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實習是大學生必須經歷的一件事情,是大學生接觸社會的第一道門檻,實習完后自然是要寫實習報告,這不是任務,而是對自己的負責,實習過程中的很多經驗和感受都會成為你無形的資本,下面是CN人才網整理的大學畢業生外貿跟單員實習報告,歡迎閱讀。
大學畢業生外貿跟單員實習報告一
轉眼來華皓工作三個月了,在這三個月里,我學到了不少的東西,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在與人交往上都給了我很大的一課,令我收益非淺!
剛剛上班,對于我這個剛走出校門對報關知識的了解僅限于課本的人來說,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鮮,一切又都要從頭學起,面對那么多的陌生我很迷惘….但同事們都很熱情,有的教我寫委托,有的教我打箱單發票,辦公室的氣氛很緊張和忙碌,我很不安,我什么也不會,怎么辦?后來我開始獨立打箱單發票了,由于自己的打字速度很慢,很害怕自己完成不了任務,我特別的緊張,感覺壓力很大,但是越急越緊張就越是出錯,當然這些都是客觀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我做事不夠細心,做完之后也老是忘記檢查,這才是出錯的根本原因,其實那段時間我也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反省的,反省自己為什么會出錯,為什么不能仔細一點,明天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并要求自己不要出錯,但結果總是事與愿違,給同事的工作帶來很大不便,我自己也很自責。
后來,對工作的流程大致了解了:每天由義烏那邊接單,編好號碼后傳真到金華這邊來,由金華這邊做單,(有時候忙,義烏那邊也會幫我們做單),然后是付夏錄單,錄卡口,小龔姐對單,后傳真到義烏給客戶確認再由義烏同事電子申報,再由我打箱單發票后拉單,下午三點左右小劉姐會整理單據到樓上交單,再將轉關申報單和報關單一一對應寄往寧波做轉關。一天的工作基礎上就結束了,了解了流程,一切都變得很有條理性,不再緊張,出錯率也大大降低。
六月份,小劉姐調整了一下工作崗位,讓我下午負責拉單,并讓我學著做單和跑單:首先是做單,最為重要的是商品編碼,最難的也是商品編碼,不但要歸類準確,還要看它能不能報,然后再計算商品的凈重、單價、件數、毛重、總價,然后抄上船名、航次、提單號、箱號就可以錄單了,但在做單這一塊,我學到的僅僅是皮毛,商品的編碼我還不能精確的定位。然后是跑單,其實跑單并不是每天交交單那樣簡單,現在每天幾乎都有查驗,查驗結果與申報相符就要準備相應的單據讓海關老師在卡口里點放行,并在有鎖號后趕緊做轉關;查驗結果與申報不符,情節輕微的,直接退關;情節嚴重就要移交緝私局,這時就要復印好相關單據盯著海關老師辦移交,移到808緝私局后,情節相對輕微的可當場處罰,情節相對嚴重的還要通知客戶來做筆錄,若有侵權則是到702稽查科處理,交完罰款,然后就可以辦理退關手續,卡口放完相關信息(查驗退關,移交退關等)后就通知客戶和司機。
跑單也是一個很考驗人際交往的活兒,要與海關老師和臨時工搞好關系,這樣辦起事來才會事半功倍,剛開始學習跑單的時候,樓上的臨時工都對我很兇,叫她們做什么也是愛理不理的,后來我主動幫她們做事,她們的態度才好起來,不過從這里,我學會了應該如何與人相處!這點我很高興!但在跑單這一塊我只是知道簡單日常的該怎么操作,比如交交單,做做轉關什么的,特殊情況的處理還沒有實際體會,跑單事情很多也很煩瑣,我所知道的還遠遠不夠,以后要多看多學多問多實踐。
再后來由我負責錄單和拉單。錄單,這對于我來說又是一個新的嘗試,比打箱單發票的要求更高,剛開始單子少,我還能應付,后來單子一多,我就想提高一下自己的速度,老是這么慢的錄也不是辦法,于是,老毛病又犯了,做完之后不檢查,導致申報內容有誤,寧波轉關做不掉,是我太過于馬虎,急于求成,這本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卻走了彎路。
