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走進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走進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
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都有責任關心這群弱勢群體,令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終。如下是中國人才網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走進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篇【一】
這個暑假我們來到當地敬老院進行實踐活動。院長給我們事先安排好了工作,我們也分工細致和明確的干起了手中的活兒,在此過程中汗水雖如雨下,可是我們卻感受不到絲毫的疲累,看著老人們臉上洋溢著的笑容心里早已充滿了勁兒,在累也是值得的。
首先,我們安排好同學分別負責搬桌椅、拖掃地、擦洗座椅等任務,隨后便開始細致的開始了手中的任務。院長讓我們把醫務室的桌椅先挪出來然后掃地的同學便開始可以進行工作了,我們有著規律的忙碌著,看見人手不夠時,我們又主動積極的協助他們把事做好,然而在幫助他們的同時我們還把自己手中的事做得井井有條,閑暇之余部分同學主動接近老人陪老人們聊天測量血壓,關心老人們的生活狀況,看到老人們眼上洋溢著的笑容心里別提有多溫馨了。
手中的事干到一半時,院長和藹地讓我們歇息,但是我們并沒有絲毫的疲憊,一直埋頭干著手中的事,其中有一位同學盡管在做事的'過程中受了些小傷可是他仍然加入我們的隊伍中,這種精神使我們非常欽佩。看著他們細致的用抹布擦著滿是灰塵的書架、汗水浸濕的身影穿梭在樓道里,忘卻了休息和悶熱信念只有一個,只為奉獻只為給老人們營造一個全新的舒適的生活環境,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不知不覺的時間已到了中午,我們的任務也結束了,令院長十分滿意和高興。
隨后,我們又走進了老人們的房間,食堂等一系列生活場所,充滿了家的溫暖和親人般的照顧。結束后,我們又拍照留念,老人們也是不舍的向我們告別,院長也十分熱情地我們下次有時間能再來,走時我們一一向爺爺奶奶們揮手再見告別。
人老不足畏,可怕的是周圍冷漠的眼光。人老了之后,仿佛就是可憐造的,討得萬人嫌。其實,我們不應該這樣去想,因為如此一想,人老了,腿腳不便了,思想含糊了,仿佛就成了社會的負擔,就會拖累社會。如此的話,人老了豈不就成了罪過了。老人們在年輕的時候用他們的辛勤和汗水為社會作出了貢獻,或大或小,可能僅僅是養育自己的子女,但無論如何,他們付出了。現在,他們老了,社會不應該遺棄他們。敬老院的老人們雖然沒有兒女,但社會沒有拋棄他們,而是給與了他們極大的關懷。他們沒有家庭,幸福指數也許會低一點,但他們應該覺得滿足了,因為在他們的背后,是殷勤的工作人員,是仁愛的政府,是團結強大的中華民族。這是我們此次活動最大的收獲!
走進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篇【二】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此種思想道德教育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讓大學生們以實際行動為老人家送溫暖、獻愛心,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青春力量。
去敬老院慰問主要原因是關心老人還是應該從身邊做起,我們身邊就有老人,在許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而現在,許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他們有的以前是教師、工程師、干部,也有藝術工作者。選擇敬老院,因為子女工作忙、家里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更因為在這里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到夕陽無限好。
走進大門一位熱心的阿姨接待了我們,還一邊給我們講解敬老院的概況:敬老院創辦至盡將有二十年,有了一支較強經驗的管理機構和有一支較有經驗護理人員隊伍,鎮政府投資200萬元基礎設施。本院占地面積1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2800平方米,綠地面積占總面積60%,房間有二人、三人、四人、全天24小時護理,間間有衛生設施,食堂飲食生熟分開,專燒特具病號飯。敬老院現有床位220只,管理人員和護理人員共25名。 阿姨向我們講解到:敬老院里其中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數患有神經官能癥或老年癡呆癥等疾病,給護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而且交通不是非常方便。
我們分成了四個小組,前往不同的房間慰問不同的代養老人。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還顯得很拘謹,但個別活躍性格開朗外向的學生十分熱情帶動了大家。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癡呆癥等等,同學們也耐著心和他們聊天,幫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家具,聽老人講自己的過去,也與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還為老人們表演了小節目,讓這些在孤獨中生活著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平時嬌生慣養的我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的事跡是如此的著迷,更讓人感到高心的是,居然有的同學主動跑到外面小賣部買東西給老人。我們來的時候已經準備了點水果,點心,還有月餅。可遠遠不夠,那些學生用自己平時的零花錢給老人們買吃的。這一幕深深印在我心里。
老人家在這里都過得很開心,他們有時間的時候會在樓下的樹陰或者是樓上先房字里看一下電視或玩一下麻將,也有是到樓下做一些簡單的鍛煉的。因此,老人在這里也可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通過這次跟老人家的聊天,是我們明白的很多,明白到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他們的辛勞,明白他們對他們兒女的記盼,更明白他們對我們的希望……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良好傳統,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更應該愛老,發揚老祖先的良好傳統。愛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讓我們學會愛老敬老,讓老人開心度過每一天吧!
此次敬老院一行讓我感慨很多,自己去的敬老院沒有想象中華麗的院座,在眼簾中出現的只是一座樸實無華的小樓,自己在想為什么蘭州一座那么大的城市為什么還有那么破舊房子,而且那么破舊的房子里住的是年邁的老人,而有的人會問,那么多敬老院為什么選擇一間那么破舊的敬老院,我想如果人人都選擇好的敬老院,條件好的敬老院,那么那些條件差又偏僻的敬老院有誰去看呢?那里面的老爺爺老奶奶也需要關心,與呵護,他們也需要溫暖,也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他們啊!
【走進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暑假走進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10-20
敬老院的社會實踐報告01-20
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07-20
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10-27
大學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01-25
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鑒定08-04
暑期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04-07
關于敬老院的社會實踐報告12-15
最新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