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新社保政策
小編給大家介紹2015年最新社保政策,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5年最新社保政策(1)
哪些人可享受社保補貼
小編從市就業局了解到,目前不是所有“4050”靈活就業人員都可以享受優惠補貼政策,該項政策主要針對就業困難人員,而是否是就業困難人員,需經就業部門認定,持有《就業失業登記證》,方可享受3年社保補貼。令人振奮的是,根據《就業促進法》及《內蒙古自治區就業促進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有關精神,國家給所有“4050”靈活就業人員補貼社保的政策,有望于近兩年內實施。
除符合條件的“4050”人員外,經認定后,可享受社保補貼的就業困難人員還包括:持有《殘疾證》和勞動部門鑒定勞動能力達到5~10級的城鎮殘疾人;經申報確認的零就業家庭成員;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間女滿35周歲,男滿45周歲的失業人員;在城鎮規劃區內,完全喪失土地且女滿40周歲,男滿50周歲的失地人員;連續失業一年以上,女滿35周歲,男滿45周歲,經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提供職業介紹服務3次以上,非因本人原因仍未能就業的城鎮失業人員。
社保金繳納的多少與員工的工資有關,社保金繳得越多,以后養老金就可以領的多。另外只有失業人員、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人員才可以申請社保補貼。
社保金繳多少
按照市統計局的公布數據,2011年度我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3922元,以此確定2012年我市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基數2353元,最高繳費基數為11766元。其中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共分為9個檔次,最低繳費為每月471元,全年繳費5652元;最高繳費為每月784元,全年繳費9408元。
醫療保險不分檔次,標準為每月251元,年繳費3012元,另需繳納300元生育保險及100元大病保險,合計繳費3412元。
綜合以上數字,如果靈活就業人員繳納最低檔次養老、醫療、生育三項保險,全年實繳數額為9064元。
排隊繳費現象開始緩解
小編了解到,自3月5日開始繳費以來,每個工作日約有3000多人到市社保中心排隊繳費,市社保工作人員最多時一天能辦理2800人。截至15日(16日地稅網絡出現問題,故未能辦理),已有14000多人繳費。社保工作人員告訴小編,在排隊繳費的人中,九成以上是“4050”人員,全市可享受社保優惠補貼的人約有3萬多人,因為已經辦理了一半,從14日開始,排隊擁擠的現象開始緩解,以后排隊繳費的壓力將越來越小。
據介紹,市社保中心已經將“4050”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期限延至4月25日。市社保工作人員提醒非享受社保補貼的人員,盡量不要在這段時間內去繳費,從5月開始,每月1~22日均可正常繳費。
有排隊繳費者擔心:“社保晚交無所謂,醫保若不及時繳費,萬一患病住院咋辦?”針對這種擔心,社保中心工作人員說,去年醫保已出臺新政,只要欠費不超出應繳費年份(如今年不超出12月31日),參保人可以先住院,在報銷前繳清欠費,即可正常享受醫保待遇。
2015年最新社保政策(2)
員工到達退休年齡,沒有養老保險的,可以一次性交滿15年的養老保險以后再辦理退休手續,享受退休以后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
國家出臺補繳養老保險費新政策,對未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單位和人員及中斷繳費企業和人員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做出明確規定,為各類人員補繳以前中斷期間的養老保險費,接續養老保險關系提供了政策依據。
補繳范圍:
這次享受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優惠政策的,包括未參保企業和人員及中斷繳費的企業和人員。不包括按規定核定了繳費基數但有歷史欠費的企業和人員,對已核定過繳費基數的歷史欠費的滯納金,仍由地稅部門按規定確定和征收。
◎關于未參保單位和人員補繳
實行個人繳費后,未核定過繳費基數、未繳費人員為未參保人員;單位一直未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參保登記,未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為未參保單位。
◎關于中斷繳費人員補繳
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后,核定過繳費基數,也曾繳費,后因各種原因不再申報繳費基數,也不再繳費的,為中斷繳費企業和人員。
國家和省規定的應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單位,應按國家和省規定,為與本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所有人員(含男未滿60周歲、女未滿55周歲的.固定工、勞動合同制和實行臨時工繳費制度后的原臨時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于用人單位原因部分人員應繳未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用人單位可以向勞動保障部門提出書面補繳申請,并提交申請補繳期間與被保險人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以及工資收入憑證,經確認后,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從規定實行企業和個人共同繳費之月,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在2009年12月底前主動補繳養老保險費的,可以按優惠政策補繳。原長期病休6個月以上時間、判刑人員服刑期間,不允許補繳。
單位整體未參保的應從企業注冊成立之日起為職工全員參保,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在2009年12月底前主動補繳養老保險費的,可以按優惠政策補繳。但補繳的時間最早不早于1995年1月(鄉鎮企業最早從2003年1月起補繳),有視同繳費年限的,應按上條規定的最早補繳時間補繳(即將企業和個人實行繳費制度后,應繳費的時間均補繳齊,其中,建立個人賬戶后連續繳費滿5年以上,才能計算視同繳費年限)。
整體未參保單位包括在我省行政區域內尚未參保繳費的各類企業和職工。
整體未參保單位參保補繳,應全員參保補繳。單位全員補繳后,由原單位負擔養老保險費用的退休人員,從全部補繳資金到賬后的下月起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
濟南政府下發通知,出臺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新政策稱,符合條件的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可在一次性補繳15年基本養老保險費后,納入全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范圍,可按月領取養老金。
通知稱,根據我省相關規定,凡在2010年底前具有濟南市城鎮戶籍,且1996年1月1日前曾與濟南市城鎮集體企業建立勞動關系或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同時符合魯政辦發〔2011〕64號文件實施范圍中第二、三項規定的人員,經本人申請,可在一次性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后,納入全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