除了在工作上我學到了很多報關知識,華皓同事的工作態度更值得我學習,他們的工作態度很嚴謹,工作起來認真負責,盡可能避免由于粗心大意而造成的錯誤,在這點上,我真的要向他們好好學習。工作不仔細,做事馬馬虎虎是我最大的缺點,我一定要克服!華皓同事的工作氣氛很和諧,分工很明確,但在明確之中又似乎夾雜著不明確,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覺得大家都在齊心協力的辦一件事情,都希望這件事情能順利的完成,所以大家都是停不下來的人,絕對不會出現有人很忙而有人很閑的情況,因為忙完本職工作的人都會去幫很忙的人,這也是很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有了這種氣氛的熏陶,我覺得工作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了…
在這三個月中,我學到很多東西,但也犯了不少錯,通過這三個月的學習,我明白了并深刻體會到做報關必須要認真仔細,任何一個小小的失誤都會給公司帶來很大的損失,給同事添很大的麻煩,而我在這一點上是有很大的不足。我深深明白,如果不改正,這些缺點將會成為我人生路上永遠的絆腳石,也決不可能做好報關這一行。其實不只是做報關,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嚴謹,以后我要更加認真的學習,改正自己的缺點,在困難中磨練意志,在挫折中勇往直前,在一日三省吾身中成長,變的更好,力爭做個出色的員工!
大學畢業生外貿跟單員實習報告二
一 與任務
實習目的:
1.通過本次實習使我能夠從理論高度上升到實踐高度,更好的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為我以后工作和學習奠定初步的知識。
2.通過本次實習 使我能夠親身感受到有一個學生轉變一個職業人的過程
3.通過本次實習對我完成畢業實習論文起到很大借鑒作用。
實習任務:熟悉外貿業務流程,熟練操作網上業務平臺,能夠與國外客戶電郵電話聯系,把書本知識與現實操作做到完美結合,努力完成公司交給的任務,最好是能接單給公司創造利潤。
二 實習要求
嚴格遵守實習紀律,積極參加各項實習,不無故不參加實習,不遲到不早退,實習過程積極思考,積極提問;實習過程做好實習筆記;實習時,盡量做到最好,不做有損大學生和學校形象的事。
三 實習形式
以跟班實習為主。參加公司組織的培訓
四 實習內容
時間飛快,我的實習將要結束,實習充實了我的學習生活,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無法體驗的知識。通過實習,我感觸頗多,得到許多新的認識,對許多問題多了深一層次的思考。以后就是社會上的一份子了,責任也將越來越重。我是在一家外貿公司實習,我在公司主要工作是學習設計和跑業務,對一些新客戶的發展和老客戶的維護。下面是我對公司的簡單介紹。
香港麗江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于XX年,經營有世界各國名牌廠家的集成電路及其它電子元件,產品廣泛應用于民用、工業、軍事等不同領域;總部設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在深圳、長沙等城市設有直屬分公司。 麗江公司擁有專業的銷售人員以及出色的工程技術專家,一貫以快速回應客戶的咨詢及提供優質的交貨服務為基礎,為客戶提供與應用需求最緊密結合的解決方案,從而降低客戶的開發與應用成本,使麗江公司與客戶在互利中共同成長。“誠實守信、質量第一、價格合理、交貨快捷” “實力雄厚,資源充足,庫存真實”我們的目標:成為中國電子元器件現貨頂級供應商。
為了提高公司效率,增加公司利潤,公司注冊了3個公司名,分別是hk bmc electronics co., ltd. ,pb group co,.ltd ,hk potential electronics co.,ltd。因為客戶對象是歐美,我也有我的英文名字stef.我主要是做hk bmc 這個公司,做環球資源與中國制造的平臺,最后十幾天,我參與pb group 參與ic 銷售,在tbf 上報價.
