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
離開了學習生活了五年的大學校園,離開了可愛的同學,離開了繁華喧囂的都市,只身來到陌生的鄉村。陌生的人、陌生的環境,城市與鄉村的差別就這樣如此鮮明地呈現在了我的面前。在當時,大學生“村官”這樣的名詞,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很陌生的名詞,很多人不能夠理解、不認同,加上對農村工作的一無所知。所有的這些讓我無所適從,別人的不理解和不認同讓我對自己當初的'選擇有了很深的彷徨,我開始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要選擇這樣一條路,不知道自己能否堅持下去,不知道如何開展工作,工作上沒有激情,別人安排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沒有安排的時候,就一個人發呆,不愿與人交流,想念學校單純的學習生活,想念相處多年的同學…..這個階段的工作和生活,就是思想不斷斗爭的階段。
經過一段時間的迷茫彷徨,我深知一個人唯有學會適應不同的環境,才能夠實現自己,不能想著一些不切實際的問題,既來之,則安之。我要做的就是盡快地熟悉和適應環境。惟有如此,我才能一步步地來開展工作。
我摒棄之前的一些不好的做法,不再封閉自己,而是主動走出去,主動與人交流,主動學習,主動做事,而這些都是一脈相承的,通過與村干和村民的交流,我們彼次有了了解,我也了解到了村情民情,學習到了很多關于農村基層工作的特有的好的方式方法。收益匪淺。同時我也給自己找事情干,從小事干起,主動擔任起村里出黑板報、宣傳欄的任務;協助村里做好農村合作醫療的宣傳及收費工作;做好會議記錄,整理村級各類文件、檔案,并逐步建立電子檔案;當好農家書屋管理員;利用自身優勢,做好衛生宣傳員,在“手足口病”和“甲流”時,整理編成預防知識手冊,送到每位村民手中……
雖然都是小事,而正是因為我都做好了這每一件小事,讓我贏得了大家的認同與信任……讓我明白 ,只要用心去做,你就能贏得掌聲。
經過一件件事情,讓我對“村官”這份工作有了一份信心,也讓我順利地實現了角色轉變和定位,來到農村,就應該放下身份,把自己當成一個農民,當成農民的貼心人,而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在為村民順利解決問題的時候,望著村民那真誠與感激的眼神,心中那份榮譽感油然而生,我逐漸樂為“村官”了,而我的能力也得到了村兩委的高度認同,他們放心把越來越多的事情交由我來獨自處理。任命我擔任村團支部書記一職,做好村級團組織的建設,關注留守兒童,創業青年及流動團員,努力使團組織在村新農村建設中的發揮先鋒作用:擔任“計生專干”一職,統計本村育齡婦女信息,宣傳計劃生育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確保孕情不流失,上報及時,手術及時…..努力使我村的計劃生育再上新臺階;負責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通過與選派干部的積極配合,我們結合本地實際,在完成規定工作的前提下,創新學習方法,開展了“送學”、“幫學”等活動,并搜羅各類關于科學發展觀的信息,編成小手冊,送到參學黨員的手中,方便其在田間勞作休息之余學習,同時在集體學習班的基礎上,還設立了6個學習活動小組,由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成員擔任指導員,指導黨員就近學習。針對流動黨員,我們開辟了短信和網上通道,通過萬村網頁,及時更新補充學習內容,短信通知流動黨員及時學習。
【最新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最新大學生暑假家教社會實踐報告05-12
大學生2021寒假社會實踐報告最新08-31
★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01-07
★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報告01-07
【熱】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01-07
【推薦】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01-06
【薦】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01-06
【精】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01-06
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報告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