥石

  5.地貌:第一,超基性巖體中含有碳酸鹽巖,可能是火山作用的結果除了這些,我們還觀察到了河流的地質作用及河流地貌,沉積作用、侵蝕作用、蛇曲河、河心灘、河漫灘等現象。除此之外,我們還觀察到了閃長巖脈、輝綠巖脈以及大量暗色析離體團塊。第二,彎堡土林,湖泊的沉積作用和地表流水的沖刷及風化剝蝕等作用形成

  6.地質現象:沉積作用,侵蝕作用、河流的侵蝕作用、風化侵蝕作用、侵入體及侵入體有俘虜提、圍巖、析離體。土林地區地表水的片流、洪流沖刷作用。

  河流的地質作用

  三.結束語

  1.小結:

  經過這次昆明西山——武定——元謀的地質實習,使我學到了很多,不但讓我們充分的把課本上的知識與現實的情況緊密的聯系到了一起,對于在課堂上不清楚的問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并在實習中逐漸掌握。提高了我們對這個專業的興趣,培養了我們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來分析和觀察的能力。還讓我們了解了地質工作者的艱辛與不怕苦的精神,同時也鍛煉了我們自己的體魄,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對某個地質現象的見解與論述:

  這一次的實習我對元謀土林產生了一股不可抗拒的興趣。路南石林已馳名中外,但云南一些地方的土林,亦足與石林爭妍斗奇。

  土林是一種獨特的流水侵蝕而產生的地貌。在中國土林最發育的地方就是云南元謀盆地和西藏。土林是在構造運動、風雨侵蝕和生態、巖性等綜合因素下形成的。

  一踏進土林云南土林,分布較廣,其中以元謀縣的物茂土林、班果土林、浪巴鋪土林為佳。它與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路南石林并稱之為“云南三林”。元謀物茂土林位于元謀縣境內,距縣城32公里,是個不可不去的地方。

  那千姿百態的造型,就仿佛使人進入另一個新奇的天地。有的土柱如錐似劍,直指藍天;有的像威嚴武士,整裝待發;有的如亭亭少女,凝視遠方;有的土柱頂上雜草叢生,間或長有野花;有的砂石壘壘,裸露身軀……當然,各種形態的土柱是混雜分布的,這就使得土林形成了豐富多彩,變化層出不窮的姿態,令人嘆為觀止。

  它們是距今兩百萬年前早第四紀積淀下來的,砂子和粘土中含有少量鈣質膠結物,間或夾雜一些鐵質結合體。由于這些土壤在漫長的歲月中,不斷吸水、膨脹;失水、收縮,致使地面龜裂;加之雨水延裂縫沖刷、流動,久而久之,裂縫逐漸加深、擴寬、延長,土柱逐漸顯露、增高,因而形成土林。土柱身上雜有的石英、瑪瑙等,顯露出來后,在太陽的照射下,放出奇異的光彩。

  土林是在自然界的外力(主要是水流)的作用下,經歷千百萬年的時間而形成的。土林是了流失地貌特殊形態,一種奇異的自然地理現象,是在千差萬別的地形結構,組成物質,構造運動,水文氣候,土壤團力和水動力等綜合因素形成的。

  3.意見和要求

  我覺得這次實習總體還是成功的,大多數同學積極配合老師和組長開展工作。時間雖然不怎么長,但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對于我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不足的是,實習時間太少,一個實習地點還尚未完全理解就匆忙離去,所以我覺得以后能大大提高實地實習的時間。

2023地質實習報告模板2

  一、實習概況:

  5月13日上午,我們建工學部來到了大連濱海金石灘國家地質公園開展工程地質野外實習活動,實習內容包括金石灘地段地理位置、山川與海岸形勢、地層巖性、構造特征(地層產狀、構造類型、節理、斷層、褶皺與褶曲等)、海岸侵蝕地貌、濱海地質災害等。實習這一教學環節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不僅能夠加深課堂知識內容的理解,更從直觀上對于各種巖石的結構、產狀、構造、顏色的明顯的巖石特征有了更細致的認識,本次實習地點為大連濱海國家地質公園,地處遼東半島最南端,我們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來到了金石灘,進行一天的實地參觀,我們首先參觀了地質博物館,然后又驅車來到地質公園進行了實地考察。本次實習使我們對各種巖石獨特的形態和絢麗的顏色所折服,更多的了解到了巖石在地質作用下,巖漿作用和沉積作用形成的各種形態迥異的形狀,對今后工程實地考察勘測,及施工前的選址都是有極大的意義的,通過實習把課堂上學到的關于斷層、褶皺、背斜、向斜、穹窿和盆地等對于施工影響極大的特殊地質構造可以盡量避免,認識到工程地質課對建筑施工的基礎性作用。