3月3號,我開始了為期2個月的實習。本次實習是以現場跟班生產實習為主,生產實習是學習的一項重要環節,通過此次實習,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使我更深刻地了解了外貿業務流程、自主創業等知識。
1.客戶詢盤:
一般在客戶下訂單之前,都會有相關的order inquiry給業務部,做一些細節上的了解。
2.報價:
業務部及時回復客人查詢,確定貨物品名,型號,生產廠家,數量,交貨期,付款方式,包裝規格及柜型等,performa invoice 給客戶做正式報價。
3.得到訂單:
經過洽談,收到客戶正式的訂單purchase order。
4.下生產訂單:
得到客人的訂單確認后,給工廠下訂單,安排生產計劃。
5.業務審批:
業務部收到訂單后,首先做出業務審核表。按"出口合同審核表"的項目如實填寫,盡可能將各種預計費用都列明。合同審批需附上客人訂單傳真件,與工廠的收購合同。審核表要由業務員簽名,部門經理審批,再交管理部人員審核后才能執行。如金額較大的,或有預付款和傭金等條款的,要經公司總經理審批才行。合同審批之后,制成銷售訂單,交給部門進程員跟進。
6.下達生產通知:
業務部在確定交貨期后,滿足下列情況可下達生產通知, 通知工廠按時生產: 6.1:如果是l/c付款的客戶,通常是在交貨期前1個月確認l/c已經收到,收到l/c后應業務員和單證員分別審查信用證,檢查是否存在錯誤,交貨期能否保障,及其他可能的問題,如有問題應立即請客人改證。 6.2:如果是t/t付款的客戶,要確認定金已經到賬。 6.3:如果是放帳客戶,或通過銀行d/a等方式收匯等,需經理確認。
7. 驗貨
7.1:在交貨期前一周,要通知公司驗貨員驗貨。 7.2:如果客人要自己或指定驗貨人員來驗貨的,要在交貨期一周前,約客戶查貨并將查貨日期告知計劃部。 7.3:如果客人指定由第三方驗貨公司或公正行等驗貨的,要在交貨期兩周前與驗貨公司聯系,預約驗貨時間,確保在交貨期前安排好時間。確定后將驗貨時間通知工廠。
8.制備基本文件。
工廠提供的裝箱資料,制作出口合同,出口商業發票,裝箱單等文件(應由業務跟單員制作,交給單證員)。
9.商檢:
如果是國家法定商檢產品,在給工廠下訂單時要說明商檢要求,并提供出口合同,發票等商檢所需資料。而且要告訴工廠將來產品的出口口岸,便于工廠辦理商檢。應在發貨一周之前拿到商檢換證憑單/條。
(以下是船務流程)
10. 租船訂倉:
10.1.如果跟客人簽定的合同是fob china條款,通常客人會指定運輸代理公司或船公司。應盡早與貨代聯系,告知發貨意向,了解將要安排的出口口岸,船期等情況,q確認工廠的交貨能否早于開船期至少一周以前,以及船期能否達到客人要求的交貨期。應在交貨期兩周之前向貨運公司發出書面定倉通知(ing order),通常在開船一周前可拿到定倉紙。
10.2.如果是由賣方支付運費,應盡早向貨運公司或船公司咨詢船期,運價,開船口岸等。經比較,選擇價格優惠,信譽好,船期合適的船公司,并告訴業務員通告給客人。如客人不同意時要另選客人認可的船公司。開船前兩周書面定倉,程序同上。
10.3.如果貨物不夠一個小柜,需走散貨時,向貨代公司定散貨倉位。拿到入倉紙時,還要了解截關時間,入倉報關要求,等內容。
10.4.向運輸公司定倉時,一定要傳真書面定倉紙,注明所定船期,柜型及數量,目的港等內容,以避免差錯。
11. 安排拖柜:
11.1.貨物做好并驗貨通過后,委托拖車公司提柜,裝柜。拖車公司應選擇安全可靠,價格合理的公司簽定協議長期合作,以確保安全及準時。要給拖車公司傳真以下資料:定倉確認書/放柜紙,船公司,定倉號,拖柜委托書,注明裝柜時間,柜型及數量,裝柜地址,報關行,及裝船口岸等。如果有驗貨公司看裝柜,要專門聲明,不能晚到。并要求回傳一份上柜資料,列明柜號、車牌號、司機及聯系電話等。
