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十二連漲” 三類人將受益「熱點」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關于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為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6.5%左右。小編發現養老金十二連漲,下面三種人將會明顯受益。
三類群體將明顯受益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說,6.5%左右的調整幅度是指全國總體平均水平而言的,并不意味著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都按6.5%來調整,更不是每個退休人員都按6.5%增發養老金。各統籌地區具體調整幅度,還需要由各地政府出臺實施方案來具體確定。
記者了解到,在實際調整中,將實行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三結合”的辦法。從多省往年調整實施方案來看,定額調整是每人每月統一標準增加同等金額;掛鉤調整主要根據繳費年限相應增加養老金;適當傾斜則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等群體傾斜。因此至少三類退休職工群體將在此次調整中明顯受益:
——繳費年限長的退休職工。
多省2015年出臺的調整方案均明確,對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增加1年即增加相應額度養老金。比如廣西等省區市對繳費年限滿15年的,在15年的基礎上每增加1年,每月分別增加養老金5元,湖北省相應增加3元。
——艱苦邊遠地區退休職工。
湖南省在去年養老金調整政策中,對桑植、新晃等14個艱苦邊遠地區縣市退休并領取養老金的人員,每月增加10元;廣西對在58個艱苦邊遠地區縣市退休職工每月增加4元。
業內人士介紹,對這些退休職工在調整中予以傾斜,有助于養老保險發揮二次分配的調節作用,更公平合理。
——高齡退休職工。
各地對高齡退休職工增加發放額度。如廣東省2015年對年滿75周歲的企業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加發100元;湖北省對年滿70歲不到80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0元,年滿80歲的每人每月增加70元。
漲幅為何是6.5%?
記者梳理發現,自2005年到2015年,除2006年增幅為23.7%外,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每年以10%左右的幅度遞增。此次調整幅度為何是6.5%左右?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養老金調整幅度的確定,需要考慮保障基本生活、分享發展成果、基金可負擔三項原則。一些專家表示,通常而言養老金上調幅度不低于物價上漲、不高于在崗職工工資增長幅度,都屬于合理區間。
記者采訪了解到,此次養老金上調6.5%左右,主要基于統籌考慮養老金現有水平和物價指數(CPI)變動。過去三年,我國CPI一直保持在3%以內,6.5%左右的調整幅度可以確保養老金購買力不降低。
“調整養老金待遇分享發展成果,也需要參考經濟增速、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等指標。”中央財經大學教授、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說,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2015年GDP增幅為6.9%,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在2014年下降到10%以下,由于增長總有極限,導致養老金提高比例相應下調。
“經過連年調整后,當前基本養老金基數已經明顯提高。因此提高比例盡管有所下調,但具體增長的數額相較于往年而言,并不一定減少。”褚福靈說。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本來就是把財政補助作為基金籌資的`法定來源之一,政府財政對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支出承擔托底責任。”金維剛說,即使少數困難地區養老保險基金當期征繳收入與支出之間出現缺口,通過財政轉移支付或動用基金累積結余,就能夠確保各統籌地區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的總體平衡。
【相關閱讀】
全球養老金投資偏好 由股市債市轉向樓市
據最新消息報道,盡管2015年全球市場波動頻頻,尤其是大宗商品價格的急劇下跌令人記憶猶新,但各國養老金的海外布局在過去一年里可謂有驚無險。
咨詢機構WillisTowersWatson發布的“全球養老金資產研究”(GPAS)報告表明,2015年年底世界19個主要市場機構養老資金資產市值為35.4萬億美元。這些資產相當于相關國家80%的GDP,占世界資本市場投資者可利用的機構資產的35%。
報告數據顯示,從2005年超過21萬億美元后,全球養老基金資產以5%的年均增長率增加。即便是去年全球金融市場出現波動后,這19個主要市場機構的養老金資產與2014年相比,也僅出現了0.9%的下滑。2014年年底,這一總額為36.02萬億美元。
資產配置主管馬克(MarkRuloff)解釋道,部分原因在于,依舊有個人或者企業的投資者提供源源不斷的穩定資金流。
報告通過追蹤過去近20年的投資記錄發現,各國養老金的海外布局依舊偏愛股市、債市等資本市場,但比重均有所下降,出現多元化趨勢。比如,全球7個規模最大的養老金市場(占研究全部資產的近93%)海外配資數據顯示,對股市的偏好已從1996年的52%下降至去年的44%;對債市的投資也在同期從 36%下降至29%。而對于房地產或其他投資選項的比重從7%提升至24%。
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PIF),管理著約1.2萬億美元的基金。2015年底的數據顯示,其重金投入到國內外股市和債市。其中,對日本國內股市和債務投資比重為23.35%與37.76%,海外市場分別為22.82%與13.5%。而短期資產投資比重僅為2.57%。
與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的投資分布不同,資產規模約為8840億美元的挪威政府養老金(GPFG),不允許投資挪威國內市場,而全部走海外投資路線。 1998~2015年間,其平均投資回報率為5.6%。2015年底的數據顯示,占GPFG海外投資比重份額最多的依然是股市,為61.2%;其次便是固定資產投資(35.7%)與房地產投資(3.1%)。盡管GPFG對海外房地產投資目前占比不高,但挪威央行希望在嚴選海外優質地產時,能在未來加大這一比重。
擁有2826億美元的加拿大退休金計劃投資委員會(CPPIB)截至去年3月底的數據顯示,除了近80%的比重投資于本國和海外股市外,其在房地產領域的投資為11.5%,同時還在基建領域有5.7%的投資。CPPIB總裁魏馬克(MarkWiseman)曾表示,有意向擴大基建領域的投資,因為基建項目能夠提供長期穩定的現金流和收益,有利于CPPIB優化整體投資結構。
【養老金“十二連漲” 三類人將受益「熱點」】相關文章:
改革后三類人能領多少養老金03-15
將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03-17
盤點新疆將繼續調整基本養老金03-18
湖北省將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03-22
一個讓人受益非淺的求職故事08-29
2017個人養老金繳費查詢的方法07-19
澳洲獎學金分為三類10-31
關于2017年人社部養老金調整方案細則03-25
今年北京養老金上調多少養老金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