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農民工社保政策
小編給大家介紹最新農民工社保政策,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農民工社保政策
從市人社局獲悉,我市自去年制定下發《關于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農民工依法參加職工五項社會保險,并享受相應待遇。截至2015年年底,參加養老保險農民工繳費人數達95萬人,醫療保險87.3萬人,工傷保險74.2萬人,生育保險73.5萬人,失業保險72.5萬人。
2017年實現五險全覆蓋
《青島市農民工權益保障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中提出,到2017年,在城鎮穩定就業的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5%以上,建筑、餐飲、居民服務等流動性較強的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65%以上;穩定就業的農民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覆蓋率達到100%。在青島市靈活就業的農民工,可按城鎮靈活就業人員有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醫療保險費。外地派遣至青島用人單位工作的農民工,應按規定在青島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繳納五項社會保險費。在青島市參保繳費農民工跨省、市流動就業的,應按國家、省有關規定辦理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
我市去年還制定下發《關于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農民工依法參加職工五項社會保險,并享受相應待遇。同時,對通過勞務派遣形式,跨地區派遣到我市的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有關事項進行了明確。截至2015年年底,參加養老保險農民工繳費人數95萬人,醫療保險87.3萬人,工傷保險74.2萬人,生育保險73.5萬人,失業保險72.5萬人。
農民工享同等就業創業優惠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農民工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提升農民工勞動技能、維護農民工勞動保障權益,推進農民工盡快融入城市。2015年,全市實現城鄉新增就業41.4萬人,其中農村轉移就業21.1萬人,另外有28.7萬名外來人員來青就業。
其中,實施城鄉一體就業創業政策,農民工可同等享受就業創業政策和免費的公共就業服務。我市將農村勞動力等納入就業創業扶持范圍,全市實現了就業創業政策同城同域同待遇。推進城鄉統一的就業失業登記制度,對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全部納入就業失業登記管理,作為享受免費公共就業服務和就業創業優惠政策的依據。2015年,全市有5.97萬人享受到優惠政策。同時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將有創業愿望農民工納入政策扶持范圍,返鄉農民工從事個體經營和創辦企業(含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給予1萬元的創業補貼和最高45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符合條件的給予全額貼息;對首次創辦小微企業的,可申領最高3萬元的創業補貼。
我市實施技能青島工程,每年對10萬名農民工開展各類培訓。其中,對7.2萬人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對1.7萬人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對1.1萬人開展創業培訓。開展就地就近職業技能培訓,城鄉勞動者可自主選擇在戶籍地或求職就業地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享受職業培訓補貼和技能鑒定補貼。開展失地農民證書培訓,將有培訓愿望的失地農民,全部納入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對培訓合格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除給予培訓補貼外,再給予參訓人員培訓崗位補貼。
為農民工討薪5141萬元
我市組織開展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春暖行動”,督促企業特別是非公企業、小微企業提高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和履約質量,穩步推進勞動合同制度實施。加強重點行業、企業實施勞動合同制度的指導管理,積極推廣簡易勞動合同示范文本,幫助企業依法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
強化工資分配宏觀調控,推進農民工同工同酬。市政府下發《關于加強企業欠薪預警監控工作的意見》,形成各級政府屬地管理、行業部門分工合作的欠薪預警監控體制。2015年,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市公安局、市建委等八部門聯合開展了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共檢查使用農民工較多的`各類用人單位1192戶,涉及勞動者19.2萬人,追發農民工工資待遇5141萬元。
【拓展閱讀】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民工問題,針對性的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相關措施,各地也進行了大膽探索和有益嘗試。近日,我們對威海市農民工社會保險方面出臺的政策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和研究。目的是以農民工社會保險問題為切入點,為整體農民工工作探索解決的思路。
一、現行農民工社會保險相關政策
農民工,指在本地鄉鎮企業或者進入城鎮務工的農業戶口人員,是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產生的特殊群體。根據調查,威海市現有外來、本地農民工近30萬人,其中又以外來農民工居多。截至目前,威海市針對農民工主要出臺了以下政策:
一是《關于進一步完善農民工優先參加工傷保險工作的通知》(威勞發〔2008〕31號),農民工可優先辦理工傷保險參保手續,若有同時參加五險意愿和要求的,用人單位應為其辦理參保手續,不得以優先參加工傷保險為由拒絕。農民工勞動合同期滿與單位續簽的或在同一單位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用人單位要及時為其辦理各種參保手續。
二是《關于進一步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威政辦發〔2009〕139號),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困難的農民工,用人單位可為其集體辦理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手續,并按規定享受相應的財政補助政策。
三是《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工作的通知》(威人社函〔2011〕3號),用人單位招用農民工后,應立即到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有關規定為農民工辦理工傷保險參保手續。因繳費基數低于本人工資,致使農民工工傷保險待遇降低的,由用人單位為農民工補足差額部分。
二、當前農民工社會保險存在問題
一系列社保政策,有效維護了農民工的社保權益,但仍存在一些棘手的問題亟需解決。
(一)政策認可程度低。為農民工辦理社會保險,增加了用工成本,部分企業主觀上抵觸;一些農民工認為辦理社會保險,不如把錢省下來,多掙點錢實在。
(二)養老保險參保率低。2011年上半年,威海市養老保險參保人數比上年末增加19134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比上年末增加25029人,相差31%,養老保險參保率明顯低于工傷保險。
(三)企業規避政策。部分用人單位故意將“農民工可以優先參加工傷保險”曲解為“農民工只能單險種參加工傷保險”。并通過反復解約、簽約的方法或代替農民工簽字的手段,長期只為農民工參保工傷單險,侵害了農民工利益。
三、農民工社會保險不健全問題的根本原因
農民的個人利益,相關部門的施政成本,企業的利潤空間構成的多方利益博弈是造成農民工社會保險不健全的根本原因。
(一)自身主觀因素
一是農民工不了解社保政策。農民工以年輕人為主體,對養老保險思想意識上不如現有利益重視程度高。年輕的農民工關心的是多拿工資,回鄉蓋房、結婚,改善生活現狀,對遙遠的養老問題認識明顯不足;而年紀大的農民工現實地需要養老、醫療保障時,又恰恰被現有政策排斥于社保體制之外。
二是農民工收入低、家庭負擔重,經濟因素制約了農民工的參保熱情。以2011年威海市最低繳費基數1500元計算,參加各項社會保險,每月的個人負擔部分為165元。對農民工而言,最低基數也是不小的負擔。
【最新農民工社保政策】相關文章:
最新社保政策02-23
2017青島農民工社保政策02-13
2017國家最新社保政策07-30
2017年最新社保政策07-25
2017最新農民工返鄉創業政策05-08
延吉最新社保政策2017年07-25
農村社保最新政策05-26
2017最新農村社保政策05-04
4050社保補貼政策最新規定05-15
2017年社保新政策「最新」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