11.2.傳真一份裝車資料給工廠,列明上柜時間、柜型、訂倉號、訂單號、車牌號以及司機聯系電話。
11.3.要求工廠在貨柜離開工廠后盡快傳真一份裝貨通知給業務部,列明貨柜離廠時間、實際裝貨數量等,并記裝箱號碼和封條號碼作為提單的資料。要求工廠裝柜后一定要記住上封條。
12.委托報關:
在拖柜同時將報關所需資料交給合作報關行,委托出口報關及做商檢通關換單。通常要給報關留出兩天時間(船截關前)。委托報關時,應提供一份裝柜資料,內容包括所裝貨物及數量,口岸,船公司,定倉號,柜號,船開截關時間,拖車公司,柜型及數量,本公司的聯系人和電話等。
13. 獲得運輸文件:
13.1. 最遲在開船后兩天內,要將提單補料內容傳真給船運公司或貨運代理。補料要按找l/c或客人的要求來做,并給出正確的貨物數量,以及一些特殊要求等,包括要求船公司隨同提單出的船證明等。
13.2. 督促船公司盡快出提單樣板及運費帳單。仔細核對樣本無誤后,向船公司書面確認提單內容。如果提單需客人確認的,要先傳真提單樣板給客人,得到確認后再要求船公司出正本。
13.3. 及時支付運雜費,付款后通知船公司及時取得提單等運輸文件。支付運費應做登記。
14. 準備其他文件
14.1.商業發票:l/c 要求提供的文件中,對商業發票要求最嚴格。發票的日期要確定在開證日之后,交貨期之前。發票中的貨物描述要與l/c上的完全相同,小寫和大寫金額都要正確無誤。l/c上對發票的條款應顯示出來,要顯示嘜頭。如果發票需辦理對方大使館認證,一般要提前20天辦理。
14.2.forma原產地證書:form a 原產地證要在發貨之前到檢驗檢疫局申辦。需注意的是運輸日期要在l/c 的交貨期和開船日之前,在發票日期之后。未能在發貨之前辦理的,要辦理后發證書,需提供報關單,提單等文件。經香港轉運的貨物,form a證書通常要到香港的中國商檢公司辦理加簽,證明未在港對貨物進行再加工。
14.3.一般原產地證:一般原產地證可在中國貿易促進會辦理,要求低一些。可在發貨之后不太長的時間內補辦。如果原產地證書要辦理大使館加簽,也和發票一樣要提前20天辦理。
14.4.裝運通知:一般是要求在開船后幾天之內,要通知客人發貨的細節,包括船名,航班次,開船日,預計抵港日,貨物及數量,金額,包裝件數,嘜頭,目的港代理人等。有時l/c要求提供發送證明,如傳真報告書,發函底單等,注意按客人要求的時間內辦理。
14.5.裝箱單:裝箱單應清楚地表明貨物裝箱情況。要顯示每箱內裝的數量,每箱的毛重,凈重,外箱尺寸。按外箱尺寸計算出來的總體積要與標明的總體積相符。要顯示嘜頭和箱號,以便于客人查找。裝箱單的重量,體積要于提單相符。
15.交單:
15.1.采用l/c收匯的,應在規定的交單時間內,備齊全部單證,并嚴格審單,確保沒有錯誤,才交銀行議付。
15.2.采用t/t收匯的,在取得提單后馬上傳真提單給客人付款,確認受到余款后再將提單正本及其他文件寄給客人。
15.3.如果t/t收匯的,要求收全款才能做柜的,要等收款后再安排拖柜。拿到提單后可立即寄正本提單給客人。
16.業務登記:每單出口業務在完成后要及時做登記,包括電腦登記及書面登記,便于以后查詢,統計等。
17.文件存檔:所有的文件、l/c和議付文件必須留存一整套以備查用。
18.單證員平時應注意收集運價變動,船期,航線,等信息,為業務員報價提供幫助。
實習已經結束,我也該開始新的生活了。感謝香港麗江電子有限公司給我這次實習的機會,讓我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學到了很多為人處事之道, 同時也為給公司帶來的諸多不便,深感不安。真的非常感謝,也非常感激.希望我們有機會可以繼續在一起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