  二、實習目的:

  工程地質實習是整個工程地質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實踐環節,使學生在課程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對基本地質現象的野外實地考察和現場實踐,獲得感性知識并鞏固和深化課程理論,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為以后的理論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也增加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實習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識,學會基本技能。通過簡短的野外地址實習,鞏固學過的《工程地質》內容,加深對課程有關內容的理解;此外,通過實習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情操,提高隨地址科學的興趣:同時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地質科學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實地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聯系。

  三、實習地點

  (1)地質博物館:

  大連金石灘國家地質博物館坐落在美麗的金石半島之上、金石灘核心景區入口處,于11月12日正式開館納客,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共分八大展廳,是一座集地質科研、科普教育、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綜合性參觀景點,是了解地球演變和發展過程的最好場所。第一展廳:地球廳,介紹的是地球的組成部分和礦物元素,以及大連的地質演變史。參觀完地球廳后,讓我們從內心深處產生愛護地球的原動力;第二、三展廳:海洋、海岸、海岸帶廳,詳細介紹海、洋的分別以及海岸帶的沉積作用、風化作用等,領略了海洋奇觀、奇石的風采。第四展廳:海洋生物進化廳,在這個展廳內介紹生命的誕生和演化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水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第五展廳:海岸帶礦產資源廳,展出的是大連市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第六展廳:觀賞石廳,充分領略到了“牡丹石的雍容華貴、菊花石的淡潔高雅、五彩石的色彩艷麗、黃河石的通體圓潤、文石的瘦漏透皺等,在這里,您將看到很多由大自然鬼斧神工創造的實質細膩、色彩繽紛、造型奇特的,具有很高觀賞價值的奇石等。第七展廳:影視廳,可以欣賞到有關大連、金石灘濱海地質公園的實景風光片,通過該片的介紹對金石灘有全面的了解。第八展廳:海蝕地貌廳,隆重介紹“天下第一石”龜背(裂)石的形成以及延綿30多華里長的海岸線獨特的地質地貌。

  龜裂石(龜背石)

  金石灘不僅擁有秀美的外表,奇特的地貌景觀,還擁有天下獨絕的龜背石。她是金石灘的“鎮灘之寶”!龜背石形成于6億年前的震旦紀,雖然1994年8月14日的一場臺風令巖體部分碎裂,但它仍然是世界發現的塊體最大、斷面結構顯露最清晰的沉積巖標本。類似的奇石目前在世界上僅有兩塊,另一塊在加拿大,塊體面積比這塊小。它不但是金石灘一寶,也是世界學界的極品。美國地質學家柯勞德教授來此參觀后,多次在世界地質論壇上宣布:“世界上最大最美的龜背石在中國大連金石灘,它不僅是中國一絕,也是世界一絕!”關于他的成因,目前地質學界有兩種解釋:一是干裂說,指的是在干燥、炎熱的氣候環境下,半塑性巖石暴露、干裂后形成網格狀裂隙,后期沉入水下,被綠色沉積物所充填而形成;另一種觀點是地震液化泄水脈說,是指巖石在半塑性狀態下,由于地震作用產生了垂直層面的裂隙不斷振動,使泥沙在水的帶動下流向裂隙沉積,形成狀如龜背的巖石。

 。2)地質公園:

  金石灘位于遼東半島南部,是黃海海岸向東南方向凸出的一個小半島,屬大連市金州區,距大連市中心50公里;地理坐標為北緯39°01′-39°06′,東經120°57′-122°04′;陸地面積62k㎡,海域面積約58k㎡。由東部半島、西部半島和兩個半島之間的開闊腹地和海水浴場組成。包括金石灘、大黑山、南部海岸和旅順口四大園區。金石灘園區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

