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工傷保險的規定有哪些?
農民工工傷保險的規定有哪些?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4〕18號),主要規定有:
一、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是《工傷保險條例》賦予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各類用人單位職工的基本權益。凡是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農民工,用人單位必須及時為他們辦理參加工傷保險的手續。對用人單位為農民工先行辦理工傷保險的,各地經辦機構應予辦理。
二、用人單位注冊地和生產經營地不在同一統籌地區的,原則上在注冊地參加工傷保險。未在注冊地參加工傷保險的,在生產經營地參加工傷保險。農民工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后,在參保地進行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并按參保地的規定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在注冊地和生產經營地均未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后,在生產經營地進行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并按生產經營地的規定依法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三、對跨省流動(戶籍不在生產經營地所在省)的農民工,在1-4級傷殘待遇的支付方式上,實行一次性支付和長期支付兩種方式,供農民工選擇。農民工選擇一次性享受工傷保險長期待遇的',需由農民工本人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與統籌地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簽訂協議,終止工傷保險關系
哪些情形可以認定為工傷?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傷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在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個人申請工傷認定提交哪些材料?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企業如不按規定向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提交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其家屬可以直接向上述部門進行工傷認定,但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是有時效限制的。企業申請的應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職工個人或家屬申請的,自受傷之日起1年內向上述部門提出,過了時限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就不會予以受理了。
個人向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時需要提交下列材料:
1、《工傷認定申請書》(上述部門一般有固定格式的表格,按要求填寫即可);
2、指定醫院或醫療機構初次治療工傷的診斷書;
3、工傷職工的身份證明及其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
4、如果是親屬提出還需要提交有關親屬關系證明和委托書;
5、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農民工工傷保險的規定有哪些?】相關文章:
農民工工傷保險計算09-05
地方農民工工傷保險論文03-23
農民工如何購買工傷保險12-10
農民工工傷保險怎么繳費11-12
農民工如何買工傷保險05-22
申請工傷鑒定有哪些材料03-15
農民工如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08-31
辦理離婚手續的程序規定有哪些04-29
農民養老保險的規定有哪些09-29
農民工工傷保險工作調研報告03-25