2023地質實習報告模板3

  一:實習目的

  1. 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2. 學會對工程地質的基本判別方法

  3. 學會用地質羅盤測量巖層的產狀

  4. 了解巖石種類及物理性質和巖石標本

  二: 實習儀器

  地質羅盤 鐵錘

  三: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巖層產狀測量,是地質調查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野外是使用地質羅盤直接在巖層的層面上測量的,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測量走向時,使羅盤的長邊緊貼層面,將羅盤放平,水準泡擊中,讀指北針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巖層的走向。

  測量傾向時,將羅盤的短邊緊貼層面,水準泡居中,讀指北針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巖層的傾向。因為巖層的傾向只有一個,所以在測量巖層的傾向時,要注意將羅盤的北端朝向巖層的傾斜方向。

  測量傾角時,需將羅盤橫著豎起來,使長邊與巖層的走向垂直,緊貼層面,等傾斜器上的水準泡居中后,讀懸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巖層的傾角。

  四:實習的內容和過程

  12月11日上午十點,統一學習使用地質羅盤的,下午1點半去往金牛山進行地質勘探,12日早上到倉山校區觀看巖石標本。

  1.金牛山的簡介

  金牛山位于福州鼓樓區北側閩江鄉新建村,海拔163米,一路上山就可以看到滑坡,崩塌,斷層及不均勻沉降對山體與道路的影響,例如馬刀樹,公路裂縫等。

  2.測定巖層產狀

  確定山體旁兩顆很明顯的大樹為盆架,記做樹1和樹2.測定圖中的斷層位置為對樹1的位置為N308E,對樹2的位置為N279E,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可知道是正斷層,實習報告《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根據要確定位置測得的巖層的產狀為:N330E, N247E,<50

  3.斷層巖石(樣品)結構及成分的分析

  1).結構 金牛山的`巖石大部分都是巖漿巖,而且都是粗粒結構和中粒結構

  2)構造 金牛山的樣品分析看可知道該巖石是塊狀構造,礦物在巖石中分布雜亂無章,2.不顯層次,呈致密塊狀,富含花崗巖及花崗斑巖等系列淺成巖的構造。

  3).成分 從樣品看巖石是淺色的,那就可能是花崗巖或正長巖的酸性或偏酸性的巖石。但從全晶質中粒和粗粒結構,塊狀構造,就可以判斷是淺層巖。

  4.斷層地理環境情況

  金牛山地質相對復雜,在上山途中發現了很多滑坡斷層及不均勻沉降等地質現象。僅大家用于觀測的一面山體,比較大的斷層就達7處之多。金牛山斷層現象千姿百態,產狀各不相同,并帶有多出滑坡現象產生,是因為金牛山主要由巖漿巖構成,巖漿巖分化后,風化殼表層間的滑動引起的風化殼滑坡。

  5.巖石標本的賞識

  實驗室中,陳列了大量的巖石標本,可以分為礦物光澤標本,礦物斷口標本,礦物硬度標本,礦物解理標本,礦物比色標本,礦物形態標本等類型。

  理論的學習,已經讓我們對這些巖石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經過這次的標本參觀,使我們對巖石有了更深的了解,讓我們開拓了視野。

  6. 實習總結

  兩天的實習非常短暫,但我們的收獲是重大的,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學到了地質羅盤的使用及利用地質羅盤測量巖石的產狀,對真實的地質現象有了一定了解。從標本室里我們更認識了許多未見過的巖石,擴大了我們的視野,充實了我們對大自然的認識。實習結束了,而我們對實際動手的渴求依然很強烈。

【地質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地質實習報告02-14

地質實習報告模板07-04

有關地質實習報告07-06

地質工程實習報告02-16

地質認識實習報告02-28

地質實習報告范文07-19

地質畢業實習報告10-23

地質工程實習報告03-27

地質實習報告范文01-14

地質實習報告優秀12-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文县| 沧州市| 莎车县| 潮安县| 东兰县| 木兰县| 依安县| 英山县| 四平市| 定西市| 仙桃市| 凤庆县| 会宁县| 永城市| 福海县| 铁力市| 保康县| 宁明县| 永平县| 盘山县| 嘉定区| 邛崃市| 冕宁县| 麻江县| 宜良县| 九寨沟县| 江津市| 图木舒克市| 临海市| 邢台市| 滦南县| 印江| 岐山县| 大关县| 北流市| 曲沃县| 天津市| 高青县| 澜沧| 德清县| 漾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